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2 21: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点和兴衰,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和统治,知道《汉谟拉比法典》构成、内容、实质和地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理范围示范图,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征,初步理解文明之间的差异。
学习目标
1.文明的起源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观察图片,指出“两河”的名称以及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圣经》称为“伊甸园”。
新月沃地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思考:两河流域地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如何,这样的地理位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分布在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水源丰富,有利于农耕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位于三洲交界处,地理环境开放,易受外部入侵,民族更替与王朝更迭频繁。



黄河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华夏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
两河文明
(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国家产生
前3500年
初步统一
前2400年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前18世纪
古巴比伦
王国灭亡
前1595年
阿卡德帝国完成
前539年
波斯帝国消灭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539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征服了巴比伦,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古代两河流域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阶段 文明 政权 时间
(公元前)
第一阶段 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4000-2006年) 苏美尔早期王朝 2900-2334
阿卡德帝国 2334-3193
古提王国与拉格什第二王朝 2193-2120
乌尔第三王朝 2112-2006
第二阶段 巴比伦文明 (公元前2006-539年) 伊辛-拉尔萨 2006-1763
古巴比伦王国 1894-1595
加喜特王朝 1595-1157
伊辛第二王朝 1157-1025
巴比伦第五王朝 1025-732
亚述帝国 732-627
新巴比伦王国 612-539
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成就
(1)楔(xiē)形文字
楔形文字:用硬笔在软泥板上压刻,形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笔划,好象是楔子或钉子,所以称为楔形字或钉头字。它属于象形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完全消亡。19 世纪以来,考古学家陆续译解大批各种楔形文字,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2)太阴历
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星象盘
为什么一个星期是七天呢?
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星期日 日曜日
星期一 月曜日
星期二 火曜日
星期三 水曜日
星期四 木曜日
星期五 金曜日
星期六 土曜日
(3)60进位制
大约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间,巴比伦人已使用较系统的以60为基数的数系(包括60进制小数)。
时间、角度、地理坐标。
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到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4)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二、古代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死后,国内何种矛盾激化,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约前1894年-约前1595年)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苏撒古城旧址上,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石柱下部刻有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经多方考证,最终确定,这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城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马什
权杖象征权力
体现君权神授
三、《汉谟拉比法典》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①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5条: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102条:倘塔木卡(大商人)以银贷与沙马鲁(小商人)而不计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塔木卡。
第274条:倘自由民雇用手工业者,则每日应给报酬。 ——《汉谟拉比法典》
3.特点:
②“同态复仇”原则,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
③带有阶级歧视的原则,地位高的阶级对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④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中有绝对地位和权威。
⑤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涉及面最为广泛。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至,可以称得上是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的百科全书。
《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西亚各国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现今所知,亚述、希伯来、波斯甚至东方希腊化国家的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该法典的影响,或直接使用该法典。而在巴比伦本地,这部法典直到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2000年还在继续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林之满、萧枫《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4.评价:
(1)进步性:法典以强制性规范确立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局限性: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从法典的内容看,他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奴隶毫无地位可言。刑法的残忍与严苛,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
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想一想,《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体现的精神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到什么认识?
现代的法律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而《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其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认识: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展历程
出现:
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
文明成就
60进位制
约公元前24世纪
汉谟拉比
约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
阴历
文字:
历法:
数学:
法律:
建筑:
《汉谟拉比法典》
空中花园
课堂小结
最新中考
1 . (2024·广东)下表为世界古代史上两个早期国家的统治手段简况。据此可知,两者的共性是( )
A.城邦体制成熟 B.实行民主政治 C.神权色彩浓厚 D.采用奴隶制度
2 . (2024·兰州)《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这说明该法典维护的是( )
A.理发师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外邦人的利益 D.奴隶主的利益
3 . (2024·吉林)下图中的成果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亚非地区,其主题归纳为( )
A.人类早期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人类西方文明 D.迈锡尼文明
早期国家 统治手段
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发挥法律作用,被认为是神意。
美索不达米亚城邦 制定法典;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统治者决策
C
D
A
4. (2024·湖北)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5 . (2024·云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爱琴海地区
6 . (2024·新疆)某班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了下列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 )
A.儒略历 B.象形文字
C.阿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
7 . (2024·湖南)属于如图所示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8.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C
B
D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