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对思想文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府院之争”;1915年新文化运动。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探究论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解释:运用史料解释研思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推动思想解放方面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文化运动。
学习难点: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原因。。
【自主学习】
袁世凯反动统治的表现有哪些?
面对袁世凯的反动统治,革命党人的举措有哪些?
3、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军阀割据的表现有哪些?
4、“府院之争”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
5、护法运动的原因及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6、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
7、纳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产生了哪些影响?
8、民国初年社会生活新气象的原因及表现有哪些?
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10、新文化运动什么时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涌现了哪些人物?
11、新文化的阵地有哪些?
1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
13、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达标检测】
1.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B.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 D.“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2.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1916年初,陈独秀撰文说:“吾国年来政象,唯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希望中国的青年人能够像法兰西革命那样,成为“强有力之国民,使吾国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陈独秀旨在
A.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 B.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C.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立无产阶级政党
4.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5.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1920年有一天去取北大《日刊》,却早被学生抢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招录女同学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A.汇聚了众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B.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
C.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 D.办学宗旨突破了封建旧道德
6.起义门为今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清朝时称为“中门”,武昌起义后改为现名。1913年,段祺瑞任湖北都督时直接改回原名,翌年接任的段芝贵更是拆毁城楼。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A.武昌成为南北势力争夺重点 B.民主共和之路任重道远
C.北洋军阀干政问题日益突出 D.革命遗址保护意识缺乏
7.1915~1918年《新青年》第1卷至第5卷,“社会主义”一词共出现34次;1919年《新青年》第6卷,“社会主义”一词出现104次;1919~1922年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至第9卷,“社会主义”一词出现共达88次。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十月革命影响各国革命斗争 B.中国人反思西方文明的必要性
C.革命运动促进新价值观传播 D.人民群众政治觉悟的极大提高
8.“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后,唐继尧拒绝就任军政府元帅。为此,孙中山提出护法军设立川,滇、黔三省靖国军总司令,由唐继尧担任总司令一职,并下令将四川及湘西中华革命党人组建的护法军改成靖国军。孙中山的这一举动( )
A.体现了革命党人的魄力和智慧 B.促成了西南军阀的精诚团结
C.预示了护法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D.维护了中华民国的宪政成果
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10.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胡适等人提出了“好人政府主义论”,主张由保持中立立场的无党派“好人”组建“好人政府”,通过改良努力建立一个宪政的、公开的政府。这说明当时( )
A.无产阶级革命具备发动的客观条件
B.政治改良思想成为社会潮流
C.新文化运动促使民主政治热情高涨
D.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