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4简单机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4简单机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2 09:5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4.4简单机械(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
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2.如图所示,将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绕过滑轮后,手作用在细绳的B点,利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若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B.物体和绳子上B点移动的距离相等
C.手对B点施加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绳子上A点和B点受到的拉力大小相同
3.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
D.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4.如图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
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2J,则有1.6J的功用于剪纸
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2N,则动力是1.6N
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2J,则有0.4J的功用于剪纸
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2N,则阻力是1.6N
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不计绳重和动滑轮自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m
B.绳A对物体的拉力为1125N
C.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做的功为1500J
D.拉力F的功率为187.5W
6.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缓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现改变的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7.如图,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功的功率为fs
B.拉力的功率为3Fs
C.额外功为(3F﹣f)s
D.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m,物体质量为2kg,绳子自由端拉力F大小是1.2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地面上固定的滑轮是定滑轮,起到了省力的作用;
②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
③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④若增加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拉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一定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如果用该动滑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3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1.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做了40J的额外功时,做的总功是   J.如果被提升的重物为80N,则重物被提升了   m。
12.如图甲所示,小明将空吊篮提升到高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空吊篮上升的v﹣t图象如图丙所示,空吊篮重3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忽略绳重、摩擦和空气阻力,在0~1s内空吊篮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动滑轮重为    N,吊篮最多能装货物的质量为    kg。(g取10N/kg)
三、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30s内匀速提升到6m高的楼上,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拉力F;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4.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燕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拉力所做的功W;
(3)拉力的功率P;
(4)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η。
答案
1.解: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W有=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等。
故选:D。
2.解: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
AC、不计摩擦,使用动滑轮时,手对绳端B点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故A、C错误;
B、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2,物体和绳子上B点移动的距离s=2h,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故B错误;
D、A、B是绳子的始末端,一根绳子上各处拉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则A点和B点绳子受到的拉力大小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解: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所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和提升速度无关,故A、D不正确;
(2)使用滑轮组时,克服动滑轮重所做功为额外功,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可知,减小动滑轮重力可减小额外功,定滑轮的重力不影响额外功的多少,故C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4.解:AC.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所以剪纸做的功是有用功,由机械效率为80%可知,如果动力做功2J,有1.6J的功是用于剪纸,0.4J的功是额外功,故A正确,C不正确;
BD.剪刀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要比较动力或阻力大小,必须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故BD不正确。
故选:A。
5.解:A.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s=nsA=2×2m=4m,故A错误;
B.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可知,不计绳重和动滑轮自重及滑轮间的摩擦,绳A对物体的拉力为FA=2F=2×375N=750N,故B错误;
C.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A=750N,
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做的功为Wf=fsA=750N×2m=1500J,故C正确;
D.拉力F的功为W=Fs=375N×4m=1500J,
拉力F的功率为,故D错误。
故选:C。
6.解:
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物重增大,有用功逐渐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则机械效率逐渐增大,但机械效率不可能增大到100%,只能接近100%,所以机械效率增大得越来越缓慢,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并不成正比,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解:
A.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W有=fs,有用功的功率P有===fv,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ns=3s,拉力做的总功W总=Fs绳=F3s=3Fs,拉力的功率P===3Fv,故B错误;
C.额外功W额=W总﹣W有=3Fs﹣fs=(3F﹣f)s,故C正确;
D.装置的机械效率η===,故D错误。
故选:C。
8.解:
①、地面上固定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①错误;
②、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2s,所以,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2m,故②正确;
③、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故③正确;
④、若增加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大,则克服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做的有用功增大,而提起动滑轮的那部分额外功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故④错误。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解:
(1)由图知,使用动滑轮时n=2,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
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F×2h,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75%;
(2)不计绳重和摩擦,把重力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变大,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75%;变大。
10.解:人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总=FL=400N×3m=1200J;
人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840N×1m=84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70%。
额外功W额=W总﹣W有=1200J﹣840J=360J;
则摩擦力f===120N。
故答案为:840;70%;120。
11.解:(1)将W有用=W总﹣W额外代入中进行推导可得:,
将已知数据代入此公式,可得,即可求出W总=200J。
(2)由W有用=W总﹣W额外=200J﹣40J=160J,又有W有用=Gh,所以。
故本题答案为:200;2。
12.解:由图丙可知,在0~1s内空吊篮的速度在变大,所以在0~1s内空吊篮处于非平衡状态;
由图甲知,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由图丙可知,1~2s时,吊篮匀速运动,此时绳子的拉力F=25N;
忽略绳重、摩擦和空气阻力,由公式F=(GA+G动)可知,动滑轮重力为G动=nF﹣GA=2×25N﹣30N=20N;
忽略绳重、摩擦和空气阻力,当F大=120N时,由公式F=(G+GA+G动)可知,吊篮最多能装货物的重力G=nF大﹣GA﹣G动=2×120﹣30N﹣20N=190N;
由G=mg可知,货物的质量m===19kg。
故答案为:非平衡;20;19。
13.解:(1)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G物+G动)=(500N+100N)=200N;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3×6m=18m,
拉力做功:W总=Fs=200N×18m=36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120W;
(3)滑轮组对重物做的功:
W有=Gh=500N×6m=3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3.3%,
答:(1)拉力的大小为200N;
(2)拉力的功率为12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4.解:
(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所承受的总重力:
G总=m总g=(4kg+1kg)×10N/kg=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
F=G总=×50N=12.5N;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h=4×0.5m=2m,
拉力做功:
W总=Fs=12.5N×2m=25J,
(3)拉力做功功率:
P===5W;
(4)有用功:W有用=G衣h=m衣gh=4kg×10N/kg×0.5m=20J,
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
η==×100%=80%。
答:(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12.5N;
(2)拉力所做的功为25J;
(3)拉力的功率为5W;
(4)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