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二下第4课《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下第4课《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13 13:5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的家在日喀则》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藏族民歌。这首歌采用了五声音调式,节奏简单明快,旋律优美动听。歌曲通过轻快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日喀则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和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在民间流传过程中,这首歌衍生出了多个版本,有的版本增添了副歌,有的版本配有独特的伴奏曲,但核心旋律大体相同。这首歌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藏族文化元素,也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正处于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年龄阶段。他们天性活泼,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较快的接受能力。虽然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扎实,但对于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的歌曲特别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喜欢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这为我们在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于歌曲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能够产生生动的联想。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特有的轻快节奏和优美旋律。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独特魅力的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曲。
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3.创意实践
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诠释和表现歌曲内容。
引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文化理解
帮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文化的基本特点。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体会并表现歌曲所蕴含的欢快情感。
2.教学难点:
理解和表现藏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掌握五声音阶的特点及其在歌曲中的应用。
六、教学方法:
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教学效果:
听唱法:通过反复聆听和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对歌曲的理解。
游戏法:设计趣味性的音乐游戏,增强学习兴趣。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展示图片)
简单打击乐器(如手鼓、沙锤等)
藏族服饰和日喀则风景图片
歌词卡片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小朋友们问好:"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音乐之旅。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展示几张精美的藏族服饰图片,问道:"看看这些美丽的衣服,你们觉得它们来自哪里?"学生们兴奋地猜测。
教师点头说:"没错,这些都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来自西藏的歌曲。"
教师指着地图,介绍道:"我们的歌曲来自一个叫日喀则的地方。日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那里有美丽的雪山、神秘的寺庙,还有热情好客的藏族人民。"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教师说:"现在,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想象一下,你正站在日喀则的广场上,周围是欢快的藏族人民。"
教师优美地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歌曲结束后,教师温和地问:"小朋友们,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
教师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感受一下它的韵律。"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和语气的变化。
教师解释:"这首歌使用了五声音阶,这是藏族音乐的一个特点。"教师用简单的方式演示五声音阶。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首歌听起来这么欢快呢?"引导学生注意到歌曲的节奏特点。
(三)示范
教师说:"音乐不仅可以用声音表现,还可以用身体动作来表达。看,老师来示范一下。"
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鼓励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跟着老师,边唱边跳。"
学生们跟随教师,边唱边做动作,课堂氛围变得欢快起来。
环节三:巩固延伸
教师说:"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唱歌,另一组负责跳舞,然后再交换。大家觉得怎么样?"
学生们兴奋地分组表演,互相配合。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简单打击乐器,说:"看,这些是藏族人民喜欢用的乐器。我们来试试用它们为歌曲伴奏。"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打击乐器,并指导学生尝试。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教师总结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美丽的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我们不仅学会了唱这首歌,还了解了藏族音乐的一些特点,比如五声音阶和欢快的节奏。大家觉得藏族的音乐怎么样?"
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大家可以听一听其他的藏族歌曲,感受一下藏族音乐的魅力。如果有兴趣,可以和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歌曲哦!"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视觉(藏族服饰图片)和听觉(歌曲欣赏)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氛围。这种多感官的导入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2)探究音乐环节:
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歌词等多个角度感受和理解歌曲。通过朗读歌词、分析五声音阶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这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分组表演和打击乐伴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活动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十一、板书设计
《我的家在日喀则》
藏族民歌
|
特点:五声音阶
|
轻快节奏
|
欢乐情感
表现方式:唱歌舞蹈打击乐伴奏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和学习了这首藏族民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对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动作表演和打击乐伴奏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这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在讲解五声音阶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理解存在一些困难。今后可以考虑使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解释这一概念,比如使用色彩或图形来表示不同的音阶,这样可能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关于藏族文化背景的介绍,虽然在课前准备了相关资料,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展开还不够充分。今后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有趣的藏族文化小故事或者展示更多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在时间安排上,由于学生对动作表演和打击乐伴奏的热情超出预期,这部分活动占用了较多时间,导致最后的小结环节略显仓促。未来在类似课程中,需要更加灵活地控制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歌曲,也对藏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将音乐学习与文化理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都有积极的作用。未来,我会继续探索如何将音乐教学与文化教育更好地结合,如何让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平衡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