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十六七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十八九岁的年纪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
陈
情
表
李密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
初读文本
解题
作者简介
1
谁在陈情?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jiān)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写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2
向谁陈情?
解读文本
3
陈什么情?
朗读课文,落实字音
学习目标(第二、三课时)
1.翻译、疏通课文,积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2.熟读全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孝情忠情。
3.引导学生欣赏文本文思缜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解读文本
读第一段 ,并借助注释翻译本段
解读文本
3
陈什么情?
因为
忧虑
亲自
一直到
名作状,在外面
名作状,在家里
医药
古人讳言“死”
解读文本
1、自由诵读第一段,思考: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纲?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孤苦之情
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人丁衰微——自己尽孝责无旁贷
3
陈什么情?
2、本段所述之不幸,共有几个?试一一列举之。
解读文本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3、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
②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相依为命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3
陈什么情?
4、作者陈说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
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斥责化为同情怜悯。
解读文本
5、试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
本段主要通过陈述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力图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读第二段 ,并借助注释翻译本段
3
陈什么情?
逮:到了;奉:敬辞。
举荐,推举
举荐,推举
任命,拜授。
不久
卑微、低贱
报答
奔走效命(就职)
取消句子独立性。
3
陈什么情?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本段哪些地方体现新晋对李密的任用?
解读文本
1、试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
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
读第三段 ,并借助注释翻译本段
3
陈什么情?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
名词作动词,做官。
名词作动词,任职
使动用法,使……终了
因此
3
陈什么情?
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那么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呢
①抓晋“以孝治天下”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同情。
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
③祖母病笃。
感激之情
圣朝恩重如山
祖母恩深似海
解读文本
1、试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
以“孝治”大理为依据,明确提出“辞不复命”的原因(请求),表达了感激之情。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读第四段 ,并借助注释翻译本段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终
我活着的时候愿意牺牲生命,死了也要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解读文本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
陈什么情?
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对比)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进一步说明自己“愿乞终养”的一片痴情,祈求皇上恩准,言明先尽孝后尽忠的赤诚。
1、试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陈情小结
3
陈什么情?
陈什么情?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孝情
沐清化蒙国恩圣朝恩重如山
忠情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先尽孝后尽忠
“陈”的方法: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文本脉络
3
陈什么情?
解读文本
4
为何陈情?
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解读文本
艺术手法
5
如何陈情?
1、融情于事 以情动人
2、“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知识积累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地呆着。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
比较阅读
古人常有“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之说,可见两篇文章在用情方面是相似的,都是以真情来打动人,请做简要分析。
资料拓展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作品,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韩老成的英年早逝让韩愈悲从中来,写下此文。
李密的《陈情表》,不事雕琢,不以构思奇妙见长,但感情真挚朴实,铺叙委婉曲折,抒情诚挚深沉,叙事具体感人。虽造语平实,但词意恳切,发自肺腑,兼之行文简练畅达,因而历久不衰,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