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摩擦力拓展练习题
1.如图,两位同学在水平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木箱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木箱受到推力的合力大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C.木箱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两个长方形木块甲和乙,甲、乙间及乙与桌面间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乙用水平细线拴住,用F=10N的水平力拉乙,使甲、乙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
A.细线对甲的拉力为10 N
B.细线对甲的拉力不为零,但一定小于 5 N
C.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5 N
D.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所受的摩擦力
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 和F 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 ,那么物体B 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
A.5 N,2 N B.3 N,0 N
C.0N,2 N D.5 N,8N
4.物体A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 F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
A.减小为原来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 和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 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6.木箱重5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某人用4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未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0 N
C.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值为 40 N
D.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在40N和500N之间
7. 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 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 v 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物体A 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 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20 N 0 B.20 N 10 N
C.10 N 20 N D.10 N 0
8.一人用100 N的水平力推着一个重150N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50 N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 )
A.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B.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木箱重变为200 N
D.木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进行了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A 在长木板B 上匀速运动;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A 在B 上加速运动;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 与B 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f甲< fz,f丙=0
10.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C.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D.推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11.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动着
1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 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第 1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木块第 2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13.如图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1)图乙是代表小明的圆点A,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
(2)小明再沿此绳匀速下滑,其受到的摩擦力为 f滑,沿杆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 f杆,f沿 (选填“>”“=”或“<”)f杆·
(3)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14.学校在运动会上要举行拔河比赛,某班级组队时,同学们陷入了不同意见之中.请你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帮体育委员解决问题.
【探究真知】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这样做可以根据 的知识得出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说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选填“增大”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赢得比赛.
【科学决策】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 (选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脚穿图2中 (选填“甲”“乙”或“丙”)种鞋.
15.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 f 与对应压力 F压关系的图像.
(1)分析图像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 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像可知, (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 *
1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作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0.2 0.4 0.6 0.8 1.0 1.2
(1)当 F=0.6 N时,滑块对木板的压力 N,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F-G图像.
(3)由F-G图像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f与压力FN的关系是 .
(4)向右拉动木板时,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影响 .
17.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 F 向右推物体,推力 F 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C 2. D 3. A 4. B 5. A 6. B 7. D 8. A 9. B10. C 11. C 12. A
13.(1)作图略
(2)=
(3)竖直向上
14.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增大 压力 大 甲
15.(1)压力 甲
(2)水平向左 无需小车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16.(1)1.5 0.6
(2)图像为各点相连的直线,作图略
(3)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4)无影响
17.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