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共25张PPT)+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共25张PPT)+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2 10:53:23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新课导入
素养目标
1.了解诗人及其诗歌特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
3.反复诵读,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了解作者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
创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的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在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文体知识
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遵循格律。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理解题目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诗题意思:
作者旅途中在北固山下停泊。
诵读古诗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次北固山下
[唐]王 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疏通诗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旅途在青山之外,(游子)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而行,船帆高高悬挂。
向前
北固山
开阔
风顺(而和)
挂,吊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进入
升起
家书
到,送到
诗词品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对偶
【起】首联点题。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客路”即驿道。
诗人此刻正在船上,正驶向“青山”之外的“客路”,表明船到之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这与尾联的“乡书” “归雁”遥相照应。
旅途之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承】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能高悬。
诗人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达到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效果。 “潮平”为颈联中“江春”一语做铺垫。
以小见大
江水之景
默写常考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转】颈联写景兼点明时令——冬末春初。
诗人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对偶、拟人
江春之景(哲理之思)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合】
尾联紧承前三联而来,
遥应首联,
表现了诗人深深的乡思愁绪。
思乡之情
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两句诗。
[答题思路]
考点
赏析名句
语言特点
句子对仗——整齐的美
精于炼字——精细的美
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托 物言志……
描写方法: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用典……
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对比、比兴、象征、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
结构特点
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中间句作用:承前启后
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达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情收束,含蓄隽永
[参考答案]
内容:点题,交代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客路行舟时所看到的美景,这与尾联相呼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
体会哲理
[参考答案]
自然理趣:事物的新旧更替。
①通过景物描写,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景象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事物更替的自然理趣。
写作特色
1.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该诗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激励。
2.借物抒情,意蕴丰富。
尾联诗人借物抒情,借助“鸿雁传书”的故事,自然地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书”“归雁”这些具有强烈思念意味的词语,表现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早春景色
思乡之情
客路:青山外 绿水前
观景
思乡:北归大雁 捎书洛阳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海日残夜 江春旧年
课文主旨
诗人通过描写在北固山下停宿时所看到的两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拓展延伸
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请仿照示例,对《春游湖》一诗中“燕子”这一意象进行赏析
示例:大雁:是一种候鸟,春到北国,秋去南方,万里迁徙。古诗中常借鸿雁传书以抒发思念之情。此诗中便借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春游湖
[宋]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春游湖
[宋]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燕子: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类所能及。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此诗中诗人借燕子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