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 管弦乐《摇篮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 管弦乐《摇篮曲》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15 15: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摇篮曲》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一首广为传唱的德国民歌,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温馨感人的歌词深受喜爱。这首歌曲结构简单明了,节奏平稳舒缓,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欣赏。歌曲蕴含着母爱的温暖和对孩子的祝福,能够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对音乐美的追求。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普遍怀有浓厚兴趣,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然而,他们在歌曲情感表达和音乐技巧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学生们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来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掌握恰当的表现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来充分发挥这些潜能。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感受《摇篮曲》优美的旋律线条和温馨的情感氛围,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母爱之情。
2.艺术表现:
学生学会用柔和、轻轻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咬字发音技巧,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创意实践: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感,如改变音色、速度或加入简单的动作,培养音乐表现的创造性。
4.文化理解:
学生了解摇篮曲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认识到音乐是传递情感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恰当的情感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用适当的音色和声音强弱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柔美情感,把握歌曲中的气息控制。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清晰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唱技巧。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方式,为学生树立标准。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方式,激发思考。
游戏法:设计音乐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
七、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谱、节奏卡片、表情符号卡片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柔声问道:"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吗?"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唱歌!""讲故事!""拍背!"
教师点头赞许:"看来大家都有美好的回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著名的摇篮曲,它温柔甜美,就像妈妈的爱一样。"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教师轻轻弹奏《摇篮曲》的前奏,柔和的琴声在教室里流淌。
教师:"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躺在温暖的摇篮里,聆听这美妙的旋律。"
学生闭眼倾听,脸上浮现出安详的表情。
教师:"睁开眼睛,告诉我,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很温暖。""像妈妈在身边。""让人想睡觉。"
教师:"没错,这就是摇篮曲的魔力。它能让我们感到安全和爱。"
(二)探究
教师展示歌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吧。'月亮升起来了,星星闪烁……'"
学生跟着朗读歌词。
教师:"这些词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它们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前后呼应。第一段描绘了宁静的夜晚,第二段表达了对宝宝的祝福。"
(三)示范
教师站在钢琴旁,深吸一口气:"注意听,我会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感受歌曲的温柔。"
教师示范演唱,声音轻柔,富有感情。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记住,要用温柔的声音,就像在哄宝宝睡觉。"
学生跟唱,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和气息问题。
教师:"很好!记住要保持放松,呼吸要深而均匀。"
环节三:巩固延伸
教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情感来演绎这首歌,比如欢快、忧伤或神秘。"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不同风格的演唱。
教师:"精彩!看来一首歌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现在,谁能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一小段呢?"
几位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展示,有的加入了轻轻的摇摆动作,有的用手势表现歌词意境。
教师鼓励道:"太棒了!你们的创意让这首歌更加生动。"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摇篮曲》,感受到了它的温柔和美好。记住,演唱时要用柔和的声音,细腻的情感,让歌声像月光一样温柔地抚慰听众的心灵。"
作业:
1.练习演唱《摇篮曲》,录音或录像,下次课分享。
2.采访家人,了解他们小时候听过的摇篮曲,写下感想。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闭眼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的感受中。这种直观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探究音乐环节:
深入分析歌词和曲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3)巩固延伸环节:
设计创意演唱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诠释歌曲。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摇篮曲
德国民歌
结构:两个乐段
①宁静夜晚
②美好祝福
特点:温柔、轻柔
演唱要求:
·柔和的声音
·细腻的情感
·正确的呼吸
·清晰的咬字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对《摇篮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感受、分析讨论、示范演练和创意表现,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还深入理解了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在课程导入环节,通过唤起学生的童年回忆,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感知环节中,闭眼聆听的方式帮助学生更专注地感受音乐,效果良好。探究环节的歌词分析和结构讲解,让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互动性更强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来加深学生对歌词意境的体会。示范和练习环节中,学生们普遍能够模仿教师的演唱方式,但在情感表达和气息控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未来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呼吸训练和表情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创意实践环节的小组活动很受学生欢迎,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由于时间限制,不是所有小组都有机会展示。今后可以考虑延长这个环节的时间,或者在后续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展示时间。课程评估方面,可以设计一个更加系统的评价表,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多个维度,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本节课成功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并表现《摇篮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演唱,还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今后可以进一步增加实践环节,给予学生更多尝试不同演唱方式的机会。同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摇篮曲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不同国家的摇篮曲比较,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加深他们对音乐与文化关系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经验提醒我们,音乐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这样温暖人心的歌曲,我们有机会向学生传递爱与关怀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感恩、珍惜的情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如何将音乐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让音乐课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