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近年高考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考查较多,考查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考查角度 1.考查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
2.根据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用途等。
3.古代典籍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离和提纯操作。
1.(2024·河北·高考真题)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答案】D
【解析】A.青铜铺首是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A正确;
B.透雕白玉璧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正确;
C.石质浮雕是汉白玉,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正确;
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是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错误;
故选D。
2.(2024·吉林·高考真题)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答案】A
【解析】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是合金,属于无机金属材料;
B.北燕鸭形玻璃注是玻璃制品,属于硅酸盐材料;
C.汉代白玉耳环是玉,属于含有微量元素的钙镁硅酸盐材料;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是陶器,属于硅酸盐材料;
综上A选项材质与其他三项材质不用,不能归为一类,答案选A。
解答传统文化中涉及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思路:
解题方法 首先要读懂题中文言文所描述的物质的性质、重要的操作等。由于文中物质的名称一般与现在的化学教材中的相关物质的名称不同,因此需通过性质联系所学化学知识分析题目所描述的化学过程。
其次要对应学过的化学原理,以便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及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其方案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解题关键 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
解题思路
3.(2024·全国·高考真题)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
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答案】D
【解析】A.动物的毛、皮、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正确;
B.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碳的单质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用墨汁书写的字画历经千年仍不褪色,B正确;
C.竹子可用于造纸,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其造的纸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C正确;
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是硅酸盐,D错误;
故选D。
4.(2023·福建·高考真题)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
A.蒸 B.捣 C.焙 D.封
【答案】D
【分析】“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的含义是晴好的天气时采摘茶叶,经过蒸青、捣泥、拍压、烘焙、穿孔、装袋等工序后,才能制造出优质的茶叶。
【解析】A. 蒸青,这样做出的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加热引起颜色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故A不符;
B. 捣泥压榨,去汁压饼,让茶叶的苦涩味大大降低,可能引起物质的变化,故B不符;
C. 烘焙加热可能引起物质分解、氧化等,故C不符;
D. 封装,保持干燥、防止氧化,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故D符合;
故选D。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
序号 经典史籍 材料 物质判断
1 《汉书》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洧水”指的是石油
2 《抱朴子内篇·黄白》 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 《天工开物》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石灰”指的是CaCO3
4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 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苘、葛…… “臬、麻、苘、葛”属于纤维素
6 《本草纲目》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碱”是K2CO3
7 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有酒色、紫色、白色,莹澈与水精相似 ——指玻璃
8 《本草纲目拾遗》 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9 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 “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 “硇水”指的是硝酸
10 《神农本草经》 水银……熔化还复为丹 “丹”是HgO
11 刘禹锡《传信方》 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 巴石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
12 《周礼》 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蜃”的主要成分为CaO
13 《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朱”指的是 HgS
14 《清嘉录》 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As4S4
15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 “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16 《集注》 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內质不变 鸡屎矾指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17 《易经》 “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中有火” 石油蒸气是指沼气,即甲烷气体
18 《梦溪笔谈·器用》 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是铁的合金
19 《本草图经》 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绿矾”是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20 《本草经集注》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2.化学与传统工艺
炼制陶器 陶瓷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冶炼青铜 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造纸 《天工开物》记载,竹纸制造分为六个步骤: ①斩竹漂塘:②煮徨足火:③舂臼:④荡料入帘:⑤覆帘压纸:⑥透火焙干:
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反应原理:2KNO3+S+3CK2S+N2↑+3CO2↑。
酿酒 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3.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烈火焚烧若等闲”——碳酸钙的分解。
《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绿矾”是 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物理变化 北宋《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来自于矿物质,并经研磨、溶解、过滤这三道工序获得。
4.传统文化中的分离和提纯
序号 材料内容 操作
1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过程涉及 蒸馏
2 《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 蒸发、结晶
3 《本草纲目》中对碱式碳酸铅制备过程有如下叙述:“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风炉安火四周,养一七,便扫入水缸内。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文中涉及 蒸馏
4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这种分离方法是 蒸馏
5 《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涉及 加热、蒸发、结晶
6 《本草纲目》中记载:“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文中涉及 蒸馏
7 《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泡茶过程涉及 溶解、过滤
8 《物理小识》中“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该过程为 汽化
9 《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文中涉及 冷凝
10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 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 升华
5.成语中的化学
序号 成语 考查知识
1 1.刀耕火耨(nòu) 2.火树银花 3.炉火纯青 4.石破天惊 5.水火不容 6.抱火厝薪 7.火上浇油 8.抱薪救火 燃烧的知识
2 1.信口雌黄 2.味同嚼蜡 3.百炼成钢 化学物质
3 1.争风吃醋 2.甘之如饴 3.水乳交融 4.涂脂抹粉 5.饮鸩止渴 6.如胶似漆 生活饮食知识
4 1.万紫千红 2.风烛残年 3. 陶犬瓦鸡 4.流水不腐 5.染苍染黄 6.撮盐入水 8.恶(wù)醉强酒 日常生活知识
1.(2024·广东深圳·二模)“龙”承载着美好寓意。下列与“龙”相关的文物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红山玉龙 B.龙虎纹青铜尊 C.青龙瓦当 D.龙太子皮影头茬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红山玉龙是玉石器,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故玉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合题意;
B.青铜是铜锡合金,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符合题意;
C.瓦属于陶瓷,是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合题意;
D.龙太子皮影头茬为孔兽皮,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4·河南商丘·三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反应原理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B.“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和
C.“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涉及的反应能证明氧化性:
D.“有硒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硒水”在实验室中保存在无色瓶中
【答案】A
【解析】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其反应原理可用于制备生石灰(氧化钙),A项正确;
B.“洧水”指石油,主要含有C、H,还含有N、S等,完全燃烧的产物有、、硫的氧化物等,B项错误;
C.“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为铁和硫酸铜的反应,涉及铁置换铜的反应,能证明氧化性:,C项错误;
D.能溶解银的酸为硝酸,在实验室中保存在棕色瓶中,D项错误;
故选A。
3.(2024·辽宁大连·二模)中国的古诗词非常优美,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水蛤蟆穿绿祆,落汤螃蟹着红袍”,包含了化学变化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形容了金属元素焰色试验的现象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描述了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的“飞絮”
【答案】B
【解析】A.“落汤螃蟹着红袍”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海市蜃楼,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错误;
C.“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形容的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故C正确;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描述的“飞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故D正确;
故选B。
4.(2024·河北保定·二模)“舌尖上的美食”享誉国内外。下列有关美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凤扒鸡——腌制时使用的醋的主要成分是弱电解质
B.牛肉罩饼——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棋子烧饼——使用的油是天然高分子
D.平泉羊汤——制作过程中发生了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A.醋酸是有机弱酸,在水溶液中能微弱电离出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故A正确;
B.牛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食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
C.做烧饼使用的油属于油脂,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故C错误;
D.平泉羊汤——制作过程中需要加热,燃料的燃烧发生了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4·福建三明·三模)下列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
B.皮影戏—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油酯
C.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铁
D.德化陶瓷—白瓷(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D
【解析】A.Fe的焰色为无色,实验室可用干净的铁丝蘸取试样进行焰色反应,A选项错误;
B.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B选项错误;
C.氧化铁(Fe2O3)为红色,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亚铁(FeO),C选项错误;
D.白瓷(主要成分xK2O yAl2O3 zSiO2)属于硅酸盐,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6.(2024·江苏南通·三模)以棉织物为坯布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坯布的化学成分为
A.纤维素 B.蛋白质 C.淀粉 D.合成纤维
【答案】A
【解析】坯布的主要成分为棉织物,故坯布的化学成分为纤维素,故A符合;
故选A。
7.(2024·安徽·模拟预测)品安徽名茶,秀淡雅人生。茶器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下列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的是
选项 A B C D
茶器
名称 清“寿字”高盅 龙首银茶壶 都篮 象牙茶则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清“寿字”高盅属于陶瓷制品,属于硅酸盐材料,故A正确;
B.银茶壶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都篮材料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C错误;
D.象牙主要成分为磷酸盐,故D错误;
故选:A。
8.(2024·北京丰台·二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有深远影响。下列涉及到的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纸中的纤维素 B.磁针中的四氧化三铁
C.泥活字中的硅酸盐 D.黑火药中的木炭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涉及到的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
B.磁针中的四氧化三铁是铁的一种氧化物,属于无机物,没有涉及有机化合物,故B错误;
C.泥活字中的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没有涉及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
D.黑火药中的木炭,是非金属单只,属于无机物,没有涉及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泰山墨玉 B.龙山黑陶 C.齐国刀币 D.淄博琉璃
【答案】C
【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故答案为:C。
2.(2022·山东·高考真题)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答案】C
【解析】A.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合题意;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合题意;
C.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3·湖北·高考真题)湖北蕲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的中药丹参,其水溶性有效成分之一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可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D.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9molNaOH
【答案】B
【解析】A.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A错误;
B.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另外,该有机物可以燃烧,即可以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将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在该有机物结构中, 标有“*”为手性碳,则一共有4个手性碳,C错误;
D.该物质中含有7个酚羟基,2个羧基,2个酯基,则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11 molNaOH,D错误;
故选B。
4.(2023·辽宁·高考真题)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键数目为 B.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C.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 D.溶液中含数目为
【答案】C
【解析】A.分子含有2个键,题中没有说是标况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键个数,A项错误;
B.2.8g的物质的量,1mol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12,则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1.2,B项错误;
C.0.1mol晶体含有离子为、,含有离子数目为0.2,C项正确;
D.因为水解使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D项错误;
答案选C。
5.(2023·河北·高考真题)《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及的操作是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答案】D
【解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需要将粗盐溶解,然后过滤除杂,接着蒸发结晶,不需要蒸馏,故选:D。
6.(2023·广东·高考真题)“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九霄环佩木古琴主要构成是木材,动物筋制得,A错误;
B.裴李岗文化骨笛由动物骨骼构成,B错误;
C.商朝后期陶埙属于陶瓷,由硅酸盐制成,C正确;
D.曾侯乙青铜编钟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D错误;
故选C。
7.(2024·天津河西·二模)下列叙述体现了物质具有还原性的是
A.曾青():“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B.硇水():“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
C.草木灰():“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D.青矾():“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答案】D
【解析】A.“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属于铁置换出铜的反应,体现铜离子的氧化性,A不符合;
B.银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银溶解,体现硝酸的氧化性,B不符合;
C.溶于水,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关系,C不符合;
D.“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体现硫酸亚铁的还原性,D符合;
故选:D。
8.(2024·广东湛江·一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下列中国酒具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 B C D
青铜兽面纹爵 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 斫木云纹漆耳杯 清代彩绘龙纹蓝瓷壶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青铜属于合金,A不符合题意;
B.犀角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斫木的主要成分属于纤维素,C不符合题意;
D.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4·黑龙江·二模)东汉错银铜牛灯采用铜、银二种材质制作,常以动物油脂或植物油为燃料,为减少燃烧过程烟尘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设计了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管的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导入铜牛灯座腹腔中
B.古人常用草木灰浸泡液代替牛腹中的水,吸收烟气的效果更佳
C.银、铜的导热性能好,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D.灯具的设计包含了装置、试剂、环保等实验要素
【答案】C
【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烟管的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导入铜牛灯座腹腔中,使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物质如CO等再次充分燃烧,和让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被吸收,以减少污染,A正确;
B.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能够吸收酸性气体如CO2、SO2等,故古人常用草木灰浸泡液代替牛腹中的水,吸收烟气的效果更佳,B正确;
C.本装置并不是利用银、铜的导热性能好,其导热性好也不能达到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使燃料充分燃烧是通过转动铜片调节空气的进入量,C错误;
D.本装置中灯具的设计包含了装置、试剂、环保等实验要素,D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4·四川绵阳·模拟预测)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造纸和剪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纤维是造纸的原材料之一,也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
B.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的过程中加入碱和漂白剂会引起化学变化
C.二氧化硫常用作漂白剂,其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D.剪纸是用铜制或铁制剪刀在纸张上剪出图案,铜、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A
【解析】A.树皮、植物秸秆等植物纤维是造纸的原材料之一,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是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包含纤维素,A错误;
B.造纸的过程中加入碱可以除去能与碱反应的杂质,加入漂白剂可以漂白纸张,均引起化学变化,B正确;
C.二氧化硫可漂白纸张等,常用作漂白剂,不同种元素之间的共价键是极性键,二氧化硫分子中只存在S、O间的共价键,只含极性键,C正确;
D.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铜、铁都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
答案选A。
11.(2024·安徽·二模)《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茶经·四之器》:“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鍑”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茶经·四之器》: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白瓷”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铜
C.《茶经·三之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蒸”是蒸青工艺,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
D.《茶经·六之饮》: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茗”中具有提神功能成分是咖啡因,促进大脑思维活跃,提神醒脑
【答案】B
【解析】A.“鍑”,以生铁为之,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正确;
B.“白瓷”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故B错误;
C.“蒸”的条件是高温,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延长茶的寿命,故C正确;
D.咖啡因能促进大脑思维活跃,提神醒脑,所以“茶茗”具有提神功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2.(23-24高三上·河北·期末)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科学知识,从化学角度对下列诗词的解读正确的是
A.“残云收翠龄,夕雾结长空”,所指“雾”是一种由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
B.“布衾(麻葛)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布衾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绿蚊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制作火炉的“红泥”中含四氧化三铁
D.“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酒香中只有乙醇的香味
【答案】B
【解析】A.雾是由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形成的,不是由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故A错误;
B.布衾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红泥”是因含有氧化铁而呈红色,故C错误;
D.酒香中除了乙醇的香味,还有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香味,故D错误;
故选B。
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近年高考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考查较多,考查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考查角度 1.考查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
2.根据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用途等。
3.古代典籍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离和提纯操作。
1.(2024·河北·高考真题)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2.(2024·吉林·高考真题)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解答传统文化中涉及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思路:
解题方法 首先要读懂题中文言文所描述的物质的性质、重要的操作等。由于文中物质的名称一般与现在的化学教材中的相关物质的名称不同,因此需通过性质联系所学化学知识分析题目所描述的化学过程。
其次要对应学过的化学原理,以便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及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其方案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解题关键 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
解题思路
3.(2024·全国·高考真题)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
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4.(2023·福建·高考真题)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
A.蒸 B.捣 C.焙 D.封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
序号 经典史籍 材料 物质判断
1 《汉书》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洧水”指的是石油
2 《抱朴子内篇·黄白》 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 《天工开物》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石灰”指的是CaCO3
4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 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苘、葛…… “臬、麻、苘、葛”属于纤维素
6 《本草纲目》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碱”是K2CO3
7 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有酒色、紫色、白色,莹澈与水精相似 ——指玻璃
8 《本草纲目拾遗》 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9 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 “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 “硇水”指的是硝酸
10 《神农本草经》 水银……熔化还复为丹 “丹”是HgO
11 刘禹锡《传信方》 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 巴石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
12 《周礼》 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蜃”的主要成分为CaO
13 《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朱”指的是 HgS
14 《清嘉录》 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As4S4
15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 “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16 《集注》 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內质不变 鸡屎矾指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17 《易经》 “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中有火” 石油蒸气是指沼气,即甲烷气体
18 《梦溪笔谈·器用》 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是铁的合金
19 《本草图经》 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绿矾”是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20 《本草经集注》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2.化学与传统工艺
炼制陶器 陶瓷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冶炼青铜 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造纸 《天工开物》记载,竹纸制造分为六个步骤: ①斩竹漂塘:②煮徨足火:③舂臼:④荡料入帘:⑤覆帘压纸:⑥透火焙干:
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反应原理:2KNO3+S+3CK2S+N2↑+3CO2↑。
酿酒 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3.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烈火焚烧若等闲”——碳酸钙的分解。
《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绿矾”是 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物理变化 北宋《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来自于矿物质,并经研磨、溶解、过滤这三道工序获得。
4.传统文化中的分离和提纯
序号 材料内容 操作
1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过程涉及 蒸馏
2 《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 蒸发、结晶
3 《本草纲目》中对碱式碳酸铅制备过程有如下叙述:“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风炉安火四周,养一七,便扫入水缸内。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文中涉及 蒸馏
4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这种分离方法是 蒸馏
5 《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涉及 加热、蒸发、结晶
6 《本草纲目》中记载:“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文中涉及 蒸馏
7 《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泡茶过程涉及 溶解、过滤
8 《物理小识》中“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该过程为 汽化
9 《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文中涉及 冷凝
10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 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 升华
5.成语中的化学
序号 成语 考查知识
1 1.刀耕火耨(nòu) 2.火树银花 3.炉火纯青 4.石破天惊 5.水火不容 6.抱火厝薪 7.火上浇油 8.抱薪救火 燃烧的知识
2 1.信口雌黄 2.味同嚼蜡 3.百炼成钢 化学物质
3 1.争风吃醋 2.甘之如饴 3.水乳交融 4.涂脂抹粉 5.饮鸩止渴 6.如胶似漆 生活饮食知识
4 1.万紫千红 2.风烛残年 3. 陶犬瓦鸡 4.流水不腐 5.染苍染黄 6.撮盐入水 8.恶(wù)醉强酒 日常生活知识
1.(2024·广东深圳·二模)“龙”承载着美好寓意。下列与“龙”相关的文物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红山玉龙 B.龙虎纹青铜尊 C.青龙瓦当 D.龙太子皮影头茬
A.A B.B C.C D.D
2.(2024·河南商丘·三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反应原理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B.“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和
C.“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涉及的反应能证明氧化性:
D.“有硒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硒水”在实验室中保存在无色瓶中
3.(2024·辽宁大连·二模)中国的古诗词非常优美,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水蛤蟆穿绿祆,落汤螃蟹着红袍”,包含了化学变化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形容了金属元素焰色试验的现象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描述了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的“飞絮”
4.(2024·河北保定·二模)“舌尖上的美食”享誉国内外。下列有关美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凤扒鸡——腌制时使用的醋的主要成分是弱电解质
B.牛肉罩饼——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棋子烧饼——使用的油是天然高分子
D.平泉羊汤——制作过程中发生了放热反应
5.(2024·福建三明·三模)下列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
B.皮影戏—制作皮影人的兽皮的主要成分属于油酯
C.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氧化铁
D.德化陶瓷—白瓷(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6.(2024·江苏南通·三模)以棉织物为坯布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坯布的化学成分为
A.纤维素 B.蛋白质 C.淀粉 D.合成纤维
7.(2024·安徽·模拟预测)品安徽名茶,秀淡雅人生。茶器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下列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的是
选项 A B C D
茶器
名称 清“寿字”高盅 龙首银茶壶 都篮 象牙茶则
A.A B.B C.C D.D
8.(2024·北京丰台·二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有深远影响。下列涉及到的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纸中的纤维素 B.磁针中的四氧化三铁
C.泥活字中的硅酸盐 D.黑火药中的木炭
A.A B.B C.C D.D
1.(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泰山墨玉 B.龙山黑陶 C.齐国刀币 D.淄博琉璃
2.(2022·山东·高考真题)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3.(2023·湖北·高考真题)湖北蕲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的中药丹参,其水溶性有效成分之一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可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D.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9molNaOH
4.(2023·辽宁·高考真题)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键数目为 B.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C.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 D.溶液中含数目为
5.(2023·河北·高考真题)《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及的操作是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6.(2023·广东·高考真题)“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A.A B.B C.C D.D
7.(2024·天津河西·二模)下列叙述体现了物质具有还原性的是
A.曾青():“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B.硇水():“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
C.草木灰():“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D.青矾():“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8.(2024·广东湛江·一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下列中国酒具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 B C D
青铜兽面纹爵 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 斫木云纹漆耳杯 清代彩绘龙纹蓝瓷壶
A.A B.B C.C D.D
9.(2024·黑龙江·二模)东汉错银铜牛灯采用铜、银二种材质制作,常以动物油脂或植物油为燃料,为减少燃烧过程烟尘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设计了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管的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导入铜牛灯座腹腔中
B.古人常用草木灰浸泡液代替牛腹中的水,吸收烟气的效果更佳
C.银、铜的导热性能好,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D.灯具的设计包含了装置、试剂、环保等实验要素
10.(2024·四川绵阳·模拟预测)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造纸和剪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纤维是造纸的原材料之一,也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
B.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的过程中加入碱和漂白剂会引起化学变化
C.二氧化硫常用作漂白剂,其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D.剪纸是用铜制或铁制剪刀在纸张上剪出图案,铜、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11.(2024·安徽·二模)《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茶经·四之器》:“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鍑”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茶经·四之器》: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白瓷”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铜
C.《茶经·三之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蒸”是蒸青工艺,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
D.《茶经·六之饮》: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茗”中具有提神功能成分是咖啡因,促进大脑思维活跃,提神醒脑
12.(23-24高三上·河北·期末)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科学知识,从化学角度对下列诗词的解读正确的是
A.“残云收翠龄,夕雾结长空”,所指“雾”是一种由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
B.“布衾(麻葛)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布衾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绿蚊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制作火炉的“红泥”中含四氧化三铁
D.“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酒香中只有乙醇的香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