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端午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9端午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2 12: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端午粽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着“家人”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其中,《端午粽》是一篇散文,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种类,还点明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展现了节日下的浓浓亲情。本单元落实两个语文要素:一是读好长句子;二是语言的积累。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重难点,分句较多的长句,在《端午粽》中有体现。合理把握好学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从识字方面看,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和写字能力,但仍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本课大多数生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字,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自主识字,而像“端、粽”等学生不太熟悉的字,则可以通过语境来识字;从朗读方面看,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但是读好停顿仍然有难度,因此读好长句子的停顿是本课朗读练习的重点;从传统文化方面看,端午节是学生知晓的传统节日,端午粽则是学生喜欢的节日美食,少数学生对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系统完整,教师需要补充相关资料,让传统节日丰满起来。
教学目标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真、豆、午、节”四个字。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箬竹叶、又黏又甜”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重难点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真、豆、午、节”四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箬竹叶、又黏又甜”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词语。
教学方式与策略 图文结合法、通读感悟法和资料拓展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导入。 1、传统习俗图片导入,引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2、播放视频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多样性,增加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3分钟
二、读文识字。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学习“立字旁”、“米字旁”。 3、出示词语,开火车的方式进行认读,正音。 4、出示带有“一”的变调的句子,指名读。 在集中识字环节,学生自主交流,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提高识字效率。教师引导学生从字词到句段,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学习。 12分钟
三、文本研读。 1、齐读第一自然段,讲解“一到……总会……”句式,引导学生造句。 2、出示红枣粽图片,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粽子的样子、气味和味道。 3、出示句子,指名读,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介绍粽子样子的时候,运用了“由外到里”的手法。出示句子,对比不同。积累的短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4、出示粽子实物,让学生上台闻一闻、尝一尝,介绍粽子的气味和味道,掌握“又X又X”词型,并拓展积累。 5、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指导读好长句子。教师范读,学生感受句子中语意间的停顿,划好停顿符号,练读。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由外到里”的写作顺序,出示一张红枣粽的图片进行辅助讲解,利用实物,介绍粽子的气味和味道,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强化理解文本,同时进行词语的拓展,检查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学生进行联想,把课堂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12分钟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真、豆、午、节“。 2、指导书写:关键笔画写到位。“午”和“节”较为简单,先观察笔顺,再带领他们提出写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可。“豆”和“真”是写字表中的易错字,在教学时,通过数笔画的方式,引导笔顺的正确写法。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展评。 五、布置作业。 基础巩固:书写生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红枣粽的味道、样子和气味,请家长打分。 小试牛刀: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一写西瓜吗? 通过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点,范写、描红、临写、展评,这些环节使学生牢固掌握要求书写的字。 13分钟
板书设计 端午粽 样子 味道 青青的 清香 白白的 又黏又甜 红红的 粽子图片
教学特色与反思 《端午粽》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文中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词,同时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上课伊始课件播放“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习俗活动”的情境导入,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以读促学的手段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方法的朗读让学生们对端午粽从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训练长句子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但是我班部分孩子的朗读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对于学困生要严抓课前预习,做到在家充分地读,提高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把“学“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