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火车托卡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火车托卡塔》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15 15: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火车托卡塔》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火车托卡塔》是一首富有特色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997年,并在1999年进行了修改。这部作品以其快速的节奏、炫技的手法和浓厚的时代感著称。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西方古老的托卡塔创作形式,同时融入了台湾歌手罗大佑的歌曲《飞车》作为基本素材。通过内电机的速度感、洋味十足的炫技手法,以及中国现代城市民谣元素的巧妙运用,生动刻画了90年代后期以香港为焦点的中国都市风貌。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创作技巧,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现代音乐魅力的绝佳机会。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年龄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辨识简单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然而,面对复杂的管弦乐作品,他们可能会感到些许挑战。学生们普遍喜欢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对于火车这一贴近生活的题材通常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乐于参与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的教学设计将着重于通过多感官体验和创意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火车托卡塔》中的音乐形象,体验火车行进所带来的动感和律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细节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艺术表现: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准确表现火车行进的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能力。通过模仿火车的声音和动作,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引导学生尝试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不同段落,创造性地设计相应的伴奏节奏。
4.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托卡塔这种音乐形式的基本特点,认识到不同音乐形式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火车托卡塔》的节奏特点和火车行进的音乐形象。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如何描绘火车的动态。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托卡塔的音乐特点和结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将通过简化的方式介绍托卡塔的概念,重点让学生感受其快速、重复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欣赏法: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情感。
2.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听音乐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4.演示法:教师示范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表现技巧。
七、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展示相关图片。
2.简单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小鼓、木鱼,用于学生创作伴奏。
3.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火车,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4.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用于创作活动。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学生们打招呼:"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进行一次特别的音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火车站!"
教师继续说道:"在开始我们的旅程之前,我想请问大家:你们有谁坐过火车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坐火车时的感受吗?"
学生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小明说:"我去年夏天和爸爸妈妈坐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得很快,窗外的风景一晃而过,感觉非常兴奋!"小丽补充道:"我记得火车启动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声音,'哐当哐当'的,很有节奏感。"
教师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分享,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太棒了!你们的描述让我仿佛也坐上了火车。火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体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特别的音乐,看看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描绘火车的。"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教师播放《火车托卡塔》的音乐,柔声说道:"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首音乐。想象你正坐在火车上,感受火车启动、加速、行驶的过程。注意听,音乐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想到了火车?"
音乐结束后,教师温和地问道:"现在,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听到了什么?哪些音乐元素让你联想到了火车?"
小红举手说:"我听到了快速的节奏,就像火车的轮子在轨道上飞快地转动。"小明补充道:"在音乐的开始,节奏慢慢变快,就像火车慢慢启动的样子。"
教师赞许地点头:"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确实,作曲家通过快速的节奏和渐强的音量,生动地描绘了火车启动和行驶的过程。"
(二)探究
教师继续引导:"这首《火车托卡塔》分为三个部分,我们来仔细听第一部分。大家要特别注意,音乐是如何表现火车启动的过程的。"
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作曲家是怎么用音乐表现火车启动的呢?"
小丽思考后回答:"我觉得音乐开始时节奏很慢,然后慢慢变快,就像火车从静止到慢慢加速的过程。"小明补充:"我还注意到音量也在慢慢变大,感觉火车越来越有力量了。"
教师欣喜地说:"太棒了!你们的观察非常准确。作曲家确实通过节奏的加快和音量的增强,巧妙地描绘了火车启动的过程。这种音乐技巧叫做渐强和渐快,让我们能在音乐中'看到'火车慢慢苏醒,开始它的旅程。"
(三)示范
教师站起身来,走到教室前方:"现在,让我们用身体来感受火车的节奏。看着我的动作,我们一起来模仿火车行进的样子。"
教师开始示范,双臂弯曲,像火车的轮子一样缓慢转动,同时脚步也慢慢移动。"开始时,火车刚刚启动,动作要慢一些。"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动作也逐渐加快,"现在火车开始加速了,我们的动作要跟上节奏哦。"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动作,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教师鼓励道:"做得好!感受一下,我们就像一列欢快的火车,在音乐的轨道上奔驰。"
环节三:巩固延伸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打击乐器:"同学们,现在我们要变身为音乐家,用这些乐器为《火车托卡塔》创作伴奏。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乐器,想想火车行驶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乐器来表现出来。"
学生们兴奋地选择乐器,有的选择了模仿火车轮子声音的木鱼,有的选择了表现汽笛声的三角铁。教师给予指导:"记住,我们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演奏。火车刚启动时,节奏要慢一些;当火车加速时,我们的节奏也要跟着加快。"
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在各组之间走动,给予建议和鼓励。"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试试看用不同的力度,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教师邀请各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每一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都热烈鼓掌。教师带领大家进行互评:"请说说看,哪一组的表演最能让你感受到火车的韵律?为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教师总结道:"今天我们通过聆听、讨论和创作,深入了解了《火车托卡塔》这首精彩的管弦乐作品。我们感受到了音乐如何生动地描绘火车行进的过程,也体验了作为音乐家创作的乐趣。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唤起我们的想象,带我们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请大家听一听其他描写交通工具的音乐作品,比如描写飞机、轮船或汽车的。比较一下它们与《火车托卡塔》有什么异同。下次上课时,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发现。"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为理解《火车托卡塔》铺设了一条直观的认知通道。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抽象的音乐概念与具体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探究音乐环节: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结构,深入理解音乐表现手法。通过细致的聆听和讨论,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到音乐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思维。
(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亲自参与创作和表演,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这种体验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持久兴趣。
十一、板书设计
火车托卡塔
1.音乐特点:快速、炫技、富于时代感
2.结构:三个部分(启动、行进、远去)
3.音乐形象:火车的旅程
4.创作技巧:节奏变化、音量对比、音色模仿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火车托卡塔》的音乐魅力。学生对火车这一题材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但在理解托卡塔的音乐特点时,部分学生仍有困难。今后可以考虑增加一些简单的创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结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跨学科元素,如介绍火车的发展历史,让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