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社会行为——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蝗虫觅食的时候成群结队地飞行 B.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C.“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 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2.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群体的生存、繁殖和防御敌害等有重要意义、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狼群分工合作,捕食猎物
C.蜂后负责产卵,工蜂负责筑巢、采集 D.小河中的鲫鱼成群觅食
3.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4.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2021年我国有12个省份遭到了红火蚁的入侵。红火蚁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火蚁属于昆虫
B.红火蚁依靠声音和动作来通信
C.红火蚁具有社会行为
D.缺乏天敌是红火蚁在我国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5.“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不属于动物个体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跳圆形舞 B.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
C.雌蛾体表腺体分泌性外激素 D.乌贼受到攻击时会喷射墨汁
6.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A、B、C,AB、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信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两个不同的蚁穴各捕获10只蚂蚁进行实验
B.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在A、C两个岛上各放入等量的食物
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7.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动作 B.声音 C.气味 D.生长激素
8.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 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 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 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的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10.关于动物的“语言”方式,你认为最正确的表述应是( )
A.动物的各种行为
B.动物之间交流的信息
C.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
D.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11.营社会生活的动物维持群体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具有“通讯”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
A.狗沿原路返回
B.昆虫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C.警犬通过嗅觉的到罪犯
D.马鹿闻到老虎的气味逃跑
12.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B.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C.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13.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 )
A.可以选择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 B.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C.木条的粗细、长短可以不一样 D.实验时蚂蚁应处于饥饿状态
14.晓雨不小心把一块甜面包掉到了地上、过了一会几,他发现一只小蚂蚁爬到了面包上,然后走了,又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来了一群蚂蚁竟然把面包拖走了。请你分析:
(1)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_______](选填“甜食”或“咸食”)。
(2)蚂蚁群体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这种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一系列的[_______]行为、蚂蚁“搬”食属于[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蚂蚁群体中个体之间需要及时交流信息,蚂蚁传递信息方式:有气味和[_______]。群体中个体发出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现象称为[_______]。
15.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创建A、B、C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_,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 B岛之间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
(如香水),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_____。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蝗虫觅食的时候成群结队地飞行,但是成员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
BCD.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狒狒群体中有组织、分工和等级属于社会行为,A错误。B.狼群群体中有组织、分工和等级属于社会行为,B错误。C.蜂群群体中有组织、分工属于社会行为,C错误。D.小河中的鲫鱼成群觅食没有组织和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狒狒具有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AC正确、B错误。D.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D正确。故选B。
4.答案:B
解析:A.红火蚁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附肢分节,身体分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属于昆虫,A正确。
B.红火蚁通讯主要依靠气味,而不是声音,B错误。
C.红火蚁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
D.缺乏天敌是红火蚁在我国传播快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引起生态平衡受到破坏,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进行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B.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是通过动作进行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雌蛾释放性外激素,是通过性激素来进行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属于防御敌害的行为,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为不影响实验效果,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A错误。
B.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B正确。
C.在探究过程中,A岛放入甜食,C岛放入等量的清水,C错误。
D.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不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手的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如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蚂蚁通过气味进行交流;蜜蜂通过舞蹈等动作来进行交流。而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蜜蜂的各种舞蹈是通过动作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引诱雄蛾通过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C、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是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 昆虫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向异性交流,不符合题意;
B.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向同伴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C.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D.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信号本身并无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声音,包括动作、气味。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狗沿原路返回是狗的生活习性,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通讯,A不符合题意。
B.昆虫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它昆虫寻找食物的路线,属于用分泌物交流信息,B符合题意。
C.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信息交流而产生的。同种类的动物的语言是相通的,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是不相通的。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不是通过动物的“语言”发挥作用的,C不符合题意。
D.马鹿闻到气味逃跑,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通讯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探究蚂蚁的通讯,要对蚂蚁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对食物更加敏感,故A正确; B、C.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除了变量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蚂蚁的来源、大小,还有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等都应该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因此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C、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除了变量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蚂蚁的来源、大小,还有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等都应该相同,AC错误。
B、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B错误。
D、探究蚂蚁的通讯,要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对食物更加敏感,D正确。
故选:D。
14.答案:(1)甜食
(2)分工;社会;先天性
(3)动作;通讯
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
(2)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蚂蚁“搬”食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3)动物的个体之间都能进行通讯,其中蚂蚁是依靠气味和动作来交流信息的。动物通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等叫做动物语言。
15.答案:(1)①同一个蚁穴;③什么都不放
(2)从B岛爬向A岛;失去了具体目标,无所适从(合理即可)
(3)气味
(4)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合理即可)
解析:(1)①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个蚁穴,可避免因蚂蚁习性的不同而影响实验结果:③C岛上放食物,A岛上什么都不放,形成对照,变量是食物的有无。
(2)当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之间的“桥”对换后,蚂蚁会沿着原来留有气味的B、C岛之间的“桥”从B岛爬向A岛:当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后,干扰了蚂蚁的通讯,使蚂蚁的行动失去了具体目标,无所适从。
(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4)还可提出的问题有“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