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六年级上册科学2.8《巧用小棒》分层练习
1. 科学观念
- 学生能够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包括杠杆的定义、组成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 认识到杠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省力或省距离的效果。
2. 科学思维
- 通过对杠杆实例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 能够运用对比数学方法来定量地描述杠杆的平衡条件。
3. 探究实践
- 设计并进行简单的杠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
-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态度责任
-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 意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快乐填空。(5题)
1.分析下列常用的杠杆类工具,按是不是省力杠杆给它们分类。
钉锤 撬棍 镊子 开瓶器 筷子 等臂天平
杠杆的类别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2.杠杆类工具可分为三类 、 、 。
3.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 、 、 、 、 等。
4.钓鱼竿、筷子属于 杠杆。杠杆是否省力与支点到用力点和 的距离有关。
5.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 、阻力点和支点。
二、选择乐园。(5题)
1. 下列工具中属于杠杆的是( )
A. 剪刀 B. 螺丝刀 C. 订书机
2. 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
A. 用力点 B. 阻力点 C. 支点
3. 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 用力点 B. 阻力点 C. 支点
4. 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
A.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B.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C.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 使用杠杆时,力点距离支点越近,就越( )
A. 省力 B. 费力 C. 不省力也不费力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
1. 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 )
2. 杠杆越长越省力。( )
3. 天平是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
4. 跷跷板是一种杠杆。( )
5. 杠杆的支点只能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中间。( )
二、综合题(2题)
1.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2. 简述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及作用。
1.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一、快乐填空
1.【答案】钉锤、撬棍、开瓶器;镊子、筷子;等臂天平
2.【答案】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3.【答案】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
4.【答案】费力;支点到阻力点
5.【答案】用力点
二、选择乐园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能力培养】
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正确
4.【答案】正确
5.【答案】错误
二、综合题
1.【答案】省力杠杆:开瓶器、羊角锤等;费力杠杆:筷子、镊子等。
2.【答案】支点是杠杆起支撑作用的点;用力点是施加力的位置;阻力点是承受阻力的位置。
【拓展提高】
1.【答案】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杠杆,在杠杆的一端挂上重物作为阻力,在另一端施加力作为用力点。
(2)改变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观察施加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施加较小的力就可以撬起重物,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撬起重物,费力。
实验结论: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核心素养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