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2 16: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问题导引】
1、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2、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过程;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基础必备】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主要依靠 和 。后来,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普遍实行恩赐制。存在一系列弊端,导致政治乱象频发。
恩赐制:国王 官员
2、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个人徇私制。
概念:少数人或者集团掌握着官员的 ,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 ,
弊端:导致 、 等 。
政党分肥制。
概念:在政党制度建立初期,在选举中获胜的执政党都把政府的官职作为战利品酬劳,对该党有功和对选举胜利作出贡献的人,而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等考虑不多,甚至根本不加考虑,公开的进行“肥缺分赃”。
弊端:政党分肥制造成腐败泛滥,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 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事务愈发复杂,亟须建立能够迅速 的 。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 的提高。
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及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影响。
P35 思考点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工业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社会政治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这推动着政治体制从贵族化向精英化、平民化演进。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这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于是需要一套合适的文官制度选拔和管理官员。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一)文官的概念:一般特指在 任职的 ,他们既是 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 的职能。
(二)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
1、18世纪初,防止国王干预议会活动;
2、19世纪初,为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影响,将政府官员按 与 进行分类。
政务官
事务官(文官)
3、英国在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任用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国国内官制改革,不久,英国政府也采用 的方法录用文官。
4、1855年接受《 》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 ,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870年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 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
两次枢密院令的颁布,英国现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也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常任文官制度的建立。
说说你对英国文官制度的认识? 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P35阅读材料,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明确提出了选拔官员要通过考试竞争、择优录取,通过考核提拔和奖励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
(三)文官制度的推广
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从政党分肥制到文官制);
2、二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共同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政治中立和服从领导。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在西方国家政府中,对于政府部长等政务官员制定的政策,文官必须忠实执行,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二)影响
进步性:
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
实现了 的分离。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 和 。
促进了国家 的提高。
局限性:
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文官人数增多,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官员层次增加,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重难点阐释:深入认识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对科举制度的借鉴
考试的某些原则:科举制倡导的“公开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等原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平等”等观念不谋而合,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了政府官员须经公开竞考,择优录用。
考绩奖惩制度:科举制度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加以考核,并将其与职位的晋升挂钩,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功绩制即借鉴了这一原则。
考试科目与报考标准: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一样基本都规定了统一的考试科目,有着严格的报考标准。
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比较
在法制保障上,现代西方将文官制度纳入了法制范围,文官或公务员只对法律或法定职权负责,文官的职位、地位、待遇依法受到保障,非因违法失职不受免职、停职等处分;而科举制下所有官员的权力及义务只以封建君主为中心,其所有的行为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在用人标准上,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在文官的任用及考试上重视官员的知识化及专业化,在考试时极其注意检验应试者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而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学说,缺乏对官员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考察,科举制的逐渐僵化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及创新思维。
在政治立场上,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施行文官“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原则。而我国古代科举制下的官员其政治立场和职务任命往往必须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对西方文官制度的认识:
西方对中国科举制的借鉴采用了“去粗存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其不是盲目地照搬中国经验,而是批判性地吸收了科举制公开竞争等进步原则,摒弃了封建糟粕,并且更加注重文官候选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适应了工业化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课后练习
1.19世纪初,英国新掌权者往往竭尽全力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合法”地进行肥缺分赃。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化 B.政党政治的发展 C.文官制度的确立 D.国王地位的下降
2.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之后又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3.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 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5.1854年屈维廉、诺思科特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即《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 )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
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 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6.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83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 )
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 B.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7.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规定:文官常任, 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做法( )
A.使得美国党政完全分离 B.弱化官员党派化
C.影响政府行政效率 D.造成了政治腐败
8.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核,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这种制度改革( )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9.进入19世纪,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轮流执政,政府行政人员也经常大换班,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英国( )
A.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B.设置了政务官
C.规定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D.取消国王对官员的任免权
10.1761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并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尚未确立 B.责任制内阁政府遭遇重创
C.国王有责任平息党派政治危机 D.君主立宪政体需进一步完善
11.(2019·天津高考·5)“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12.(原剑)中时期西欧社会普遍采取的任官制度是恩赐制(封建委任制),恩赐制是封建君主制度下的一种任官现象。其基本特征是( )
重喜好和任人唯亲
重才学和唯才是举
官员须向公民负
受中国科举制影响
13.(原创)1830-1834年,担任英国海军大臣的詹姆斯·格雷厄姆曾在本部门内打破政党界限,按能力任命文官结果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同时受到财政部负责文官任命事务的秘书的谴责。詹妈斯·格雷厄姆之所以遭到反对,是因为( )
恩赐官爵制的弊端
两党矛盾不可调和
政党分肥制的影响
僭越了国王的权力
14.日本在1886年制定了《文部省官制》,并于1887年到1893年,颁布了《文官任用令》《文官考试规则》等,强调文官任用必须以考试合格为前提,对普通文官和高级文官进行严格要求。据此推知,日本文官改革( )
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由下而上逐步推动
是列强殖民侵略的产物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5..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政府中20%的职位须从经过考试合格的人当中聘任。这一做法( )
使美国党政完全分离
弱化了官员的党派化
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造成了政治日益腐败
16.欧美内阁制、政党制形成以后,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需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僚。由于政党更迭频繁,这就导致政府官僚频繁更换,政府腐败泛滥。这说明欧美国家( )
资本主义民主遇到瓶颈
实行多党制不合实际
急需进行官员制度改革
政治制度弊端重重
17.(原创)1855年5月上旬,英国民间压力团体“行政改革协会”宣告成立,它在国内各大城市组织群众集会,散发宣传品,呼吁结束“尸位素餐者充斥政府”的现状,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体制。与此有关的直接背景是( )
英俄克里米亚战争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C.1832年的议会改革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官考核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目标是废除通才的用人标准,实行专业化管理配合行政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这一变化表明 ( )
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
二、材料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习惯的做法,文官历来由有权势的家族或人物举荐和任命,直到1854年,文官制度仍然是带有封建性质的政治恩宠制下的副产品。1854年,在财政大臣格莱斯顿的要求下,财政部的两位官员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拟就了著名的《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提出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
②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
③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作法;
④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作法;
⑤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
1855年,文官委员会成立,开始招募文官考试,表明文官改革正式启动。1859年颁布的《退休金法案》对文官的资格作了具体的规定:只有持有文官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的文官,才有资格领取文官退休金。1870年,文官委员会指示在获得本部大臣同意的部(内政部和外交部除外)实施面向社会的文官招考。
——据潘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现代文官制度基本原则的特征。(4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多实行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宜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唯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确实,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同时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考试选才的公平客观性叉可以排除人情关系对官员任用的困扰,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19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美等国已出现了建立平等择优的文官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而中国的科举制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史料二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19世纪末,当科举制在中国国内片呼废声中走向穷途末路时,西方各国却在对这一制度进行了长达百年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移植并嫁接了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文官考试制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刘海峰、胡宏伟主编《科举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美国家借鉴科举制的原因。(8分)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何相似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英国新掌权者当时属于执政党的负责人,他们为了政党的利益等,实行“政党分肥制”,故选B项;工业革命与上述现象不存在直接关联,故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出现有助于削弱上述现象,故排除C项;国王地位的下降与上述现象不存在直接关联,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政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故A项错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宪政体,故B项错误;由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故C项正确;责任制内阁具有分权制衡的特征,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才”的考核标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这一变化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与国家干预关系不大,排除B项;英国早在1840年前后就完成了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考核制度的变化,与议会制度无关,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两党制的发展与政府事务的复杂性,采用常任文官制,从而确保在两党竞选中,国家事务能够正常运行,故选C项;依所学,常任文官制有助于提升政府管理素质与水平,巩固了统治,而非削弱精英政治,排除A项;依所学,常任文官制下,事务官不参与两党之间的竞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常任文官制确保公共行政稳定进行,而非强调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垄断资产阶级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有人提出的对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建议,这些建议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实际,但与稳定的经济秩序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有了发展,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而材料反映的对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建议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所述变化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故A项错误;文官从此不再从属于任何政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总统的文官任免权,进而弱化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作为典型的两党制国家,美国的两党依旧牢牢掌控着国家政治,故C项错误;文官不再与执政党共进退,有利于减少任人唯亲和贪污腐化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将文官与执政党分开,保持文官的独立性,但并不能使美国党政完全分离,只能是弱化官员党派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文官与执政党分开,不会影响政府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文官独立性的保持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与政治腐败无关,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提到“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并未违背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核,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的措施有利于科学管理,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文官制度改革并未体现出对执政党领导能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故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选A项;政务官是本来就有的,故排除B项;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故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
10.答案:D
解析:乔治三世试图利用其他势力去削弱议会中辉格党的势力,说明国王在企图扩大权力,故选D项;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在1689年的《权利法案》中就确定下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王试图扩张自己的权力,与责任制内阁关系不大,排除B项;党派的危机反映的是议会内部权力的争夺,跟国王无关,排除C项。
11.【答案】D【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解析】通过题干中“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故选D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权利法案》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权力,即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排除A项;普选权是说对任何一个成年人而言,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等情况,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选举,排除B项;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专制独裁范畴,排除C项。
12.A恩赐制是西欧社会封建君主制度下的一种任官现象,在封建君主制度下,官职、爵位是君主和权贵的私产,他们掌握着任用官职的权力,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任用下属官吏,官吏为君主和权贵服务,在恩赐制下,任人唯亲,卖官鬻爵,吏治腐败,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普遍,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受中国古代科举制影响的是西方近代文官制度,D项错误
13.C根据材料“1830-1834年”“曾在本部门内打破政党界限,按能力任命文官,结果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可知,詹姆斯·格雷厄姆的做法影响到了本党成员的利益,违背了政党分肥制的原则,故排除A项,C项正确。英国两党制下的政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故B项说法错误。英国此时早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 国王统而不治,排除D项。
14.A材料显示日本的文官改革逐步深入,不断规范,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故A项正确;由“制定了《文部省官制》”“颁布了《文官任用令》《文官考试规则》”等信息可知,日本的文官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排除B项;由材料得不出日本文官改革是列强殖民侵略的产物,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
15.B分析材料可知,美国政府中的部分职位须从经过考试合格的人中聘任,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政党分肥制,弱化了官员的党派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美国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两党对垒,交替执政,A项排除;“政治日益腐败”由材料得不出来,D项排除
16.C材料体现的是欧美国家的政党分肥制导致了政府腐败泛滥、官僚更换频繁等问题,这不利于国家统治的稳定,这说明欧美国家急需进行官员制度的改革,故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说法错误。
17.A从题干时间信息“185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俄克里米亚战争使英国政府问题暴露无遗:众多机构混乱,官员玩忽职守,军事物资不能及时供应,前线士兵因伤重或饥饿而大量死亡。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呼吁改革英国现有的文官制度。A项正确。
18.A 英国文官用人标准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恰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西方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资本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也对例文官制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故A题项正确。国家干预政策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英国率先进行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
19.答案:(1)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革除党派色彩;严格业绩考核,公平对待;官员分类,科学管理。
(2)意义:以品行、能力作为选官、任官的标准,打破了英国传统的恩宠制,有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与行政工作的效率;打破了传统行政等级间不能逾越的界限,蕴涵了正直、公平和注重实绩的价值观;改革以和平且渐进的方式推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解析:(1)问根据材料“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得出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根据材料“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得出革除党派色彩;根据材料“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作法”得出严格业绩考核,公平对待;根据材料“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得出官员分类,科学管理。
问可以从对行政官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以品行、能力作为选官、任官的标准,打破了英国传统的恩宠制,有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与行政工作的效率)、价值观塑造(打破了传统行政等级间不能逾越的界限,蕴涵了正直、公平和注重实绩的价值观)、社会(改革以和平且渐进的方式推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的角度进行作答。
20. (1)原因:西方原有选官方式存在弊端;科举制具有优越性;科举制选拔机制符合启蒙思想;西方人士的推崇和赞誉。
(2)相似: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