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导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导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2 16: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
【基础扫描】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___________”思想。
(2)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________思想。
(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郑国的________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内容
(1)儒家的_______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________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__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2)汉承秦制,制成《__________》。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
(1)特点:律令__________。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
(1)编纂《_____________》
①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又最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②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③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___________》,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著有《________》。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__________》,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_________》。
2.教化
(1)背景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和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③朱熹的《_______》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内容
①宋朝以后,儒学人士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_________》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重点聚焦】
历史概念: 经义决狱
2、典型史料:
“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大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后汉书·镨劭传》
【链接高考】
1、(2014·全国新课标2卷·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3、(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能力拓展】
1.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乡约制度自古有之 B.乡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C.乡约制度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 D.乡约制度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2.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3.明清时期的乡约与宋朝相比,发生的重要变化不包括(  )
A.仍然有较大的教化作用   B.以政府组织为主
C.逐渐与法律合流 D.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自我归纳】
概括中国古代以礼入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
【自主核对】
一、1、(1)敬天保民 (4)子产 2、(1)德治 (2)韩非子 3、(2)富国强兵 二、 1.(2)九章律 2、(1)儒家化 3、(1)唐律疏议(2)大唐开元礼 三、 1.(1)宋刑统 (3)大明律 (4)大清律例 2、(1)家礼 (2)吕氏乡约
【重点聚焦】
1、所谓“经义决狱”,又称为“《春秋》决狱”、 引经决狱,是指两汉时代儒家学者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依据审理案件的司法活动,是儒学官方化、司法伦理化的体现,后广泛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2、解读:西汉时期董仲舒等大儒在推动“经义决狱”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链接高考】
1、【解析】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根深蒂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宗族利益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答案选择D项。
【答案】D
2、【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3、【解析】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而选B。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和儒法的治国思想,排除C、D。
【答案】B
【能力拓展】
1、【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法不准确,只有成为法律实施载体时,它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排除;乡约制度最初与最高统治者无关,D项错误;乡约制度本身就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故C项正确。
【答案】C
2、【解析】“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皆排除。
【答案】A
3、【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都是明清乡约的重大变化;A项是宋朝乡约与明清乡约的共同点,故选A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A
【自我归纳】
1.进步性
(1)以礼入法建立了封建法律秩序,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巩固了封建秩序。
(2)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2.局限性
(1)以礼入法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这样的定罪量刑有失公正客观。
(2)儒法结合重在礼法合一,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