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莞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鸟的主要特征》课件 (20张ppt含视频+教学设计+学案共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东莞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鸟的主要特征》课件 (20张ppt含视频+教学设计+学案共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1-09 21:17:41

文档简介

第六节 鸟的主要特征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问题: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计划
探究1:鸟的外部形态
(1)你所观察的鸟的体形是怎样的?(2)鸟的身体覆盖着什么?(3)鸟的前肢演变成什么?这些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小结1:鸟的外部形态
(1)呈 ,减小 。(2)体表 ,起扇动空气、保温作用。(3)前肢变成 ,可振翅飞翔。
探究2:鸟的肌肉、骨骼
资料1:鸟的胸肌约占体重的1/5,人的胸肌约占体重1/120。鸟的骨骼约占体重的5%—6%,人的骨骼约占体重18%
(1)观看“鸟的胸肌”图片,鸟的胸肌与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发达程度怎样?胸肌附着的部位在哪里?
(2)观察鸟的骨骼标本,鸟的骨骼有哪些特点?
★小结2:鸟的肌肉、骨骼
(1) 发达,附着在 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骨骼 ,有些骨内部 ,可减轻体重。
4、得出结论: 。
基础达标:
1、鸟类的体型有利于它飞行时减少飞行阻力,它的体型是( )
A 流线型 B 扇形 C 长方形 D 侧扁形
2、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 )
A 翼和腿上的肌肉 B 胸肌 C 后肢肌肉 D 两翼肌肉
鸟的其他特征
视觉及消化系统
观看视频“鸟的捕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
(1)鸟总是不停地找食物,会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
(2)鸟的消化能力如何?有没有鸟粪落在身上或车上的经历。
小结3:鸟的视觉及消化系统
(1)鸟的 发达(适于飞行中捕食),有 无 (减轻体重)。
食量 (供能持久),消化能力 (及时提供能量),随时 (减轻飞行负担)。
呼吸系统
阅读教材P33“鸟体内的气囊”图文,请写出右图中
①②③的名称,并用箭头标注出鸟吸气、呼气时气体在肺
和气囊(以靠近尾部的两气囊为例)中的流动方向。
小结4:鸟的呼吸系统
鸟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双重呼吸)
循环系统 资料2:几种鸟与人心搏次数的数据。
心脏
心搏次数/min

72

135~244
金丝雀
514
蜂鸟
615
阅读右侧资料2,分析可知:
小结5:鸟的循环系统
心跳频率 ,运输 的功能强。
鸟的生理特点
(1)资料3:几种动物的体温值
动物名称
山雀
家鸽


体温数值
44℃
42℃
38℃
37℃
分析资料3可知,鸟的体温 。
(2) 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 、两栖动物和 动物。
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 。
小结6:鸟的生理特点
鸟的体温 而 。属于 (恒温/变温)动物。通过 繁殖后代。
基础达标:
3.对鸟类的气囊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囊可减轻家鸽的比重 B 气囊位于内脏器官中,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内
C 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 D 气囊可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4. 鸟具有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下列各项中与此关系不大的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B 卵生、体温恒定
C 突出的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适合牵动双翼
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排出体外
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鸟的主要特征”吗?试试看^_^
★总结:鸟的主要特征
达标体验:
1.下列哪一组是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变成翼 ⑥善于飞行
A ①③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⑤⑥
2. 家鸽的胸骨很突出,其作用是( )
A.减少空气的阻力 B. 维持身体平衡 C. 减轻体重 D. 附着发达的胸肌
3. 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 气囊和肺 B 气囊 C 肺 D 气管和肺
4. 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特点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
B.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
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5.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大山雀、蜥蜴 B 大雁、黄鹂 C 大鲵、青蛙 D 扬子鳄、蛇
拓展提高:
1.右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2.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
A.肺、肺 B.肺、鳃 C.肺和气囊、肺 D.肺和气囊、鳃
3.大山雀是野外我们常见的一种鸟类,下列叙述与大山雀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不相符的是(  )
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食量较大,食物消化能力强
C.有气囊,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体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4.下列关于鸟类飞行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扩大了鸟类的活动范围 B.有利于鸟类的觅食
C.有利于鸟类繁育后代 D.有利于鸟类散热
5. 下列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囊散热降温,调节体温
B 具有迁徙的习性,可到南方过冬
C 有羽毛,具有保温作用
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旺盛,产生的热量多
6. 人们常用“小肚鸡肠”来形容那些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人。事实上,鸟类的直肠具有什么特点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鸟的直肠短,使它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这对鸟类是不利的
B 鸟的直肠短,使它的食物残渣很快排出体外,这有利于鸟的飞行
C 鸟的直肠很长,使它能很好地消化食物,这对鸟类是有利的
D 鸟的直肠很长,使它的食物残渣不能很快排出体外,这不利于鸟的飞行
拓展提高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B 6.B
鸟的主要特征
课题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名称:鸟 所属单元章节: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六节
教师姓名
罗丽红
所在学校
黄江中学
联系电话
15019999420
QQ邮箱
234459038@qq.com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教材分析
“鸟的主要特征”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鸟”的内容。教材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在探究活动之后,介绍了鸟适于飞行的其他特征,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对鸟善于飞行的深层次的原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归纳鸟的主要特征。
在学习了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基础上,对“鸟”进行学习,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同时为哺乳动物的学习打下基础。鸟是比较高等的脊椎动物类群,通过与前面学习过的动物类群相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复杂和精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从而认同并初步形成动物是逐渐进化的,为以后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鸟是常见的动物,学生比较熟悉,知道鸟“有羽毛和翅膀”,但对鸟“有哪些特征适于飞行”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学习。教师可利用鸟的标本、相关的视频、图片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能力方面,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鸟的标本观察、图片观察、资料分析等多种素材的探究活动,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鸟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概念。
学习态度方面,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2)确立鸟的结构特点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难点:(1)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气囊辅助肺呼吸。
教学策略
本节课用黄江中学“三环?三学”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基本结构如下:

1. 预学环节
以学案为工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先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探究和整体感知。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对“鸟的主要特征”的探究活动。
2. 研学环节
学生先归纳出基础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表达能力,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再通过精讲释疑,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如对“气囊辅助肺呼吸”的讲解,和“鸟的主要特征”的概念形成。
学生通过“基础达标”练习,巩固提升,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3. 验学环节
小结内化,通过板书的巧妙设计,帮助学生对鸟的特征进行归纳,建立“鸟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概念。
监测评价,针对不同阶层学生设计相应练习题,检验学习成果,同时发挥学习小组的检查、帮扶与激励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说出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资料分析,说出鸟的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特点。
(3)通过总结鸟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说明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标:
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学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目的
(一)新课导入
在优美的鸟鸣声中播放各种各样鸟的图片,引出探究学习的问题: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尝试说出图片中各种鸟的名字,认识不同的鸟,感受鸟的美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展示鸟的标本,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鸟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是适于飞行的?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探究1:鸟的外部形态
每个小组发一只鸟的标本,指导学生观察鸟的外部形态,完成思考题。
(1)你所观察的鸟的体形是怎样的?(2)鸟的身体覆盖着什么?
(3)鸟的前肢演变成什么?
探究2:鸟的肌肉、骨骼
(1)指导学生阅读资料1:鸟的胸肌和骨骼所占体重的比例。
(2)观察“鸟的胸肌”图片,鸟的胸肌与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发达程度怎样?胸肌附着的部位在哪里?
(3)观察鸟的骨骼标本,鸟的骨骼有哪些特点?
这些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标本的观察和结合已有的经验,初步作出假设:鸟的外形、羽毛、肌肉、骨骼等适于飞行生活。
学生观察标本,归纳小结:
(1)呈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2)体表覆羽,起扇动空气、保温作用。
(3)前肢变成翼,可振翅飞翔。
学生观察图片和鸟的骨骼标本,归纳小结:
(1)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鸟的外形、肌肉和骨骼的特点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结”框架设计,培养学生从问题中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通过图片、标本和视频等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鸟的其他特征
鸟的飞行需要大量能量,能量从哪里来?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的?
1、视觉及消化系统
思考:
(1)鸟总是不停地找食物,会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
(2)鸟的消化能力如何?有没有鸟粪落在身上或车上的经历。
2、呼吸系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鸟体内的气囊”图文,阅读文字资料,标出鸟吸气、呼气时气体在肺和气囊中的流动方向。
通过比较人和鸟在呼吸时气体交换的次数,理解鸟的气囊辅助肺呼吸。
3、循环系统
展示资料2:几种鸟与人心搏次数的数据,请学生分析。
这些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4、鸟的生理特点
展示资料3:几种动物的体温值,请学生分析。给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概念。
通过呼吸作用的公式,联系鸟的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等的特点。
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小结:
(1)鸟的视觉发达,有喙无齿。
(2)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随时排便。
阅读资料,归纳小结:
鸟用肺呼吸,气囊可辅助呼吸。(双重呼吸)
鸟的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特点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分析数据得:鸟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属于恒温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入鸟其他特征的学习。
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感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通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鸟的主要特征
在鸟的许多特征中,引导学生总结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练习巩固
习题检测、反馈。
完成相应练习。
检测评价。
板书设计
第六节 鸟的主要特征

结构与飞行功能相适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鸟的主要特征”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多种多样的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探究学习。
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预学环节中,通过观看视频、标本观察、资料分析和表格比较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研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完成鸟的特征的归纳总结。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适当的点拨,协助学生完成学习。验学环节,通过板书的巧妙设计,构建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举例反驳,总结出鸟的主要特征,自主完成概念的建构。在知识的归纳中也使学生确立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课上通过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知识点。练习题通过“基础达标”、“达标体验”和“拓展提高”的分层设计,兼顾不同阶层学生的学习。
本节课在“评价激励”方面还可进一步完善。教师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适当评价,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地处理教材。教学目标的制定做到了全面、具体、适宜,教学目标在课堂中都得到了落实。教师语速适当、精炼,且具有启发性。
教师能围绕“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个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鸟的形态特征与生理功能都是与其飞行方式相适应,帮助学生生成较为完整知识体系。通过学生观察鸟的标本,鸟的胸肌的图片,鸟的骨骼标本,学生自主地完成了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多种手段和材料,力争让学生具体、形象地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在讲鸟的其他特征时,展示了两个资料:鸟与人心搏次数的数据、几种动物的体温值等,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对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教师也是经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做到浅而易懂。如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就是气囊的辅助呼吸,通过比较人和鸟在呼吸时气体交换的次数,说明鸟的气囊辅助肺呼吸。
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做到了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学过程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跟我校开展的“三环三学”的教改模式相符,点在预学,拨在研学,注重验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密度适中,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本节课板书的设计也很巧妙,用事先准备的卡纸贴到黑板上,节约了板书的时间,最后又可以在课后服务于总结,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探究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多元评价方面,可在本节课结束前进行简单的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20张PPT。第六节 鸟的主要特征主讲:黄江中学
罗丽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姿多彩的鸟儿。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试试说出来。一、鸟的主要特征(一)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问题:
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
探究1:鸟的外部形态
探究2:鸟的肌肉、骨骼
鸟的外形、羽毛、肌肉、骨骼等适于飞行生活。1、观察鸟的标本思考:
(1)你所观察的鸟的体形是怎样的?
(2)鸟的身体覆盖着什么?
(3)鸟的前肢演变成什么?这些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2、观察鸟的骨骼标本,思考:
鸟的骨骼有哪些特点?
观察标本1、外部形态
(1)呈 :减小 。
(2)体表 :起扇动空气、保温作用。(3)前肢变成 ——可振翅飞翔。
流线型覆羽翼飞行阻力正羽绒羽鸟的外部形态与飞行功能相适应。鸟的胸肌约占体重的1/5,人的胸肌约占体重1/120鸟的骨骼约占体重的5%—6%,人的骨骼约占体重18% 2、鸟的肌肉、骨骼
(1) 发达,附着在 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骨骼 ,有的骨内部 ,可减轻体重。 胸肌胸骨轻、薄、坚固中空鸟的肌肉和骨骼特点与飞行功能相适应。基础达标:1、鸟类的体型有利于它飞行时减少飞行阻力,它的体型是( )
A 流线型 B 扇形 C 长方形 D 侧扁形
2、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 )
A 翼和腿上的肌肉 B 胸肌
C 后肢肌肉 D 两翼肌肉AB二、鸟的其他特征 鸟的飞行需要大量能量,能量从哪里来?食物中的能量需要哪些系统配合才能释放出来?思考:
(1)鸟总是不停地找食物,会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
(2)鸟的消化能力如何?有没有鸟粪落在身上或车上的经历。 1、鸟的视觉及消化系统小结:
(1)鸟的 发达(适于飞行中捕食),有 无 (减轻体重)。
(2)食量 (供能持久),
消化能力 (及时提供能量),
随时 (减轻飞行负担)。视觉喙齿大强排便与飞行功能相适应。①气管②肺 气体交换复习:人的呼吸1次2、鸟的呼吸系统
鸟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
(双重呼吸) 肺气囊气体交换的器官?肺①②③气管气囊肺 气体交换鸟的呼吸特点与飞行功能相适应。2次3、循环系统 小结:鸟心跳频率 ,
运输 的功能强。快营养物质和氧气鸟的循环系统特点与飞行功能相适应。4、鸟的生理特点(2) 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 、两栖动物和 动物。
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 。鸟、哺乳动物。鱼恒温(1)鸟的体温 。高爬行变温体温恒定有何好处?小结:
鸟的体温 而 。属于 (恒温/变温)动物。通过 繁殖后代。高恒定4、鸟的生理特点恒温产卵3、对鸟类的气囊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囊可减轻家鸽的比重
B 气囊位于内脏器官中,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内
C 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
D 气囊可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基础达标:C肺4、鸟具有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下列各项中与此关系不大的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B 卵生、体温恒定
C 突出的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适合牵动双翼
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排出体外基础达标:B鸟的主要特征体表 ;前肢变成 ;有 无 ;有 辅助 呼吸。覆羽翼喙齿气囊肺达标体验:1、下列哪一组是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变成翼
⑥善于飞行
A ①③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⑤⑥C√√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昆虫4、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特点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
B.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
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A有喙无齿,
减轻体重达标体验:骨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