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对好朋友》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富有民间特色的创作歌曲。这首歌采用四二拍,微调式,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活泼明快,节奏紧凑有力,生动地描绘了小伢伢和小姐姐一同放牛放鸭,唱着歌儿回家的欢乐场景。歌词中突出了"小朋友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这一主题,而"哩咚咚哩咚"的拟声词更是为歌曲增添了无穷的趣味,使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和活力。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音乐学习充满了热情和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素养,能够跟随简单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歌唱。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节奏把握和音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考虑到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本节课将融入丰富多彩的互动和表演元素,以保持他们持续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一对好朋友》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2.艺术表现:指导学生用愉悦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放牛放鸭的场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文化理解:通过歌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的特点,培养他们珍惜友谊、热爱生活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愉快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准确演唱《一对好朋友》,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歌曲中"哩咚咚哩咚"的节奏和音准,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1.游戏法: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表演法: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理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方法,学生模仿学习。
5.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2.钢琴
3.牛和鸭的头饰道具
4.节奏卡片
5.旋律图示卡片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学生们问好:"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
教师播放农村背景音乐,包含鸟叫声、溪水声和动物叫声。
音乐停止后,教师轻声问道:"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兴奋地回答:"我听到了鸭子叫!""还有牛叫!""好像是在农村!"
教师点头赞许:"太棒了!你们听得真仔细。没错,这些声音确实让人想到了美丽的农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和农村、和放牛放鸭有关。它的名字叫《一对好朋友》。"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看看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师播放《一对好朋友》的音乐。
音乐结束后,教师问道:"小朋友们,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特别有趣的声音吗?"
学生兴奋地回答:"哩咚咚哩咚!"
教师:"没错!'哩咚咚哩咚'这个有趣的声音就是在模仿动物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节奏吧。"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哩咚咚哩咚"的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模仿。
(二)探究
教师展示歌词:"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歌词。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歌词中的小伢伢和小姐姐在做什么吗?"
学生积极回答:"他们在放牛!""还有放鸭!"
教师:"很好!小伢伢和小姐姐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放牛放鸭。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同时鼓励他们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示范
教师:"歌曲学会了,我们来想想,怎么用动作来表现放牛放鸭呢?看,老师来示范一下。"
教师示范放牛放鸭的动作,如模仿牛角、鸭子摇摆等。
教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试试看。记住,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做动作哦!"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环节三:巩固延伸
教师:"太棒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放牛组和放鸭组。每组同学都要戴上相应的头饰。"
教师将学生分组,发放牛角和鸭嘴头饰。
教师:"当音乐响起时,两组同学要一边唱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记住,要用愉快的声音唱出歌词的感情,动作要和音乐节奏配合好。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在旁指导,适时给予鼓励和纠正。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对好朋友》这首欢快的歌曲。通过这首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还体会到了友谊的可贵。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是的,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事都变得更有趣了。希望大家珍惜身边的好朋友,像小伢伢和小姐姐一样,一起快乐地成长。"
作业:
1.在家练习演唱《一对好朋友》,下次上课时我们再一起唱。
2.画一幅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的画,可以是你们一起玩耍、学习或者帮助他人的场景。下次上课时带来和大家分享。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农村背景音乐,创造一个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这种感官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音乐环节:
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和结构。通过逐句学唱、节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同时,通过讨论歌词内容,加深学生对歌曲主题的理解。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分组表演的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表现力。这种互动性强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十一、板书设计
《一对好朋友》
节奏:XX|X0|(用简单的符号表示)
歌词:小伢伢小姐姐...(摘录关键词)
表演动作:(简笔画示意放牛放鸭的动作)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快的氛围中,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在模仿动物声音和表演放牛放鸭的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创造力。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在表演环节,他们的投入程度超出预期。这说明将音乐学习与肢体表现相结合的方法非常有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学生在掌握"哩咚咚哩咚"的节奏时遇到了困难,未来可以考虑设计更多的节奏训练游戏,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此外,在分组活动中,个别学生表现得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表演。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内部先练习,再逐步过渡到全班表演的方式,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自信。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比如结合语文课学习描写声音的词语,或者结合美术课创作与歌曲主题相关的绘画作品。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的综合性和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也要注意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考虑引入分层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歌,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