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2 17:39:26

文档简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4·鄂尔多斯)看拼音,写词语。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校园,轻柔的 wēi fēng   拂过我们的脸庞。我们在校园里pái huái   ,希望shí guāng   可以停留;我们在教室里唱歌,送上bǐ cǐ   的祝福。qīng cuì   的歌声,jì tuō   若我们对母校深深的眷恋。
2.(2024·鄂尔多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fèn)外 领域(yù) 停顿(dùn)
B.尖锐(ruì) 剥削(xiāo) 文献(xiè)
C.搅和(hé) 宣(xuē)告 抱怨(yuàn)
D.错综(chōng) 侵(qīng)袭 牺牲(shēng)
3.(2024·鄂尔多斯)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一望无际(边际) B.声泪俱下(全;都)
C.过犹不及(犹豫) D.赴汤蹈火(热水)
4.(2024·鄂尔多斯)每组中的三个词语,意思都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
A.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
B.自傲 骄傲 忧伤
C.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万象更新
D.荒凉 凄凉 兴旺
5.(2024·鄂尔多斯)学校教学楼两侧要张贴跟读书有关的对联,上联是“朗朗书声满校园”,下联应该是下面哪一句(  )?
A.读书之乐乐无穷 B.阵阵墨香溢心田
C.春风拂面书香来 D.汲取知识有力量
6.(2024·鄂尔多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B.鲁迅先生不但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C.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最近又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7.(2024·鄂尔多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三门记》是赵孟頫楷书代表作之一。
B.“藏”字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
C.《北京的春节》作者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的温馨和美好。
D.《鲁滨逊漂流记》是关于主人公冒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时候一定要去冒险。
8.(2024·鄂尔多斯)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②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清爽新鲜,呼一口气,像喝了蜜一样。
③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
④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9.(2024·鄂尔多斯)积累与运用。
(1)诗言画:有“   ,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洞庭湖之景;诗言志,有“   ,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诗人的心迹;诗言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道不尽王维与元二的离情。
(2)俗语是智慧的浓缩。读书要仔细斟酌:“读书须用意,   ”。
做事要占领先机:“莫道君行早,   ”。
(3)平时我们说的五行是指:金、木、   、   、   :五彩是指:黄、   、赤、   、   。
(4)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苟日新,   ,   ”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5)弈秋,   。使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弈》
二、阅读理解(30分)
(2024·鄂尔多斯)【材料一】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弹琴(古琴)、弈棋(围棋)、书法(毛笔)、绘画(国画)合称琴棋书画。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围棋是由中国首创,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水墨画也是中国独有。所以,琴棋书画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
【材料二】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又称“扎花”,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之一,分为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种,应用稀针、手针、侧针、拉绣等针法制作,应用于衣饰、香包等。
刺绣针法传统有稀针、手针、侧针、拉绣,近人更创新出滚针、游针、扇形针、网绣、锁丝、刮绒、戳纱、纳锦、铺绒等,并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以及顾绣、京绣、瓯绣、闽绣、苗绣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
【材料三】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图一、图二是2024年的两幅剪纸作品。
10.上面三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板报标题可以拟定为   。
11.写出图一、图二任意一幅剪纸作品的寓意。
12.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民间艺术该保留”这一观点的辩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两点理由,分条表述。
(2024·鄂尔多斯)阅读
“成”与“功”
①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
②“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才有了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③“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一滴水从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④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抵达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⑤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重创,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⑥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决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功”是“成”的   。
14.短文列举了三个人的具体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请分别概括这 三个事例。


③ __
15.说说你从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受到的启发。
16.下列名句与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____(填序号)。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024·鄂尔多斯)阅读。

①“嗒嗒嗒……嗒嗒嗒”,无名高地敌军暗堡里的机枪不停地舔着猩红的火舌,就像个张着血口的魔鬼。一个将要登上高地的身影踉跄了一下,旋转着扑倒了。
②看得真切的尖刀排排长朱铁痛苦地垂下头,眼光又落在手腕上。再过20分钟,部队就要发起总攻,可这颗钉子硬是拔不掉,刚才上去的战友又牺牲了。他扭头望望从各连队抽来的优秀骨干组成的尖刀排——眼下只剩下自己和班长孟梁、苏亮三人了。
③他红着眼,抓起一捆手榴弹。“排长,你腿上有伤……我上!”苏亮死死地拽住朱铁,“只求你告诉一下俺爹妈……”爹妈?孟梁的心里悸动了一下,聊天的时候,他得知苏亮家里就他一个“宝贝疙瘩”,爹妈疼得不得了……
④孟梁心里涌起一股热浪,不,不能让苏亮上,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但瞬间又打消了。他夺过手榴弹:“排长,还是我上,我的动作不比苏亮差……再说苏亮是独生子。”
⑤“孟梁也是……”朱铁沉重地点了点头。
⑥孟梁抓住还想争执的苏亮,依恋地望着远处青山叠起的峰峦,深情地说:“苏亮,好好儿战斗,好好活着!”说完,转身消失在依稀的曙光中。
⑦不一会儿,一声震耳的巨响震破了黎明前的天空。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钉子:
②宝贝疙瘩:
18.从短文第①自然段画横线部分中可以体会到   。
19.短文第⑥自然段运用语言、   和   的描写,写出了孟梁   的品质。
20.文章的标题是“别”,“别”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   ;二是   。
21.你还想到了哪些战斗英雄?写出一个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字数在30﹣50字)。
三、表达运用(30分)
22.(2024·鄂尔多斯)习作。
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为一名六年级的毕业生啦!你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培养了情趣,净化了心灵……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书香”“母爱”“友谊”“音乐”等)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写具体,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3.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把句子写通顺;4.习作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微风;徘徊;时光;彼此;清脆;寄托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微风”的“微”是双人旁,与“徽”区分开;“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时光”的“时”是日字旁,右边是“寸”;“彼此”的“彼”是双人旁,右边是“皮”;“清脆”的“脆”是月字旁,右边是“危”;“寄托”的“寄”是宝盖头,下面是“奇”;
故答案为:微风;徘徊;时光;彼此;清脆;寄托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B项中“剥削(xiāo)”应读xuē;“文献(xiè)”应读xiàn;
C项中“搅和(hé)”应读huo;“宣(xuē)告”应读xuān;
D项中“错综(chōng)”应读zōng;“侵(qīng)袭”应读qīn;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BD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都是正确的,符合词语表达的意思;
C项中“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犹”是指如同的意思。这项对加点字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B项“自傲 骄傲”是看不起人的意思;“忧伤”是难过的意思,
C项“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万象更新”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D项中“荒凉 凄凉”是荒芜;人烟寥落。“兴旺”指兴盛发达的意思。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要求,根据上联“朗朗书声满校园”的特点,“朗朗书声”是AABC式的词语,整个上联是主谓结构;阅读各项,B项中下联与上联对仗工整,意思关联,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对联的特点,阅读各项中的句子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6.【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中“写作能力”与“迅速提高”搭配恰当,与“扩大”搭配不当,应该把“和扩大”去掉;
B项中这句句子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应该把“就”改成“而且”;
C项中句子表述正确,没有错误;
D项中“防止”与“不再”意思重复,应该把“不再”去掉;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7.【答案】D
【知识点】笔画与笔顺;文章大意理解;书法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书法常识、汉字笔顺、课文理解等相关知识;AB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相关知识的要求;
D项中《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探险的故事,赞美了鲁滨逊机智勇敢、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的精神,但并不是让读者都去冒险。这项理解和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书法作品、汉字笔顺以及课文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这是第一句,讲述春雨降临;“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这是第二句,讲述春雨滋润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这是第三句,讲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清爽新鲜,呼一口气,像喝了蜜一样。”这是第四句,讲述春雨给整个世界带来清爽;“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排序作答。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9.【答案】(1)湖光秋月两相和;不要人夸好颜色;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一字值千金;更有早行人
(3)水;火;土;青;白;黑
(4)日日新;又日新
(5)通国之善弈者也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刘禹锡《望洞庭》,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王冕《墨梅》,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读书。“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3)“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5)结合课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书写时“善”横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1)湖光秋月两相和;不要人夸好颜色;西出阳关无故人(2)一字值千金;更有早行人(3)水;火;土;青;白;黑(4)日日新;又日新(5)通国之善弈者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常识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答案】10.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11.图一:寓意着龙福呈祥、象征着幸福、快乐和吉祥
12.民间艺术该保留。原因:①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②民间艺术是无价的,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我们应当积极搜寻身边的民间艺术,主动去宣传它们,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0.结合材料内容,材料分别介绍了琴棋书画、民间刺绣和剪纸,可以用“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作为标题。
故答案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11.结合材料内容,图1描述的剪纸作品中含有“龙”和“福”,寓意是龙福呈祥、象征着幸福、快乐和吉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图中景象,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图一:寓意着龙福呈祥、象征着幸福、快乐和吉祥
12.结合对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结合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行表述作答。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
故答案为:民间艺术该保留。原因:①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②民间艺术是无价的,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我们应当积极搜寻身边的民间艺术,主动去宣传它们,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答案】13.积累;基础
14.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15.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需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16.B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3.结合短文中的句子,“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
故答案为:积累;基础
14.结合短文内容,主要描写了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这三个事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15.结合第⑥自然段的描写,这段话意思是成功的获得,离不开坚持不懈地奋斗。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需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16.结合短文内容,通过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这三个事例,说明成功的获得,离不开坚持不懈地奋斗。阅读各项,与B项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表达的意思一致,这句意思是只要坚持不懈,再艰难的事情也能实现。
故答案为:B
【答案】17.文中指无名高地上的敌军暗堡|文中指被父母疼爱的独生子
18.敌军火力疯狂、猛烈
19.神态;动作;英勇、舍我
20.与爹妈告别;与战友告别
21.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开辟我军前进的道路,舍身诈毁敌人暗堡。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7.结合短文中句子,“钉子”指无名高地上的敌军暗堡;“宝贝疙瘩”指被父母疼爱的独生子;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文中指无名高地上的敌军暗堡|文中指被父母疼爱的独生子;
18.“就像个张着血口的魔鬼”这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敌军暗堡里的机枪火力的疯狂、猛烈;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敌军火力疯狂、猛烈;
19.结合短文内容,第⑥自然段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了孟梁英勇、舍我其谁的精神。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神态;动作;英勇、舍我;
20.结合文中描写,“别”主要表现了战士们在战斗前与爹娘告别、与战友告别;结合文中叙述,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与爹妈告别;与战友告别
21.结合对战斗英雄的认知,结合英雄的事迹进行介绍作答。
故答案为: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开辟我军前进的道路,舍身诈毁敌人暗堡。
22.【答案】读书伴我成长 唐代诗人杜甫有句千古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写出好的诗文。诚哉斯言!书籍,特别是课外书,充满了无限魅力!书籍,好像小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犹如阶梯,引领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书籍,仿佛伙伴,陪伴着我们成长;书籍,是美丽的翅膀,使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但有一次,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一本“小人书”,只看了两页,就被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觉得书是那么的富有魅力,那么的神奇美妙,我仿佛被引领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不能自拔。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阅读的胃口越来越大,故事书、作文书、文学名著等我无所不读。在书的大千世界里,我学会了一些写作的技巧,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也了解了我们祖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读《三国演义》让人为那奸诈的小人做的事感到愤怒,一个个英雄行侠仗义的气魄让人顿时豪情万丈;读《老人与海》让人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人感到正如攀登雪峰,在凛冽的寒风中感受青松的坚强,红梅的不屈,愈往上走,一会儿一朵雪莲扑入你的视野,一会儿一丛绿草会映绿你的眸子,这雪峰上的生命正是保尔精神的浓缩,寒风中的雪莲绿草,将人生的不屈和坚强在雪峰上深深定格,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活着的意义,明白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书籍呀,我的最爱,我的知心好友,让我们厮守一生吧。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自己成长中印象深刻的经历。内容要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 读书伴我成长”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和精神力量,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4·鄂尔多斯)看拼音,写词语。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校园,轻柔的 wēi fēng   拂过我们的脸庞。我们在校园里pái huái   ,希望shí guāng   可以停留;我们在教室里唱歌,送上bǐ cǐ   的祝福。qīng cuì   的歌声,jì tuō   若我们对母校深深的眷恋。
【答案】微风;徘徊;时光;彼此;清脆;寄托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微风”的“微”是双人旁,与“徽”区分开;“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时光”的“时”是日字旁,右边是“寸”;“彼此”的“彼”是双人旁,右边是“皮”;“清脆”的“脆”是月字旁,右边是“危”;“寄托”的“寄”是宝盖头,下面是“奇”;
故答案为:微风;徘徊;时光;彼此;清脆;寄托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2024·鄂尔多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fèn)外 领域(yù) 停顿(dùn)
B.尖锐(ruì) 剥削(xiāo) 文献(xiè)
C.搅和(hé) 宣(xuē)告 抱怨(yuàn)
D.错综(chōng) 侵(qīng)袭 牺牲(shēng)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B项中“剥削(xiāo)”应读xuē;“文献(xiè)”应读xiàn;
C项中“搅和(hé)”应读huo;“宣(xuē)告”应读xuān;
D项中“错综(chōng)”应读zōng;“侵(qīng)袭”应读qīn;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2024·鄂尔多斯)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一望无际(边际) B.声泪俱下(全;都)
C.过犹不及(犹豫) D.赴汤蹈火(热水)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BD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都是正确的,符合词语表达的意思;
C项中“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犹”是指如同的意思。这项对加点字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4.(2024·鄂尔多斯)每组中的三个词语,意思都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
A.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
B.自傲 骄傲 忧伤
C.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万象更新
D.荒凉 凄凉 兴旺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项中“拔得头筹 摘得桂冠 名列榜首”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B项“自傲 骄傲”是看不起人的意思;“忧伤”是难过的意思,
C项“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万象更新”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D项中“荒凉 凄凉”是荒芜;人烟寥落。“兴旺”指兴盛发达的意思。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5.(2024·鄂尔多斯)学校教学楼两侧要张贴跟读书有关的对联,上联是“朗朗书声满校园”,下联应该是下面哪一句(  )?
A.读书之乐乐无穷 B.阵阵墨香溢心田
C.春风拂面书香来 D.汲取知识有力量
【答案】B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要求,根据上联“朗朗书声满校园”的特点,“朗朗书声”是AABC式的词语,整个上联是主谓结构;阅读各项,B项中下联与上联对仗工整,意思关联,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对联的特点,阅读各项中的句子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6.(2024·鄂尔多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B.鲁迅先生不但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C.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最近又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中“写作能力”与“迅速提高”搭配恰当,与“扩大”搭配不当,应该把“和扩大”去掉;
B项中这句句子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应该把“就”改成“而且”;
C项中句子表述正确,没有错误;
D项中“防止”与“不再”意思重复,应该把“不再”去掉;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7.(2024·鄂尔多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三门记》是赵孟頫楷书代表作之一。
B.“藏”字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
C.《北京的春节》作者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的温馨和美好。
D.《鲁滨逊漂流记》是关于主人公冒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时候一定要去冒险。
【答案】D
【知识点】笔画与笔顺;文章大意理解;书法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书法常识、汉字笔顺、课文理解等相关知识;AB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相关知识的要求;
D项中《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探险的故事,赞美了鲁滨逊机智勇敢、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的精神,但并不是让读者都去冒险。这项理解和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书法作品、汉字笔顺以及课文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2024·鄂尔多斯)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②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清爽新鲜,呼一口气,像喝了蜜一样。
③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
④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这是第一句,讲述春雨降临;“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这是第二句,讲述春雨滋润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这是第三句,讲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清爽新鲜,呼一口气,像喝了蜜一样。”这是第四句,讲述春雨给整个世界带来清爽;“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排序作答。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9.(2024·鄂尔多斯)积累与运用。
(1)诗言画:有“   ,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洞庭湖之景;诗言志,有“   ,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诗人的心迹;诗言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道不尽王维与元二的离情。
(2)俗语是智慧的浓缩。读书要仔细斟酌:“读书须用意,   ”。
做事要占领先机:“莫道君行早,   ”。
(3)平时我们说的五行是指:金、木、   、   、   :五彩是指:黄、   、赤、   、   。
(4)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苟日新,   ,   ”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5)弈秋,   。使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弈》
【答案】(1)湖光秋月两相和;不要人夸好颜色;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一字值千金;更有早行人
(3)水;火;土;青;白;黑
(4)日日新;又日新
(5)通国之善弈者也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刘禹锡《望洞庭》,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王冕《墨梅》,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读书。“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3)“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5)结合课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书写时“善”横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1)湖光秋月两相和;不要人夸好颜色;西出阳关无故人(2)一字值千金;更有早行人(3)水;火;土;青;白;黑(4)日日新;又日新(5)通国之善弈者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常识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二、阅读理解(30分)
(2024·鄂尔多斯)【材料一】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弹琴(古琴)、弈棋(围棋)、书法(毛笔)、绘画(国画)合称琴棋书画。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围棋是由中国首创,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水墨画也是中国独有。所以,琴棋书画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
【材料二】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又称“扎花”,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之一,分为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种,应用稀针、手针、侧针、拉绣等针法制作,应用于衣饰、香包等。
刺绣针法传统有稀针、手针、侧针、拉绣,近人更创新出滚针、游针、扇形针、网绣、锁丝、刮绒、戳纱、纳锦、铺绒等,并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以及顾绣、京绣、瓯绣、闽绣、苗绣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
【材料三】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图一、图二是2024年的两幅剪纸作品。
10.上面三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板报标题可以拟定为   。
11.写出图一、图二任意一幅剪纸作品的寓意。
12.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民间艺术该保留”这一观点的辩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两点理由,分条表述。
【答案】10.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11.图一:寓意着龙福呈祥、象征着幸福、快乐和吉祥
12.民间艺术该保留。原因:①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②民间艺术是无价的,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我们应当积极搜寻身边的民间艺术,主动去宣传它们,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0.结合材料内容,材料分别介绍了琴棋书画、民间刺绣和剪纸,可以用“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作为标题。
故答案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11.结合材料内容,图1描述的剪纸作品中含有“龙”和“福”,寓意是龙福呈祥、象征着幸福、快乐和吉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图中景象,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图一:寓意着龙福呈祥、象征着幸福、快乐和吉祥
12.结合对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结合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行表述作答。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
故答案为:民间艺术该保留。原因:①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②民间艺术是无价的,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我们应当积极搜寻身边的民间艺术,主动去宣传它们,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2024·鄂尔多斯)阅读
“成”与“功”
①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
②“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才有了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③“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一滴水从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④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抵达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⑤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重创,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⑥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决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功”是“成”的   。
14.短文列举了三个人的具体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请分别概括这 三个事例。


③ __
15.说说你从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受到的启发。
16.下列名句与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____(填序号)。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答案】13.积累;基础
14.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15.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需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16.B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3.结合短文中的句子,“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
故答案为:积累;基础
14.结合短文内容,主要描写了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这三个事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15.结合第⑥自然段的描写,这段话意思是成功的获得,离不开坚持不懈地奋斗。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需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16.结合短文内容,通过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写《史记》这三个事例,说明成功的获得,离不开坚持不懈地奋斗。阅读各项,与B项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表达的意思一致,这句意思是只要坚持不懈,再艰难的事情也能实现。
故答案为:B
(2024·鄂尔多斯)阅读。

①“嗒嗒嗒……嗒嗒嗒”,无名高地敌军暗堡里的机枪不停地舔着猩红的火舌,就像个张着血口的魔鬼。一个将要登上高地的身影踉跄了一下,旋转着扑倒了。
②看得真切的尖刀排排长朱铁痛苦地垂下头,眼光又落在手腕上。再过20分钟,部队就要发起总攻,可这颗钉子硬是拔不掉,刚才上去的战友又牺牲了。他扭头望望从各连队抽来的优秀骨干组成的尖刀排——眼下只剩下自己和班长孟梁、苏亮三人了。
③他红着眼,抓起一捆手榴弹。“排长,你腿上有伤……我上!”苏亮死死地拽住朱铁,“只求你告诉一下俺爹妈……”爹妈?孟梁的心里悸动了一下,聊天的时候,他得知苏亮家里就他一个“宝贝疙瘩”,爹妈疼得不得了……
④孟梁心里涌起一股热浪,不,不能让苏亮上,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但瞬间又打消了。他夺过手榴弹:“排长,还是我上,我的动作不比苏亮差……再说苏亮是独生子。”
⑤“孟梁也是……”朱铁沉重地点了点头。
⑥孟梁抓住还想争执的苏亮,依恋地望着远处青山叠起的峰峦,深情地说:“苏亮,好好儿战斗,好好活着!”说完,转身消失在依稀的曙光中。
⑦不一会儿,一声震耳的巨响震破了黎明前的天空。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钉子:
②宝贝疙瘩:
18.从短文第①自然段画横线部分中可以体会到   。
19.短文第⑥自然段运用语言、   和   的描写,写出了孟梁   的品质。
20.文章的标题是“别”,“别”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   ;二是   。
21.你还想到了哪些战斗英雄?写出一个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字数在30﹣50字)。
【答案】17.文中指无名高地上的敌军暗堡|文中指被父母疼爱的独生子
18.敌军火力疯狂、猛烈
19.神态;动作;英勇、舍我
20.与爹妈告别;与战友告别
21.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开辟我军前进的道路,舍身诈毁敌人暗堡。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7.结合短文中句子,“钉子”指无名高地上的敌军暗堡;“宝贝疙瘩”指被父母疼爱的独生子;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文中指无名高地上的敌军暗堡|文中指被父母疼爱的独生子;
18.“就像个张着血口的魔鬼”这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敌军暗堡里的机枪火力的疯狂、猛烈;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敌军火力疯狂、猛烈;
19.结合短文内容,第⑥自然段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了孟梁英勇、舍我其谁的精神。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神态;动作;英勇、舍我;
20.结合文中描写,“别”主要表现了战士们在战斗前与爹娘告别、与战友告别;结合文中叙述,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与爹妈告别;与战友告别
21.结合对战斗英雄的认知,结合英雄的事迹进行介绍作答。
故答案为: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开辟我军前进的道路,舍身诈毁敌人暗堡。
三、表达运用(30分)
22.(2024·鄂尔多斯)习作。
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为一名六年级的毕业生啦!你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培养了情趣,净化了心灵……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书香”“母爱”“友谊”“音乐”等)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写具体,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3.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把句子写通顺;4.习作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答案】读书伴我成长 唐代诗人杜甫有句千古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写出好的诗文。诚哉斯言!书籍,特别是课外书,充满了无限魅力!书籍,好像小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犹如阶梯,引领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书籍,仿佛伙伴,陪伴着我们成长;书籍,是美丽的翅膀,使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但有一次,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一本“小人书”,只看了两页,就被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觉得书是那么的富有魅力,那么的神奇美妙,我仿佛被引领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不能自拔。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阅读的胃口越来越大,故事书、作文书、文学名著等我无所不读。在书的大千世界里,我学会了一些写作的技巧,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也了解了我们祖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读《三国演义》让人为那奸诈的小人做的事感到愤怒,一个个英雄行侠仗义的气魄让人顿时豪情万丈;读《老人与海》让人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人感到正如攀登雪峰,在凛冽的寒风中感受青松的坚强,红梅的不屈,愈往上走,一会儿一朵雪莲扑入你的视野,一会儿一丛绿草会映绿你的眸子,这雪峰上的生命正是保尔精神的浓缩,寒风中的雪莲绿草,将人生的不屈和坚强在雪峰上深深定格,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活着的意义,明白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书籍呀,我的最爱,我的知心好友,让我们厮守一生吧。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自己成长中印象深刻的经历。内容要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 读书伴我成长”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和精神力量,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