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并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通过聆听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结构、风格《茉莉花》,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并且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在对比中找出个性,在感受中找出共性的东西。
难点:对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有感情的歌唱
教材分析:《茉莉花》这首江苏民歌以它优美婉转的旋律,深为我国人民熟悉和喜爱。歌曲为五声调式,四个乐句,此歌共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娴淑的少女被芬芳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与眷恋之情。
音乐结构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第三、四句歌词连成一气,在音乐上很难从中剪断。流畅抒情的曲调洋溢出中国人民真诚善良的精神本质。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为素材用于著名歌剧《图兰朵特》,并通过它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茉莉花>>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民族乐团出访欧洲时,曾经在世界顶尖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其中就有<茉莉花>>.很受当地观众的喜欢.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唱一首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学生:民歌
老师:.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南北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环境、语言性格等因素有关。
二、导入新课:放歌剧《图兰多》,(茉莉花的旋律响起),听外国人唱《茉莉花》
老师:这首是什么曲子 是哪个地方的?
学生:《茉莉花》
老师: 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
2、进入新课:{1}放江苏民歌《茉莉花》老师:同学们仔细听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是切分节奏
再放一次《茉莉花》展开歌谱,学生看谱学唱
{2}放东北《茉莉花》老师:同学们听听这个曲子跟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学生:比较高亢 风格是豪放,粗犷
将两首《茉莉花》的谱子放在一起,学生看谱跟着音乐学唱{有感情地唱}
3,讨论:{1}、两首《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及表达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讨论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发言
三、展开
1、《茉莉花》流传于全国各地,歌词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欣赏器乐曲:电子琴曲<<茉莉花>> 古筝曲《茉莉花》、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2、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请同学们对比一下它们各有什么不同?{放录音}
山西民歌《茉莉花》 苏南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3,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唱江苏《茉莉花》 一组唱东北《茉莉花》 学生互评老师进行点评
创编:学生根据《茉莉花》调自己编词套入曲调中
总结: 本堂课我们欣赏了不同形式,不同题材的《茉莉花》,感受到祖国民族民间音乐朴实无华的美,其实茉莉花不仅出现在我们祖国的各个民族当中,在去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及意大利著名的歌剧大师普契民创作的《图兰朵》中,都有茉莉花的专材,国此今天的茉莉花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