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这一“革命”链条,是如何将“‘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呢?
导入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Renaissance
1.定义:
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文艺复兴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实质是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背景:
发源地:意大利
经济: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
佛罗伦萨羊毛纺织业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背景:
材料: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思想: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经济
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市民阶层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
文化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人才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
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市民阶层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成就
人物 代表作 地位 特点
文学三杰
刺激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艺术三杰
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后期代表 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注: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和“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人文主义者”。《大卫》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宣言”。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达·芬奇
《蒙娜丽莎》等
拉斐尔
《雅典学派》等
米开朗基罗
《大卫》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成就
《西斯廷圣母》
《蒙拉丽莎》
《最后的晚餐》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材料二: 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十日谈》
3、精神内核及内涵:
材料一:
天堂:俾德丽彩
地狱: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荷马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
——整编自【意】但丁:《神曲》
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禁欲和来生—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4.影响:
①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
②科学: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推动近代科学兴起;
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④教育: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15时期后期,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根据材料概括宗教改革的背景。
思想方面:西欧各国,几乎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与天主教会关系密切,连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密控制,但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加强,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15世纪以来,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并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取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如征收什一税、出售赎罪券等等,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天主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教会。
二、宗教改革
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起中央集权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后,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据统计,16世纪初,每年从德国流入教廷的财富高达30万金币,而帝国税收却只有1.4万金币,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不断壮大,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德国社会各阶层分别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教廷表现了强烈的不满。——任继愈 杜继文主编《新版宗教史:基督教史》
根据材料概括宗教改革的背景。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2、序幕:
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罗马教廷长期盘剥引发民怨。
马丁·路德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517年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传闻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维滕贝格教堂门上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人、基督教新教的创立者、德国宗教改革家。曾在埃尔福特大学学习法律,1505年入奥古斯丁会学习神学,1507年任神父。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维滕堡大学任神学教授。1517年撰写《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在神学上强调因信称义,宣称人们能直接读《圣经》获得神启。提倡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以《圣经》的权威对抗教皇权威。
二、宗教改革
第一,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第二,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 解释《圣经》的权利,而非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第三,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第四,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因信称义”
打破了教会对圣经的解释垄断权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主张用世俗权力管住教权,强化国家意识,“教随国定”
去除繁琐的宗教仪式,建立廉洁教会,体现了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教会的观念
宗教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的作用,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
1、背景:
2、序幕:
3、路德派宗教主张:
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罗马教廷长期盘剥引发民怨。
1517年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因信称义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加尔文教 Calvinists
产生于瑞士,并传布于苏格兰、荷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尔文教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主张上帝预定说,认为人的得救与否,皆由上帝预定,与各人本身是否努力无关。实行长老制,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与牧师共同治理教会。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2.宗教改革的过程
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
欧洲大陆宗教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新贵族的支持下于1533年宣布英国教会不再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他又促使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而以英国国王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同时将英国圣公会立为国教。
1、背景:
2、序幕:
3、路德派宗教主张
4、扩展: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5、影响:
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罗马教廷长期盘剥引发民怨。
1517年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 思想: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 经济: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3) 政教: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谁能拯救人类的“灵魂”?
宗教改革较之文艺复兴有哪些继承与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时间 14—17世纪 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16世纪开始)
地理范围 意大利开始,扩展到欧洲各地 德意志开始,扩展到西欧一些国家
主要思想 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形式 复兴古典文化,创作文学作品 (出现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
(如路德派、瑞士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涉及人群 知识分子 各阶层
偏重于宣传思想
矛头直指教会,有实际行动
涉及人群更广泛
时间上有相继的关系
都肯定人的地位和自主性
1、背景: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尼古拉·哥白尼
波兰语:Miko aj Kopernik,1473—1543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1643—1727
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
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1、背景
2、成就
(1)哥白尼—日心说
(2)牛顿—万有引力、《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其它: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依据材料分析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
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的最伟大的书里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
牛顿的宇宙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启蒙思想家希望他们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新全球史》
科学革命形成了科学的方法,即观察、实验、分析、归纳与综合的基本科学方法。打击了基督教的世界观神学体系,削弱了封建统治精神支柱。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形成科学的观念。
1、背景
2、成就
(1)哥白尼—日心说
(2)牛顿—万有引力、《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其它
3、影响: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①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
科学革命成果在影响启蒙思想家世界观的同时,还成为他们批判旧传统和宣传理性思想的强大力量。科学革命时期确立的新的科学方法成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武器,对于启蒙思想家而言,近代自然科学的一切成就则成为他们对社会的愚昧和落后进行鞭挞的有力武器。当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变化时,渴望新思想的到来是极其自然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及自身认识的进步已经为理性主义的前进铺平了道路。
——徐新《西方文化史》
依据材料分析近代科学在启蒙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近代科学为批判旧传统和宣传理性思想提供强大的武器力量,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上: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阶级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概况
性质:17、18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过程:开始于英法,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精神内核:“理性” 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进行全面批判,提倡理性与科学
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衡量价值的尺度;
强调自由竞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市场经济)
提倡开明君主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私有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
主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人非工具 人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理性之光
影响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人文主义
——信仰自由
——科学探究
——理性主义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6世纪开始)
(17、18世纪)
(14—17世纪)
文艺复兴
因信称义,信仰自由,打击天主教会权威
理性主义,反对专制王权和教会,革命思想武器,民主原则
近 代 科 学
人文主义,解放人性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16—17世纪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结构
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
A.强调人的个性 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 D.相信社会进步
2.(2023·江苏扬州调研·13)“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之美,是他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是他理性的脆弱尊严,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这表明该运动旨在( )
A.拉开启蒙运动的序幕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D.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3.(2023·福建适应性检测·12)有学者指出,所谓的“文艺复兴人”,在行为、预设及理念方面比我们以为的还要传统,也比他们自认的传统很多。他们在许多方面离他们自以为亲近的古罗马很远,离他们自以为远的中世纪很近,很难摆脱中世纪文化的影响。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文艺复兴群体自我认识模糊 B.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力有限
C.思想观念的改造具有两面性 D.文化发展是在传承中的突破
4.(2023·河北张家口三模·12)中世纪西欧的公众庆典主要以宗教性活动为主。15世纪意大利的公众庆典活动场面宏大,庆典表演节目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工匠和在游行处经营店铺的人都将他们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展示”。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
A.封建王权势力增强 B.教会权威受到了打击
C.城市自治开始兴起 D.社会生活日益世俗化
5.(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 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 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6.(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15—16世纪,意大利学者将历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建立君主政权实现国家统一,并对未来意大利的政体提出了设想。这种观念( )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 B.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D.促进了浪漫主义的形成
7.(2022·广东·高考真题)从充满智慧的浮力小天平到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从摆的发现到用望远镜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描述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牛顿 C.爱迪生 D.伽利略
8.(2023·浙江宁波二模·13)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坚持的“地心说”。1572年超新星和1577年的彗星证明天堂是不存在的,宇宙是存在变化的。这些发现甚至否认《圣经》的真实性。这是一个权威遭受质疑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由此可知,“科学革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使西欧宗教改革的兴起 D.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
9.(2022·山东·高考真题)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10.(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