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树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 树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3 16: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识字2 树之歌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
关注生字: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
关注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掌”等15个生字,写好“杨、壮、桐、枫、松、柏”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树?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不同树木的图片,学生观察。
2.教师板书课题(树之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跟着视频读课文,用笔把树木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3)每句话都介绍了至少一种树木,请同学们把圈出来的树木的名称读一读。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杨树 榕树 梧桐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2.偏旁归类,积累字词。
(1)提出要求: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 桐 枫 松 柏 桦 杉 桂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学生交流)
(2)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三、了解树木特点,逐句学习儿歌
1.请学生仔细读儿歌,找出第一句树木的特点。
指名回答。出示第一句儿歌和杨树、榕树、梧桐树的图片,学生填写句子空白处,参照图片尝试背诵。
提示:梧桐树叶像手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仿写比喻。
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出示银杏树叶、泡桐树叶、柳叶、荷叶的图片,指名回答。
背诵指导。
①记忆树木: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
②记忆特点: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教师相机板书。(板书:高壮 像手掌 叶儿红 披绿装)
③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杨、壮、桐、枫、松、柏”
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杨、壮、桐、枫、松”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右短。
2.学生练写,展评。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通了儿歌,认识了11种树木,背诵了前两句,会写了6个生字宝宝……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1)你还认识哪些树?到生活中去观察一下它们,看看有什么特点。
(2)练习写好这节课学习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棉、杉、化、桂”4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背诵课文。
3.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让学生尝试根据提示的词语背诵课文前半部分,回顾上节课讲到的知识点。
二、学习儿歌后两句,随文识字
1.出示儿歌第三句以及木棉和桦树的图片,学生看图读第三句,领会南北方的不同。
2.出示儿歌第四句以及银杏、水杉和金桂的图片,学生看图读句子。
(1)引导理解“活化石”。
①教师出示银杏和水杉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理解“活化石”:猜一猜,银杏和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
点拨补充:银杏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水杉最早出现于2亿年前的白垩纪。就是说恐龙出现的时候已经有银杏和水杉了,难怪它们被称为“活化石”。
(2)组织讨论:小组研究一下“金桂”是指什么?(桂花开花呈金黄色,因此叫金桂。)
3.背诵指导。
(1)出示儿歌后两句:
①记忆树木: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②记忆特点:喜暖、耐寒、活化石、满院香。教师相机板书。(板书:喜暖耐寒 活化石 满院香)
③尝试背诵。
(2)出示整首儿歌,学生填写空格处。
三、指导书写“棉、杉、化、桂”
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棉、化、桂”字左窄右宽,其中“化”左右等高。“杉”左右宽窄相当。
2.学生练写,展评。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首儿歌,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了11种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2.拓展延伸。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和谚语。
3.课堂演练。
4.课后作业。
背诵《树之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同时在了解了生字的基础上,再结合树木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树木的特点。
课堂上,我也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先讲解一些背诵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再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背诵加强学生的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把这首儿歌背诵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