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赣榆高级中学开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部分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评点是一种与文本结合在一起的文学批评形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主要有评点、
评阅、评林、评释、评订、论赞等。
由于小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俗文学的状态,不被文人士大夫所重视,所以小说评点在明李
贽评《水浒传》以前,一直是沉寂的,评点之学也不被文人士大夫所重视。
小说到了明代,有了蓬勃的发展。自明嘉靖元年(1522)《三国志演义》结束了长期以抄本形式流传的
局面,以刻本出版以后,通俗小说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读者群,对通俗小说的创作与传播来说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自嘉靖元年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近百年中,小说创作空前繁荣,以当时被称为“四大奇书为代表,
四种古代通俗小说的基本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都已出现。
书坊为了促进小说的发行,开始出版带有评点的小说版本,评点随着小说的市场化蓬勃地发展起来,
万历年间书坊主人余象斗刊出了最早带评点的小说一万卷楼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比较有水平的文人
化的小说评点,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出版的容与堂本《水浒传》和万历四十年(1612)到四十二年(1614)
间出版的“袁无涯本”《水浒传》,都著名李贽评点。这两个评点本的出版,大大提升了小说评点的品位,使
小说评点进入了通俗化与文人化相结合的发展轨道,也带来了小说评点的繁荣,明代万历、天启、崇祯年间
刊行的许多小说几乎都有评点,文人对通俗小说的价值也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参与评点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李贽、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是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处在晚明高扬个体真性情思潮的时代氛围中,
张扬个体情怀,宣泄审美情感,是他们评点的动机,也是评点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对主体情感的重视以及
对小说理论的贡献,对以后小说的创作与评点产生了巨大影响。
(摘编自吴晓风(《红楼梦)评点研究》)
材料二:
由于评点家反复研读,全局在胸,又能带着丰富的文化修养从叙事之外比较到叙事之内,因此他能捕
捉到行文的一些文化密码,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种评点方式,可以简称为“文化穿造,穿透文化”。
试卷第1页,共10页
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小说擅长于预叙,预叙往往暗示人物和事态
在其后的岁月里带命运感,甚至带神秘性的发展和交异,因而它的文字经常采取密码方式。《红楼梦》第五
回写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他在薄命司看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副册的图画和判词,他听到的红楼梦十二曲'
的演唱,如果没有兼顾全书人物命运的评点,初读者是几乎不能把握其间的文化密码和深层意义的。然而
经评点的暗示或点破,读者就可以带着识破天机的智慧的喜悦和优越感,在悲剧感和危机感中同情着、悲悯
着一个“贵族中国的逐渐崩溃以及它的儿女们的纷相受难。
脂砚斋是非常了解《红楼梦》创作皆旨趣的人,但他并没有直接点破太虚幻境的全部密码,主要是提
示破译这些密码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四:第一种,隐喻法。如:“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甲戌本批第一句:“此句薛。批第二句:“此句林。”最后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所谓“寓意深远指的采用隐喻的方法。以东汉乐羊子之妻来隐喻宝钗的贤惠,以谢道韫咏雪隐喻黛玉的才华。
第二种,谐音法。前面的例子,雪埋金钗,林挂玉带,是以谐音方式隐括薛宝钗、林黛玉二人的名字。第三
种,拆字法,这是根据中国文字的结构特点而来的。原诗有:“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
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甲戌本批语说第三句是“拆字法”,意思是指和香菱成了死对头的夏金桂的“桂”
字。第四种,与情节对看法。原诗说:“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
天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甲戌本夹批道:“恰极之至,‘病补雀金袭回中与此合看。”此诗是写晴雯
的,须与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对照着看,才能读懂诗句的真意。
脂砚斋的破译方法,提供了理解的钥匙,也留下了一些问题,比如那首写王熙凤的诗:“凡鸟偏从末
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甲戌本对第三句,批为拆字法”,但字如何
拆卸没有交代,这就留下了众说纷纭的悬案。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嘉靖元年的《三国志演义》是最早的以刻本形式传播的小说,它对通俗小说的传播来说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B.评点家能够捕捉到文字间的文化密码,弦外之音,与他们对小说的熟悉程度及其自身的文化修养有
密切关系。
C.正是脂砚斋为读者直接点破了“十二钗所有人物的命运,初读者才能够把握住其中的文化密码和深层
意义。
D.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既有对文字符号的品读,对人物命运的分析,还有对整部小说结构艺术
的品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2页,共10页2024-2025学年度赣榆高级中学开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具体分值安排见群中!
1.C 2.B 3.C 4.贾迎春
①拆字法:“子”“系”合起来指孙字,暗指迎春所嫁之人孙绍祖。
②隐喻法:“山中狼”借用明代《中山狼传》的典故,指孙绍祖是忘恩负义、凶狠残暴之人,暗指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③与情节对看法:迎春嫁给孙绍祖之时,贾家已今非昔比,故孙绍祖才敢对迎春恶言相向,百般蹂躏,这就印证了“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5.B 6.C 7.内容上:拒马河代表了母亲的老家,见证了母亲的成长经历;拒马河上的雾霭苍茫暗示了母亲出嫁后的生活是她始料不及的,说明人生的变幻无常;河水奔流既暗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喻示了人生历程无法逆转;拒马河平缓不变,同人世变迁无常形成对比。
结构上:拒马河是全文的线索。 8.①“命运”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必须面对无常与变迁,老家如此,父亲母亲也是如此。②“恐惧”的是命运必然会安排我们经历坎坷与苦难,我们只有去煎熬、担起责任。因为无常与变迁,我们会陷入无尽的“想念”。但也因为有过这些与命运的抗争经历,它成为值得“想念”的经历。③对命运安排的坦然:作者回到老家,是历经命运不幸后回到生命的起点;父母亲是历经一生悲苦和操劳后让儿子感激与敬佩;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坦然、感恩于命运的安排。
9.BEG 10.C 11.D 12.(1)山林湖泊中出产的东西,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
(2)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 13.①富弼发动富民积极捐粮,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管理。
②刘晏帮忙转卖或收购灾民的货物,再将粮食贱卖给灾民,确保灾民与官府都受益。
14.C 15.①通过“山水”正面衬托读道书之乐。古人常以寄情山水表达快乐之情,而诗人却认为所乐不在“山水”之娱,从而更加衬托出读道书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快乐。
②通过“狂驰子”反面衬托读道书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寄语追名逐利之人,质问他们人生的追求,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反衬自己通过读道书而达到的精神境界,获得的精神享受。
16. 烟笼寒水月笼沙 悠然见南山 留取丹心照汗青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7.A 18.①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②选择小的切入口
③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
19.C 20.①他们的反应可能更为突出 ②晒太阳的时段和时长也要科学 ③却不是清晨散步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