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
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古印度
今天印度
1、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分为四季。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河流(印度河和恒河),有充足的水源;定期泛滥,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季风气候 温润宜居
大河泛滥 土地肥沃
三面环海 一面环山
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18世纪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都是城市遗址。从遗址看这两座城市的建设都经过精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18世纪
约公元前1500年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他们一入印度,便把土著人民征服下来,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茶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灿烂的文化。
——周谷城《世界通史》
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带来什么影响?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18世纪
约公元前1500年
约公元前324年~约公元前187年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因其创立者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首都为华氏城。
在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帝国疆域达到最大,统一除了印度半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
出现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后多次受外族侵扰,没有延续下来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3.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
相关史事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3.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黄金之国
大象之国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宗教
婆罗门教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森严的种姓制度
根据教材及视频,概括总结种姓制度的概念、内容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编撰了现存的印度最古老文献《梨俱吠陀》(意为“智慧之诗”)……还述说了世界起源,描绘众神用远古巨人普鲁沙的嘴、手臂、腿和脚分别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
——《欧亚世界简史(6) 遗失的古印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森严的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形成
森严的种姓制度
2.种姓制度的内容
祭司
掌管祭祀;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前为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不可接触者)
首陀罗
吠舍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
刹帝利
被歧视和凌辱,从事不洁职业,如抬尸,屠夫、掏粪工等
森严的种姓制度
3.种姓制度的特点
依据材料并根据课本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原是部落社会的组织方式……各个瓦尔那的社会等级地位取决于其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关系世袭相传。
——培伦《印度通史》
材料二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材料三 种姓制度的严格规定下,印度民众极为讲究门当户对的方式,双方结婚对象大多数是处于同一种姓氏的阶层,不得以较低种姓氏与高级阶层结婚。
——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森严的种姓制度
4.种姓制度的影响
这种制度……让印度社会保持了强大的稳定性,更给予了印度人极高的民族认同感,让印度虽然历经侵略和征服,却依然保持印度特色。……甚至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长达几百年的伊斯兰教统治也没有让印度伊斯兰化。
——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
(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
——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
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社会安定。
消极影响:制造了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对以后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概况
(2)时间地点:
(3)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4)佛教的基本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因果报应”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①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
②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宣布佛教为国教。
③大约10世纪,佛教在印度的地位被印度教所取代。
公元2世纪时,婆罗门教进行了重组改造,组成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影响日益广泛。
问题:为何佛教作为印度本土宗教,却在印度的影响力甚微
佛教作为一种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并不是一种彻底有效的社会改革运动。一方面,它没有发动种姓制度中的下层去反抗上层权威;另一方面,它也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去取代种姓制度
它既然不能推翻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就不能阻止婆罗门教的振兴。
——耿引曾《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与激荡》
2.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3.佛教的传播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传播路线图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1)处于北纬30度线左右,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有利于早期人类活动。
(2)都处于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因此也被称为大河文明、农业文明或东方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3000年
古印度文明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
阴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青铜器、甲骨文等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
孔雀王朝(鼎盛时期)
发源地:
发展历程:
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
森严的
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
创立佛教
时间:
教义:
传播: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公元前三世纪后
1.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种姓制度的相同点是( )
A.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理·马特改革”后建立的等级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奴隶制等级制度,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排除ABD项。故选C项。
2.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写道,低等种姓的教徒可以在来生变成刹帝利、婆罗门,甚至成为天人或一个神,但绝对的前提是在今生严格履行其种姓义务。文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出现在古代( )
A.埃及 B.印度 C.巴比伦 D.希腊
B
3.《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句话强调的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
A.海洋条件 B.政治条件
C.地理条件 D.经济条件
C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诞生的共同因素。依据题干“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可知材料强调的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地理条件,故选C。
4.种姓制度成为古代印度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下列对种姓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担任官吏在巡视 D.首陀罗经营自家店铺
B
解析:A.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婆罗门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刹帝利不可能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排除A。B.婆罗门是第一等级,掌管祭祀,B符合题意。C吠舍是第三等级,吠舍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吠舍不能担任官吏在巡视,排除C。D首陀罗是第四等级,只能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第三等级吠舍才可以从事商业活动,排除D。故选:B。
5.古代两河流域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体制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古希腊在海外殖民中形成独特的城邦体制,古罗马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这表明( )
A.海洋文明的开放包容 B.地理环境决定文明
C.世界文明交融中趋同 D.古代文明多元发展
D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了不同地区出现了各不相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世界古代文明丰富多彩,多元发展,D项正确;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属于大河文明,排除A项,题干材料说明世界古代文明丰富多彩,多元发展,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材料说明世界古代文明丰富多彩,多元发展,并没有走向趋同,排除C项。故选D项。
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继承性
C
解析:A.题干体现不出世界文明具有统一性的特征,排除A。B.题干未涉及世界文明相互融合的特点,排除B。C.根据题干“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故C正确。D.题干体现不出世界文明存在继承性的特点,排除D。
7.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创始人是(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玄奘
A
解析:A项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与题意相符;B项耶稣是基督教的创立者,与佛教无关;C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与佛教无关;D项玄奘是唐朝高僧,唐太宗时到西行天竺研读佛经,后带着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促进了佛教的传播,玄奘并不是佛教的创立者。故选A。
8.“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是它的早期文明,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半岛,建立孔雀王朝,实行种姓制度。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位佛教,C项正确;古代埃及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排除A项;古巴比伦的文明代表是《汉漠拉比法典》,排除B项;古罗马文明的主要成就是法治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