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七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联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海安县七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联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8 21: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2015-10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
这是你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语文考试。请你先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紧张的心情,然后仔细读题、认真答题、工整书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平时付出的努力,相信一定会在考试中得到完美的展现!祝你考试成功!
答案必须按要求写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内,姓名、考号一律写在答题卷的左边。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8分)
人与人的交际,都在一定的场合进行。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还应注意场合。在正式场合,必须zhuāng zhòng( )、严肃;在非正式场合,可以t n shuài( )直言;在喜庆场合,多讲些令人高兴的话 A 在悲痛场合,不要任意说笑。言谈举止应与当时的气氛xié tiáo(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在A处补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___________(1分)
3.李明很自信的报名参加班长竞选。(4分)
A.假如李明当选了,你作为他的好朋友,该对他说些什么?
好朋友:
B.假如李明落选了,你作为他的家长,该对他说些什么?
家 长:
4.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 ,总是留着——留着,叠成……(冰心《纸船》)
②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冰心《嫩绿的芽儿》)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④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
⑤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苏轼的《浣溪沙》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经过师生长达一个月的精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备,令“十四岁,我们的青春仪式”联欢会取得了圆满成功。②在炫目的灯光下、宽阔的舞台上,表演者各展其能,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艺大餐。③联欢会的节目,不管是歌舞,还是小品、杂耍,个个精彩纷呈。④特别是刘佳同学的独舞表演,更是优雅柔美,悠扬婉转。


6.综合实践活动。(4分)
“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结束了,班里准备开展一次班会对读书周活动进行总结,假设你也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为了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1分)                                                                                               ②如果让你编辑一份《我爱文学》手抄报,请你先为手抄报设计三个栏目并拟定栏目名称。(3分)
示 例:书海泛舟 名家简介
栏目名称:
二、阅读与欣赏(4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5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①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
[注释] ①梧:梧桐树。 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7.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哪些?(2分)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试作具体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请用“/”为下面两句话标注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 遂 不 得 履 (2) 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
10.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1)置之其坐 坐: (2)而忘操之 操:
(3)楚人有涉江者 涉: (4)遽契其舟 遽:
11.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
(2)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4分)
阅读《盲道上的爱》,完成13—17题。(12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因这样或那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身体残缺的人。肢体健全者如何对待这些残疾的同胞,是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爱他们、帮助他们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友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和帮助。
⑦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3.写出第②段中划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2分)
14.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3分)
15.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2分)
16.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2分)
17.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最美的读书声
①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接壤的地方,苏姗带着一脸惊恐蜷缩在一个废弃的土屋里。很长时间了,她的胸口还在剧烈地起伏着。
②过了很长时间,苏姗的心绪才舒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来,她心力憔悴地走出土屋,眺望着家乡霍姆斯的方向。她看到,远处山路上,逃离战火的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涌来。持续了一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动荡,使叙利亚民众饱受战火的摧残。
③苏姗曾是大马士革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来到了家乡霍姆斯一所中学教书,看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明亮的校舍,她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幸福生活中。
④可是,这种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各种政治派别风起云涌,人们互相攻击、谩骂,最后导致了武装暴乱。这种动乱的局面,也彻底地改变了苏姗平静的生活。学校停课了,教师们也各奔东西。大街上,枪炮声一天紧似一天……
⑤为了躲避战火,苏姗随着逃难的人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着自己唯一的一样东西——一块小黑板,长途跋涉,最后,逃到了叙利亚与土耳其相接壤的边境。她看到逃难人群中的儿童,心想,如果不是动乱,这些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享受幸福。可是,现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布满了阴云和惆怅。想到这里,苏姗心将带出来的那块小黑板挂在土墙上,用粉笔写下一行字:我们的学校开学了!然后,她将孩子们带到小黑板前的空地上坐下。
⑥她站在黑板前,看着眼前一双双天真无邪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眼睛,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的这所特殊学校开学了!无论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美丽的祖国和家乡。” 说到祖国、说到家乡,苏姗的嗓音哽咽起来,眼睛里噙满了晶莹的泪水,她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有的人还轻轻地抽泣起来。
⑦苏姗抑制住心中的悲伤,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黑板上写下了“和平”、“友爱”、“幸福”几个词。然后,她对着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开始上第一课,大家跟着我一起念:和平、友爱、幸福!”
⑧孩子仰起头,脸上露出憧憬地神情,随着苏姗一起朗读起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苏姗在逃难中,为何所带的唯一一样东西是一块小黑板?你从中看到了什么?(3分)
读第⑦段画线句,说说苏珊为什么要将“和平”、“友爱”、“幸福”这几个词语作为第一课的内容?(3分)
21.文章第③-④节从记叙顺序的角度来看,属于什么顺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文章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这句话作结尾有何作用?(3分)
三、写作与积累(30分)
23. 同学们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已有一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日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感受初一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是:幸福、孤独、喜悦、好奇、快乐……
要求:①叙事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个字,字迹工整、规范、美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答 题 卷
1.汉字。(3分)
2.标点符号 ___________(1分)
3.好朋友:(2分)
家 长:(2分)
① ②
③ ④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①
      ②
6.①读书的名人名言(1分)
                                                                                              ②栏目名称:(3分)
7.(2分)
8.(3分)
                        
9.(2分) (1) 遂 不 得 履 (2) 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
10.(1) 坐: (2)操:
(3) 涉: (4)遽:
11.(4分)
(1)译:
(2) 译:
12.(4分)
                       
13.(2分)
14.(3分)
15. (2分)
16. (2分)
                       
17.(3分)
18.概括(3分)
19.(3分)
                       
20.(3分)
21.(3分)
                       
22.(3分)
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 参考答案:
1.庄重  坦率  协调   2.;(分号)
3. A、李明同学,祝贺你当选为我们班的班长,为你高兴!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同学们在你的带领下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B 孩子,不要难过!总结得失,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下次竞选一定会成功的!
默写 (略)
(1)删去“经过”或者“令”(2分) (2)删去“宛转悠扬”,如果换成一个合适的词语,也正确。(2分)
6.①略。(1分)
②不设标准答案。手抄报栏目名称具有文学色彩即可。如“火花”“文学少年”“萌芽”“文学之星”“新视窗”“我与名著”“文学新星”等。(3分)
7.(2分)梧桐叶、秋风、蟋蟀、篱笆、灯。(答出两个得1分)
8.(3分)答案一: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1分)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1分)之情。
答案二:衬托。(1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1分),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 , 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1分)之情。
9.(1) 遂/ 不 得履 (2) 其 剑 /自舟 中 坠 于 水
10.(1)同“座” (2)拿,携带 (3)渡,从水上经过 (4)立即,匆忙
11.(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么?
12.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两人都思想僵化,死搬教条,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2分)
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2分)
13.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14.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给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1分);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1分)。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1分)。
15.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
16.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17.母爱(1分),对盲人的爱(1分),对所有残疾人的爱(1分)。
示例:苏珊(1分)给叙利亚动乱中逃难的孩子们(1分)上课(1分)。
示例:她是一名教师,她把她的职业和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块小黑板就是她用另一种方式战斗的武器,她要用它给战乱中的孩子传授知识,传递情感(1分)。
从中让我们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她对事业的无限热爱;②进一步看到了她对战乱的厌恶,③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憧憬。 (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示例:这几个词,①表达了苏珊对和平、友爱、幸福生活向往,
②也启迪孩子们为追求这们的生活而努力学习。(一点2分,两点3分)
插叙(1分)。
作用:①补充交待了苏珊曾经拥有的幸福生活,与战争带来的灾难成对比;
②丰富了文章的情节;
③为下文苏珊向往和平幸福的生活作铺垫。(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①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②表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声音代表着新一代对未来的心声,给人们以希望与鼓舞,表达了作者对孩子充满了希望。
③意蕴深远,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