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蜜蜂》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德国儿歌。这首歌曲采用F大调,全曲仅由五个音组成,旋律简洁优美。歌曲以级进和小跳为主,节奏规律鲜明。整首歌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最高音开始,以级进下行的方式引人入胜;第二乐句全部由八分音符组成,一字一音的设计朗朗上口;第三乐句则完全重复第一乐句,形成首尾呼应的美感。这种简单而富有魅力的结构使得《小蜜蜂》非常适合儿童演唱和表演。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尤其对动物主题的歌曲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孩子已经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能够跟随简单的节奏和旋律。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节奏把握和音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考虑到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本节课将融入丰富的互动和表演元素,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小蜜蜂》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
2.艺术表现:指导学生用愉悦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小蜜蜂采蜜的场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文化理解:通过歌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小蜜蜂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愉快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准确演唱《小蜜蜂》。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第二乐句中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表演法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法丰富课堂内容,示范法提供直观指导,讨论法促进思维交流。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小蜜蜂头饰、花朵道具、节奏卡片、旋律图示卡片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段美妙的音乐旅程。让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想象我们正在郊游。
(教师播放《郊游》背景音乐)
教师:现在,请大家跟着音乐,轻轻地走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学生随音乐律动)
教师:太棒了!看,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展示花园、果实、小动物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花朵、苹果、蝴蝶、小鸟...
教师:真不错!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还有一种小动物,它辛勤地工作,为我们酿造甜美的蜂蜜。你们猜猜它是谁?
学生:小蜜蜂!
教师:聪明极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蜜蜂的歌声吧。
(播放《小蜜蜂》音乐)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教师:小朋友们,小蜜蜂是怎么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蜜蜂的声音。
学生:嗡嗡嗡...
教师:真棒!小蜜蜂不仅会嗡嗡叫,它还有很多小伙伴。我们来学习一下它们的节奏。
(展示节奏卡片)
教师:看,这是小蜜蜂的节奏:嗡嗡嗡|嗡嗡嗡|
小鸽子的节奏:咕咕咕|咕咕咕|
小麻雀的节奏: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让我们一起来练习这些有趣的节奏吧!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节奏)
教师:太棒了!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音乐符号——休止符。
(展示休止符符号)
教师:休止符就像交通信号灯中的红灯,看到它我们要停一停。我们来玩个"开汽车"的游戏,看到休止符就停下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开汽车"游戏)
(二)探究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小蜜蜂》的歌词。
(展示歌词)
教师: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师生共同朗读歌词)
教师: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然后我们再用钢琴伴奏。
(教师带领学生逐步学唱歌曲)
教师:唱得真棒!现在我们来画一画这首歌的旋律图,看看小蜜蜂是怎么飞的。
(教师示范如何画旋律图)
教师:第一个"嗡嗡嗡",小蜜蜂从高处往低处飞,我们可以画三条从高到低的短线。第二句像一座小山,表示小蜜蜂从山脚往山顶飞。最后几句,我们可以画一朵花的形状,表示小蜜蜂在花间采蜜。
(学生跟随教师画旋律图)
(三)示范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唱《小蜜蜂》了,现在让我们来表演一下小蜜蜂是怎么飞的。看,老师来示范。
(教师示范小蜜蜂飞行动作)
教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试试看。
(几名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表演得真棒!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花园,有的小朋友可以扮演花朵,有的可以扮演小树,还有一些小朋友来当我们的小蜜蜂。
环节三:巩固延伸
教师:现在我们把全班分成三组:小蜜蜂组、花朵组和小树组。小蜜蜂组的同学戴上小蜜蜂头饰,花朵组和小树组的同学请站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学生分组准备)
教师: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表演了。音乐响起时,小蜜蜂们就在花丛中飞舞采蜜,记得要配合我们学过的动作哦。
(播放《小蜜蜂》音乐,学生进行表演)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蜜蜂》这首美妙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表演,真是太棒了!通过这首歌,我们认识了勤劳的小蜜蜂,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我们要像小蜜蜂一样勤劳,也要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和植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业:
1.在家练习演唱《小蜜蜂》,试着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
2.观察家里或者公园里的小昆虫,画一幅它们的图画,下次上课时和大家分享。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郊游》音乐律动和图片展示,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自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游戏式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探究音乐环节: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节奏训练、旋律图绘制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歌曲结构。这种多角度的探究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分组表演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现力。
十一、板书设计
《小蜜蜂》
节奏:XX|X0|
旋律图:(简略画出旋律走向)
歌词: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表演动作:(简笔画示意)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音乐律动、节奏训练、旋律图绘制和角色扮演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了高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模仿小动物声音和表演小蜜蜂采蜜的环节中,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歌曲,还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和把握八分音符节奏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未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此外,在时间控制方面还需要改进,可以适当压缩某些环节,给学生更多实践和表现的机会。通过这节课,我深感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如何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自然科学、语文等,以提高教学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同时,我也会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找到自己的舞台。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我相信,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将成为他们音乐学习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