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讲 固体压强强化练习(含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484.9K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通用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4-08-13 13:33:07 |
B. pp> pz>p丙
C. pq= pz= pm
D. pq= pz>p丙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14.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 pp、pz,则 ( )
A. pq一定大于 pz B.pφ可能小于 pz
C. pp一定等于 pz D. p甲可能等于 pz
15.现有20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L、2L、3L、……、19L、20L,将边长为 20L 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将边长为19L 的正方体放在边长20L 的正方体上表面的中央.依此方法,放置余下的所有正方体.若在任意接触面上的压强均相等,且最上面边长为L的正方体的密度为ρ,则这20个正方体中密度最小的正方体的密度等于 ρ,边长为10L 的正方体的密度为 p.
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 hz(hw> hz),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 (选填“一定”或“可能”)为△Fm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z;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h甲:△hz为 .
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rゅ=2rz,hゅ= 则甲、乙的密度 之 比 ,若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之比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密度ρ甲 ρz,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pz(均选填“>”“<”或“=”).
20.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N,A 的边长为0.2m,B 的边长为0.3m.
(1)求正方体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求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
(3)若正方体 A、B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
20.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4m的均匀正方体A、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 16 kg,物体 B 的质量为 32 kg,g 取 10 N/ kg.求:
(1)物体 A 的重力;
(2)物体A 的密度;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把A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m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 B 物体上,使A 物体剩余部分和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所截取质量 △m;若把 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 △m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 物体上,此时 B 物体剩余部分和A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否相等 请说明理由.
21.如图(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A、B由不同材料制成,A的密度是B 的一半,它们的高度均为H、A的质量是B 的三分之一.如图(b)所示,若在A、B 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当截去厚度h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h与H 之比.(可用分式表示)
2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 和B 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 千克/米 ,物体 B 的质量为9.6千克.求:
(1)物体A 的质量;
(2)求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GA:GB;
(3)若在长方体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
2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2×10 千克/米 .求:
(1)物体A 的密度ρA.
(2)物体B 所受重力的大小GB.
(3)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内容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 截去相等的体积后,剩余部分 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方案二 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1. B 2. D 3. C 4. D 5. A 6. B 7. D 8. C 9. C10. B 11. C 12. B 13. D 14. A.
16.一定 大于 hz:h甲
17.1: 4 1:1
18.< >
19.【解答】解: 0.04 m
(2)由于A、B受到的重力均为64 N,因此A、B的质量之比为1:1,即
(3)设切去厚度为h 时
即:ρAg(0.2m—h)=ρBg(0.3m—h);
解得
当h<0.16m时,
当h>0.16m时,
当h=0.16m时,
答:(1)正方体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1600Pa;
(2)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ρA :ρB是27:8;(3)当h<0.16 m时, 当h>0.16 m时, p'B;当h=0.16m时,p
20.【答案】解:(1)物体A 的重力 10N/ kg=160N.
(2)VA=0.2m×0.2m×0.2m=0.008m ,物体A的密度
(3)把A 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 Δm 的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在 B 物体上时,
有 而
所以
即
解得:△m=6.4 kg.
原来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若把 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 △m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 物体上,此时 B 物体剩余部分和A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不相等.
因为对于正方体, 把 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 Δm 的部分,剩余部分仍为柱体且高度和密度都不变,所以 B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不变仍为2000 Pa;而把切去部分叠放在A 物体上,则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将增大且地面的受力面积不变,因此A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将要增大,即大于 4000 Pa.所以 A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仍然大于B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故不可能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答:(1)物体A 的重力为160N.
(2)物体A 的密度为2×10 kg/m .
(3)所截取质量△m=6.4kg;B物体剩余部分和A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
21.【答案】解:由实心圆柱体A 的密度是B的一半,则密度之比为 ,或ρB=2ρA,由于A 的质量是B 的三分之一,则质量之比为 它们的高度均为 H.则根据ρ=m/V和V= Sh 得S= 则
当截去厚度h时,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ρAgSAh;
由于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A
即:
所以,
整理得:
即:
解得:
答:h与H之比为3:10.
22.【解答】解:(1)物体A 的体积:
VA=0.2m×0.1m×0.1m=0.002m ,
物体A的质量:
(2)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
若 即
即
解得:n=0.08,
当0
当0.08
(2)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为1:6;
(3)当0
当0.08
则GB= msg=2kg×9.8N/ kg=19.6N.
(3)①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A的密度小于 B 的密度,所以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A和B 的底面积不变,可以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A和B 的底面积不变,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不变,不能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②设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则:
即:
解得:
答:(1)物体A 的密度ρA为250kg/m .(2)物体 B 所受重力的大小GB为19.6 N.(3)截去相等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截去的体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