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李四光: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石钟山记》体现了这种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课前积累与品味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现湖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石钟山简介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
第一课时 朗读与翻译
任务一:梳理感知,理“道”之径
苏轼在游历完石钟山后,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须目见耳闻
核心任务: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
单元学习任务:章法结构(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所在地,在深潭边发现两块山石,敲击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李渤)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石相搏”说→人常疑之→质疑依据
【批注】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郦道元:
李渤:
“扣石发声”说→余尤疑之→质疑依据
彰显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质疑
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所谓的石钟山。庙里的僧人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块敲打,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夜晚,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ɡ 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ɡ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咙”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调转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瘊坎镗鞯”的声音,同先前“噌咙”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 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批注】划出夜游石钟山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手法)?有何作用?
【手法】:①比喻摹状——如猛兽奇鬼
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
②直接摹声——磔磔、噌吰、窾坎镗鞳
③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
④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
⑤侧面烘托——心动、大恐
【作用】①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
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更显出苏轼实地探究的勇气,对真相的极度渴求之心。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也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③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
思考1:作者探寻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过程是怎样的?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笑而不信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笑谓迈曰(非
常自信)
实地考察
目见耳闻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二者相应,如乐作焉。
寺僧
苏轼
2.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解疑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③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记载得不详细;土大夫终究不肯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是要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啊。
【批注】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批注】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前人做法 实质 作者态度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叹
笑
讽
惜
结论
质疑——解疑——结论
总结: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
任务一:梳理感知,理“道”之径
学习提示:
全文将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课时 文本趣读
【回顾小结】概述郦、李、苏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
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
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
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苏轼的结论正确吗?
任务二:质疑苏轼的质疑
课下注解1,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质疑点一:苏轼是否得命名原因之实?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关于它命名的由来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有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出声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俞樾(yuè)持此说。
清 人 彭 玉 麟 《 石 钟 洞 紋 》 : “ 盖 全 山 内 空 , 如 钟 覆 地 , 而 上 钟 山 , 亦 中 多 空 洞 。 且 山 势 上 锐 下 宽 , 似 宜 以 形 论 , 不 以 声 论 。 苏 子 ……乃 过 其 门 未 入 室 也 。
曾 国 藩 《 求 阙 斋 日 记 》 : “ 石 钟 山 者 , 山 中 空 , 形 如 钟 。 东 玻 叹 李 渤 之 陋 , 不 知 坡 亦 陋 也 。
不避艰险,亲身探访,难能可贵。虽然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可嘉。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是否正确,但并不影响其实践精神。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质疑、解疑、去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求实精神是一致的。
勇于实践的精神: 事应目见耳闻,莫臆断其有无
结合古人今人对石钟山命名的分析,你如何评价苏轼对石钟山的探究?
据《旧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是唐代名臣,早年立志读书,并成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之后,心忧天下苍生,为百姓殚精竭虑。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李渤并不“陋”。
《辨石钟山记》也是在李渤实地探访石钟山后写下的。李渤有疑,就实践考证,他的行为与苏轼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具备这种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用“陋”来简单地给李渤贴标签,或许也有些武断。
质疑点二:李渤真的“陋”吗?
质疑点三:“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真的如此吗?
“言”即“说”。 渔工水师尽管文化素养不一定高,但如果他们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口耳相传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周围人的观点,但从苏轼的文字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痕迹,寺僧小童也未提及渔工水师的看法。同时,渔工水师也未必会像苏轼那样暮夜至绝壁下游览石钟山。《石钟山记》有言,听到水上发出的噌吰声,“舟人大恐”,可见,舟人也没有见过这阵势,惊恐万分。他们是不会有苏轼这样发现的。
综上所述,渔工水师不是知而不能言,是不知!
“臆断”这个词,在全文没有落脚点。《水经注》是郦元搜集前人大量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研究,且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创作的,不是臆断出来的;李渤更是实地考察才发表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臆断。
耳闻目见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正确,我们很多时候会被假象迷惑。同时,也未必事事都要目见耳闻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质疑点四:“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这个理,是否值得商榷?
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眼见一定为实吗?
后真相时代
思考:一篇表达探求真理的文章,得出的真正缘由却未必正确,那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呢?
疑中深意?
任务三:体悟价值(合作探究)
嘱托吾辈: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大胆质疑 ……
完成嘱托
——叮嘱苏迈讲事说理要清楚透彻。
郦元言之不详
——叮嘱苏迈讲事说理要清楚透彻。
李渤之“陋”,寺僧之流盲跟随大流
——嘱托苏迈要有不怕艰难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士大夫“终不肯夜泊赤壁之下”
【课外拓展】苏轼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敢于质疑的例子?
举例:1.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誓死捍卫“日心说”;
3.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
4.袁隆平: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
无论是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这些思想都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
2. 《石钟山记》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钟山靠近深潭, , 才发出洪钟一样的声音。
3. 《石钟山记》中,苏轼对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理由持怀疑态度,他的理由是: , 更何况是石头呢?
4.《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 , 。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时: ,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_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解性默写
5.《石钟山记》中,苏轼对李渤看法更加怀疑,他的理由:
6.《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是:
7.《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8.《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理解性默写
教考衔接——作文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双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来自苏轼《石钟山记》,是苏轼在追求真相的时候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质疑和批驳,强调要实地探索,亲眼认识事物。
材料二也是苏轼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仿佛进一步提出质疑:就算深入庐山,目见耳闻,也不一定能窥见庐山的真面目,可能只获得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果,这提示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结合两则材料,可以发现二者的互补关系。
材料一强调要以实际行动来认识事物,不盲目臆断,不人云亦云。
材料二强调在追求真理时候不能深陷其中,当局者迷,而要跳出迷雾,客观看待,也要认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获得不一样的结果这一事实。
这两则材料不仅提示我们如何正确观察事物、追求真相,还启发了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何辨别信息真伪,追求事实全貌。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结合两则材料的内涵,在充分分析两则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立意,追求认识事物的最佳方法,并且联系当今信息社会对信息的求真辨伪进行探讨。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昫
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萨迪
佳 作
纵观横察,尚真求实
从天地蜉蝣一簇,到茫茫沧海一粟,世间万物,无不需要我们以尚真求实的态度纵观横察。苏轼以寻觅石钟山洪钟之声源头的经历揭示凡事皆要目见耳闻、实事求是之理;又以探索庐山“真面目”游历之旅展现出视角对观点的决定性作用。抛弃主观臆断,拥抱实事求是,并用多样眼光观察世间万物,纵览全局、横观八方,才能感悟至简大道。
尚真而求实,摒弃主观臆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明了尚真求实的重要性,也批驳了主观臆断的危害。苏轼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不愿亲自调查,仅凭主观臆断,“故莫能知”;而苏轼却“目见耳闻”,摒弃主观臆断,拥抱实事求是,最终求得真相,捍卫真理。由此观之,尚真求实是了解凡事的根本,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纵观而横察,眼光决定见解。
横看庐山为岭,侧看庐山为峰,视角不同,见解自然不同。自然界的万物如同一颗颗璀璨的钻石,散发出无穷无尽、绚烂多彩的光芒,倘若我们以不同角度观察这一颗颗钻石,映入眼帘的光芒则是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因此,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可以像端详钻石一般从不同角度出发,仔细揣摩才能洞若观火。而在各种不同眼光交织之下,我们便可以形成较为完备的认识。
致广大而尽精微,宏观与微观相伴相生。
苏轼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正是因为他身处群山之间,只得以“放大镜”般的微观眼光细细观察山的形态;倘若我们跳脱群山之间,以“望远镜”般的宏观视角总览群山,便有着不一样的风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身临赤壁,总览伟岸江山,慨叹英雄消逝,尽显壮志豪情;毛泽东以小见大,预知全局,带领红军四渡赤水、转危为安,成就战争史上千古一绝;张桂梅校长告诫女高学子不要仅仅只拘泥于大山之间柴米油盐的苟且,而要放眼山外,领略万千世界,成就人生蜕变……由此可见,我们要将宏观与微观紧密相连,如同穿针引线一般牢牢把握事物本质。
世界风云变幻莫测,我们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我们青年人应当与苏轼一同求真务实,用生命的多彩博取无穷万物的多姿,凝练人生真谛,共扬华夏文明之帆,在世界风云中拨云见雾,待寒空万里云开时。
纵观横察,尚真求实
从天地蜉蝣一簇,到茫茫沧海一粟,世间万物,无不需要我们以尚真求实的态度纵观横察。苏轼以寻觅石钟山洪钟之声源头的经历揭示凡事皆要目见耳闻、实事求是之理;又以探索庐山“真面目”游历之旅展现出视角对观点的决定性作用。抛弃主观臆断,拥抱实事求是,并用多样眼光观察世间万物,纵览全局、横观八方,才能感悟至简大道。
为何说我们要“以眼观世界”呢?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信息应由我们自己的眼睛捕捉而来,旁人所说的与亲眼所见的之间隔了一条真实性的银河。达芬奇用眼丈量万物之美,岳飞以眼观测战局之变,陈刚依眼探求造船之法……人类社会史上的每一步发展都告诉我们要亲自看见,不要听信旁言。我们可以听从他人建议,但一定要去验证,《河中石兽》中的僧人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据理臆断的做法不可取;《晋书·天文志》中凭空想象宇宙图景而得出宣夜说这一主张的做法亦是荒谬的。在当今纷扰繁杂的世界里我们理应多点亲眼所见,少点随意听信或是主观臆测,才能少走些弯路。
时代齿轮片刻不停地转动,网络讯息铺天盖地的飞来。于时代洪流中立足,我们不仅需要一双观世界的慧眼,更少不了一颗洞真知的澄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际上委婉地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并非一定真实。短视频平台上各式各样的剧本,ChatGPT生成的毕业论文,“妙鸭相机”合成的真人写真,代码篡改后照片文本齐全的假新闻……从个人消遣上升到法律红线,各类“所见难为实”的现象层出不穷。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应当立于客观理性的高度以观事物的发展。网上曾对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众说纷纭,人们对同一社会热点的观察差异极大,我们应当跳出单一事件,深究事物本质,这到底是社会治安问题,还是女性权益问题,只有足够的客观和理性才不会使我们陷入情绪旋涡,亦或是人云亦云。
面对如此乱象,身为有担当有远见的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做到破除固定的惰性思维定式,用心去洞见事物的全貌和真貌,以亲身验证代替臆断,冷静且清醒地从各个角度看事物本质,沉稳但犀利地从关键之处切时代要点!
以眼观世界,以心洞真知。我们应用我们澄净的双眼观这大千世界,感叹它的光明美好,也尝试着去擦拭它零星的污浊。
明眼以观世界,澄心而洞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