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一年级上册 音乐 第10课 粉刷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一年级上册 音乐 第10课 粉刷匠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12 11: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粉刷匠
教材 简析 及 学情 分析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四二拍,一段体结构。全曲音域仅有五度,四个乐句,结构严谨。旋律多采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歌曲表现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的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也反映了儿童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应充分利用这一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表演、游戏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歌曲《粉刷匠》,唱准音高和节奏。为歌曲创编表现,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音乐作品的创新能力。 2过程目标:运用听唱法,体验式教学学唱歌曲。 3情感目标:能从歌曲中能体会到儿童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补改
重点 难点 学会歌曲的旋律,并大胆表现歌曲,有感情的演唱。 歌曲中的情绪的运用,要唱的节奏紧凑,歌曲的表演。 教法 学法 听唱法 合作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律动《洗手绢》 2、师:谁来告诉老师,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都帮妈妈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劳动,谁能和同学们说说? 生:洗碗、扫地、叠被子、收拾屋子、给妈妈倒水等。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所干的活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劳动。 师: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介绍一位小朋友,看他参加了什么劳动,结果又怎样呢。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歌曲《粉刷匠》。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师生律动,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欢乐、幸福的氛围中,感受快乐的生活情境,学习新课做铺垫。通过提问,师生交流关于少数乐器的话题,让学生更多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乐器的特点。 二、学唱歌曲 1、听歌曲范唱,整体的感知歌曲的旋律,形成初步印象。说说歌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是怎样表现热爱劳动的。 问:歌词中唱了什么内容?生:这个小朋友是一个粉刷匠,本领强,当他把房子都刷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鼻子变了样。 2、教师简介歌曲:《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四二拍,一段体结构。全曲音域仅有五度,四个乐句,结构严谨。旋律多采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歌曲表现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的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也反映了儿童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3、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旋律。 4、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热情,填上歌词怎么演唱的? 5、学生有感情的读词,理解词意,自由分组读词。教师指名读,分组读,接龙读。 6、随录音学唱歌词,轻声跟唱词。 7、学生随琴练习演唱歌曲,注意十六分节奏。 8、学生自由练习学唱歌曲,互相合作学唱,教师巡视指导,纠正演唱的不对的乐句。 9、随琴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分句指导,难句处理,反复练习。 10、接龙演唱、合作学习。采用师生接龙,生生接龙等多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11、突破难点:重点指导学唱歌曲十六分节奏,衬词“呜旳呜旳”的唱法。 12、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巩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史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通过多次聆听,感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随唱,莫场,学生掌握了大部分的旋律之后,教师指导演唱重点乐句,反复指导,先学会歌曲后,设计多样化的演唱,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并乐意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 三、创造表现 1、生根据自己的喜爱与自己的小伙伴设计合作演唱形式,可以结合歌曲内容和教师一起做动作进行表演。 2、指名让学生展示,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快乐与幸福的情绪。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造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培养他们的表现力。 四、拓展延伸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乐趣,,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同时也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到了幸福。。 【设计意图】音乐以审美为核心,陶特情操,学生学唱歌曲,体会欢快的音乐,在音乐感受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板书设计: 《粉刷匠》 教学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