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单元教学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单元教学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3 12: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走近通讯文体,
初识角度结构。
新闻特写
是对现实生活中典型而精彩的片断进行“再现”的描绘性新闻。
学习目标
1、辨析涉及的新闻文体,把握其典型特征。
2、整体感知人物通讯的报道立场、层次和角度。
3、报道典型人物,自主抉择合适的角度结构。
本单元作品分别采用了哪种文体去书写“劳动”?
劳动最光荣
篇目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芣苢》 《插秧歌》
文体
人物通讯
新闻评论
诗歌



任务一:辨识新闻文体,感知典型特征
消息 人物通讯 新闻评论
报道对象
内容详略
表达方式
时效性
1、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结合本单元其他新闻作品,比较分析消息、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的不同特点,完成表格梳理。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消息 人物通讯 新闻评论
报道对象 侧重写事 侧重写人 侧重评论
内容详略 简要概括 详细完整 较为详细
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以议论为主
时效性 强 弱 弱
1、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结合本单元其他新闻作品,比较分析消息、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的不同特点,完成表格梳理。
任务二:聚焦人物通讯,比较角度结构
1、以本单元三篇人物通讯为例,谈谈人物通讯往往为怎样的人作报道?
新闻性、典型性、真实性、时代性
人物通讯所写的人,都是社会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人,他们的精神、观念、业绩,对群众有着特殊教育的作用。
2、人物通讯重在写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读出人物的重要信息?
读标题,感知关键印象。
读事件,细探丰富形象。
读观点,体会报道立场。
3、《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和《“探界者”钟扬》两篇通讯都使用了小标题,你觉得这些标题好在哪里?说明理由。
准确
好的标题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把握人物通讯的层次和角度。
凝练
文采
生动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按照时间顺序呈现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坎坷经历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以张秉贵多个热情服务的日常场景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
《“探界者”钟扬》以钟扬的阶段性身份经历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
4、小组合作阅读一篇人物通讯,绘制人物生平事迹思维导图,并思考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4、比较三篇人物通讯呈现人物事迹的不同方式,选择一篇谈谈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按照时间顺序呈现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历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以张秉贵多个热情服务的日常场景画面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
《“探界者”钟扬》:以钟扬的阶段性身份经历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
袁隆平是一位科学家,本文强调袁隆平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的精神,并着重呈现其在坎坷的研过程中的坚毅伟大。
张秉贵是一位平凡人,本文重在呈现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点滴日常场景,来引导读者感受其平凡中的伟大。
钟扬有多重身份,均有“非常”之举,涉域广泛。本文主要将其不同身份下的人生事迹串联起来,来凸显钟扬的“探界者”形象定位。
时间顺序
独立的场景画面
阶段性身份经历
任务三:报道新闻人物,抉择角度结构
观看纪录片《你好,张桂梅》,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你作为人民日报的一位通讯员,要为张桂梅撰写一篇通讯,你选择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说明你的理由。
2、尝试为这篇通讯拟标题和小标题。
小组互评,选出最佳标题结构。
课后作业
1、小组合作,结合本单元的三篇人物通讯,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拟定一份优秀人物通讯评选标准。
2、根据评选标准,针对你最喜爱的一篇人物通讯,撰写一份100字左右的推荐书。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