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紧扣时代精神,品鉴新闻热评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精读课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1、梳理层次结构,把握新闻评论的严密逻辑性。
2、品读关键论断,体会新闻评论的现实针对性。
3、探究语言形式,学习新闻评论增强说服力的技巧。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生只为一事来。
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片段
2016年有一档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央视纪录片大火,为我们呈现了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这太牛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可能做不到,三年跳两次槽,一年跳三次槽。这就是为什么年轻观众会一下被打中,都说“献出我的膝盖”、“跪了”。那种耐下心来,不急不躁不赶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气质现在太稀缺了。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
了解时代背景,感知新闻特点
2016年的年度热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
为响应党和政府对发扬工匠精神的倡导,本文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论坛”。
舆论导向性
解读新闻标题,感知新闻特点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关于“工匠精神”的新闻评论很多,从标题来看,本文侧重从哪个角度展开评论的?
弘扬工匠精神,推进时代发展。
针对性
2、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工匠精神”的倡导是源于怎样的时代现状?
一方面,当今时代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存在浮躁风气,短视心态。
直面现实
3、标题中的“雕琢”一词能否替换成“提升”?为什么。
不能。“雕琢”更强调精雕细琢,契合当今时代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要求;“雕琢”与“工匠”身份搭配更好。
细读文章内容,梳理段落层次结构,概括相关文句,完成以下的思维导图。
任务一:梳理行文结构,把握评论逻辑
(第1段)
(第2段)
(第3、4段)
(第5段)
任务一:梳理行文结构,把握评论逻辑
细读文章内容,梳理层次结构,概括相关文句,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本篇新闻评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给出了较多精辟的论断,而并没有结合事例具体展开。请你从文中找到一处金句论断,结合你的理解,尝试联系社会焦点,进行例证阐释。
金句
例证阐释
任务二:品鉴金句论断,联引社会焦点
任务二:品鉴金句论断,联引社会焦点
金句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例证阐释 瓷都江西景德镇在时代的沉浮中始终在瓷器制造行业一骑绝尘,源于这群手工匠人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景德镇的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薄胎瓷等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引领着全世界范围的审美风尚。
本篇新闻评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给出了较多精辟的论断,而并没有结合事例具体展开。请你从文中找到一处金句论断,结合你的理解,尝试联系社会焦点,进行例证阐释。
示例一:
任务二:品鉴金句论断,联引社会焦点
金句 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
例证阐释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以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历经多年最终成就一部经典,震撼世人,流传至今。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深刻诠释了“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工匠精神。
本篇新闻评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给出了较多精辟的论断,而并没有结合事例具体展开。请你从文中找到一处金句论断,结合你的理解,尝试联系社会焦点,进行例证阐释。
示例二:
本篇新闻观点准确简练,掷地有声,发人省醒。小组合作交流,总结作者用了哪些语言形式来进一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的?
01
增强气势,调节音律,凸显观点。
排比、对偶
02
正反对照,凸显强调,严谨全面。
对比
03
只有······才······
从来都不是······而是·····
倘若没有······怎能······
关联词
任务三:探究语言形式,强化评论力度
强化语气,对比反差,引发思考。
升华总结:领悟工匠精神,撰写宣传标语
学校劳动主题月,准备以“工匠精神”为一周主题,进行文化墙布置,请你结合资料和本文内容,帮忙撰写一句宣传标语。
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0年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示例:
精工利器,匠心铸魂。
精益求精于物,严谨传承于神。
平心做平凡之事,精工筑精品之魂。
凝神聚力铸匠心,精心雕琢成伟业。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