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猫
24年秋 新课件
学习目标
◆积累“逗、缕、懒惰、怂恿、畏罪潜逃”等重点字词。
◆边默读边勾画重要语句,概括并比较三只猫各自的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了解作者及其家人在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变化。
◆结合对第三只猫的具体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活动,理解文章主旨。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五四时期曾与瞿秋白等合编《新社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等专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文学大纲》等。
背景介绍
郑振铎受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对弱小无辜者的同情,对专制霸道者的谴责,弘扬了公正、民主、博爱的思想。本文正是作者这一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文题解读
“猫”,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标题简洁醒目。
生字词
逗(dòu):引逗。
缕(I):量词,用于细长而软的东西。
倚(yǐ):靠着。
妄(wàng):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
消耗(xiāo hào):(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 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忧郁(yōu yù):忧伤愁闷。
懒惰(lǎn duò):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现在多用于不好的事)。
安详(ān xiáng):从容不迫;稳重。
乞丐(qǐ gài):靠向人要饭要钱过活的人。
预警(yùjǐng):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怅然(chàng rán):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伏(quán fú):弯着身体趴着。
叮嘱( ding zhǔ):再三嘱咐。
惩戒(chéng jiè):通过处罚来警戒。
悲楚(bēi chǔ):悲伤凄楚;悲苦。
断语(duàn yǔ):断定的话;结论。
冕枉(yuān wang):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
虐待(nuè dài):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芙蓉鸟(fú róng niǎo):即金丝雀。面部至胸部黄色,腰部黄绿色,腹部白色,尾巴和翅膀黑色,叫声很好听。变种很多。供观赏。
畏罪潜逃(wèi zui qián táo):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课文分层
第一部分
(第1、2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第一只猫的死的酸辛感情。
第二部分
(3~14段):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三部分
(15~34段): 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妄下断语的难过懊悔及对猫的内疚,
良心受伤。
结构脉络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毛色 花白
性情 很活泼
地位 很受喜爱
结局 病死
来历 张妈捡来的
毛色 花白,不好看;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难看了
性情 不活泼,忧郁,懒惰
地位 不受喜爱,若有若无
结局 死亡
来历 从舅舅家要来的
毛色 浑身黄色
性情 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地位 很受全家人宠爱
结局 亡失
第二只猫
第一只猫
第三只猫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第一次: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将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滚来滚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嬉戏玩耍的可爱情态,与“白雪球”相照应。
第二次:
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作描写:“跑”“爬”“捉”系列动词,突出小猫的“活泼”,为下文小猫的丢失埋下了伏笔。
②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富有情趣 可爱活泼
③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本领之大 令人意外
第二只猫
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读第 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很久
犯罪嫌疑人:丑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
No.3
芙蓉鸟真的是被第三只猫咬死的吗?
比较句子去掉“似乎”“好像”前后的效果。
“似乎”“好像”表明这只是“我”的猜测,并不能十分肯定这是事实。若去掉,则表明第三只猫吃鸟是确定的事实。
No.2
No.1
不正确;
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猜想猫“凝望”“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的原因。
猫“凝望”鸟儿,可能是羡慕主人对鸟儿的悉心关照与爱护,也可能是自己内心孤独,想寻找玩伴,也可能是叹息鸟儿还不如自己自由自在……“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可能是在吃园子里抓到的虫子或捡到的剩菜,不一定就是吃鸟。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