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讲 固体压强(含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511.2K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通用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4-08-13 13:37:57 |
C. p甲=p丙> p乙 D. p甲> pp> p乙
【变式训练1】有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 p .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两部分,使b的体积是a 的两倍,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 ,则 ( )
B. p
【变式训练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 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 F使板A 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 ,在板A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B. 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 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 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二、固体叠加后的压强
1.比较固体压强,一般根据公式 在 F 相同时,S越小,p越大;在S相同时,F越大,p越大.
2.放在水平面上的材质均匀的实心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ρgh.
3.固体的叠加问题,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根据密度、压强、压力的关系得出已知量的比值关系的代数表达式,进而求出未知量的比值关系.
【例题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1:3,底面积之比SA: SB=4:3,A对B 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1:2,则它们的高度之比h∧:hB为 ( )
A.9:4 B.3:2 C.3:1 D.9:2
【例题2】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 和B,已知A 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4倍,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 的正中央,若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A的底面积与B 的底面积之比SA:SB是多少
【变式训练1】三块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叠在一起,如图所示,正方体的质量分别是1千克、2千克、3千克,它们的一个侧面积分别是100 厘米 、200厘米 、300厘米 ,那么甲对乙的压强、乙对丙的压强、丙对地的压强之比是
A.1:2:3 B.1: 3: 6
C.2:3: 4 D.3: 4:5
【变式训练2】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叠金属片,如图所示,最下面一块重力为G,面积为S,它相邻上面的一块金属片重为G/2,面积为S/2,依此类推,金属片的重和面积逐渐减半,一直叠下去,则每个金属片上表面所受压强之比是多少 桌面所受的压强为多少
三、固体的切割
【例题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 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m 和0.1m,A 每立方米的质量为2×10 kg,B质量为1kg.求:(g 取9.8N/ kg)
(1)A 的质量.
(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n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 的取值范围.
【例题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分别为ρ∧、ρB的A、B 两立方体正对叠放于水平桌面上,且ρA:ρB=1: 3. A对B 的压强为p ,B对桌面的压强为pB.现逐渐减小A 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 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 的体积减小的过程中,pA与pB的比值 ( )
A.始终变大 B.始终变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例题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
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p甲、pz 和压力 Fm、 Fz!的关系是 ( )
B. p甲< pz, Fm< Fz
C. pp> pz, Fm> Fz
D. pp> pz, Fm< Fz
【变式训练1】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
A. F、p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A、B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的密度为ρA,B 的密度为ρB,若它们的边长比为 ,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pB=2:3,则ρA:ρB= .若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B两立方体的边长lA:lB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pA: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 (提示:通过计算分析后写出变化情况).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 )
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
B.剩余部分的体积
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D.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q<△pz
【变式训练4】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底面积都相同)切除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的大小是 ( )
A. pA>pB> pc B. p
C. pB>pA> pc D. pc
【例题精讲】
一、压力、压强的比较
【例题1】【解析】a 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b对a的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b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和a对b的磁力以及c对b的磁力,这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所以 同理可得出 对d进行受力分析,d受到重力、c对d 的磁力及地板对d的支持力,这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根据力的相互性, 所以 =4G.
【答案】D
【例题2】【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丙中都是相同的6块金属块,总重力相等,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即: 又 根据公式p=F/s可知,压力相等,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因此可得: pq= pz
【答案】B
【变式训练1】A
【变式训练2】B
【变式训练3】D
二、固体叠加后的压强
【例题1】【解析】实心圆柱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
又因为 则有A 对B 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则可得mA=mB,即
【答案】A
【例题2】【解析】A 对B 的压强:
B 对地的压强
又由题可知::pA=pB,
则有: ①
又 ②
联立①②可得
【答案】底面积之比
【变式训练1】C
【变式训练2】【解析】桌面受到的金属片的总重力为(最下面为第一块,最上面为最后一块)
n 趋向于无穷大时 趋向于零,所以 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第m 块金属片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第 m块金属片上表面的受力面积为 所以第m块金属片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 即第m块金属片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一定值,与金属片m 所在的位置无关,则每块金属片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答案】1:1:1 2G/s.
三、固体的切割
【例题 1】【解析】(1)A 的质量为
(2)B对地面的压力为: 9.8 N/ kg=9.8 N,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3)A 和B的重力之比:
取临界值当剩余部分压强相等时,即
则有:
解得n=0.16;
若 则0
【例题2】【解析】设立方体B的边长为a,立方体A的边长为x,则两压强之比为:
根据三元基本不等式性质,得出当 即x= 时,压强之比有最大值.
所以x取值从a变化到0的过程中,PAB的数值单调递减.
【答案】B
【例题3】【解析】切去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切去部分小于乙切去部分,所以在切之前,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即F甲> Fz;由图知,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切去后,压力相等,由 可:知,甲的压强较小;没切前,甲的压力相比乙更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的压强更小, pq< pz.由上分析知,选项 B正确.
【答案】B
【变式训练1】B
【变式训练2】2:1 先增大后减小
【变式训练3】A
【变式训练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