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4 15: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填空题
1.在 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割让 给英国,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 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 ,通过条约,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 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 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不费一枪一弹、侵占我国领土最多、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的国家是 。
6.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自由航行等特权。
7.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 的合法化。
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1851年的 起义;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9.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1859年,为了改变太平天国的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10.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 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 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 和 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二、选择题
1.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材料讲述的是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改变了轨道。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抗日战争
3.《盛世危言》中写到: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钉、洋针入中国,而冶业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也。这说明洋人的入侵( )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迎到破坏 B.使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开始破产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4.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
A.市场完全被外国商品占领 B.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C.列强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 D.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5.“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6.2018年11月23日,在海外漂泊百余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如图)重回祖国怀抱,并于12月11日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以史鉴今,国家博物馆随即策划推出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巡回展览,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虎鎣是在下列哪次侵略战争中流失的?(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1861年3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目为“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的报道,文中提到,香港转运的部队天天“无不满载着抢回来的赃物”。这些部队( )
A.主要来自“联合国军” B.曾经参与洗劫圆明园
C.劫掠了大量敦煌宝藏 D.遭到三元里人民阻击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在一篇名为《整顿丝茶策》的文章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这反映当时( )
A.洋货洋商占据中国市场 B.中国传统经济遭到冲击
C.中外茶丝贸易完全断绝 D.开埠通商顺应历史发展
9.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 )
A.表明自然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化 B.导致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C.引发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D.表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10.英、法两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际,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被认为是鸦片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 )
A.发起国都有英国 B.列强都从中获得了大量赔款
C.目的和性质相同 D.列强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11.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B.结构图反映出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深渊
C.英国对中国资源的掠夺推动英国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D.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西方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12.“挟千里席卷之势,建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该材料描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3.“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起义者自称的基督教之形式虽然大有疑问,但却比迄今为止中国人一直在作的愚蠢的偶像崇拜要好得多。”“这场运动”是中国(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近代化的开端 C.农民战争的高峰 D.资产阶级的探索
14.“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上述内容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5.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和谐社会公平经济制度;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一个科学政治纲领。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C.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1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变化( )
A.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B.得到了列强支持
C.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 D.导致了天京陷落
17.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时出省,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回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这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
C.清朝统治遭受重创,清军士气低落
D.太平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18.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综合题
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法等国急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他们片面地认为,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达到重新“修约”、扩大侵略的目的。
材料三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地抢掠被认可……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毁掉……
——摘编自《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条约中的“割香港岛给英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原因。“用战争手段”指的是后来的哪一侵略战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那里”指的是什么地方?这场洗劫的罪魁祸首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材料所涉及的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与某历史事件相关的几封书信,仔细阅读,解读其中的历史信息。
书信一: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
——摘编自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给雨果的书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摘编自1861年雨果给法国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书信二: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要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摘编自美国驻华公使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书信三: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摘编自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给家人的信
(1)书信一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并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
(2)书信二中列强获得的权益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的?
(3)以上书信是关于哪一历史事件的书信?据书信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3.某历史社团成员对文物回归问题进行分组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民族之殇】
材料一 第一小组:收集流失海外的文物图片,制作流失文物图片展板。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原藏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发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这种陶瓷瓶被英国洛克爵士掠得。 阎立本的《历代帝工图》描绘了自汉昭帝至隋炀帝十三个帝王像。民国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流亡海外,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这座清代鎏金佛塔,制作精美,历时200多年依然金光闪闪,充分显示出清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1860年被劫持到法国后,现在是法国枫丹白露宫的镇馆之室。
【回归之路】
材料二 第二小组:讲述部分海外文物回归情况。
①2000年4月,中国保利集团于拍卖行拍下圆明园猴首和牛首。5月拍卖行将虎首拍下,现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②2003年,爱国企业家购得圆明园猪首并捐赠给了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2007年购得圆明园马首后捐献给国家。 ③2009年,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法国企业购买后归还中国。 ④2018年3月,圆明园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青铜虎鎣返还。12月,青铜虎鎣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途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物的流失与回归的认识。
4.材料一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
——摘编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1)材料一显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①②处分别代表什么事件?
(2)指出材料二中曾国藩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所站的立场。谈谈你对这一运动的认识。
(3)国家的强盛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未来的挑战。强盛的国家是勇于面对挑战和改革的国家。国家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文化和精神的力量。……你认为一个国家要走向强大应该如何做?请以“国家如何才能强大”为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语言流畅,言之有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题号 答案
1 林则徐 虎门销烟
2 上海 香港岛
3 租地建房 《黄埔条约》
4 1860 圆明园
5 俄国(沙俄)
6 天津条约 长江各口岸
7 鸦片贸易
8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9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10 规模最宏大 农民阶级 清朝的统治 外国资本主义
1. 林则徐 虎门销烟
【解析】根据所学,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上海 香港岛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开放了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3. 租地建房 《黄埔条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 1860 圆明园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所以①应该填1860,②应该填圆明园。
5.俄国(沙俄)
【解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不费一枪一弹,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改订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 天津条约 长江各口岸
【解析】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7.鸦片贸易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8.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1851年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故答案为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9.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因此题干空格处应分别填写: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0. 规模最宏大 农民阶级 清朝的统治 外国资本主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运动,在历史上产生深刻的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A B B B A B B B B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D B C A A A C A
1.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前发生的事情,所以属于背景,A项正确;内容和过程应属于事件发生当中的情况,而题干反映的鸦片战争前的背景,排除B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题干涉及的鸦片战争前的背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解析】据题干“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改变了轨道。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项正确;虎门销烟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并非使中国“走入近代”的直接事件,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非使中国“走入近代”的最初事件,排除C项;抗日战争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它并不是使中国“走入近代”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解析】材料中“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人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主要是说明外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经济领域的内容,而无法体现中国龙图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洋人的经济入侵导致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破产,与选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解析】通过材料“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说明中国传统纺织业在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下逐渐解体,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自然经济在西方经济侵略下走向解体,不能反映中国市场完全被外国商品占领,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列强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排除C项;洋务运动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与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B项;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排除C项;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解析】根据题干“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英国、日本并未攻陷北京,排除A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攻陷了北京,但圆明园已被英法焚毁,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解析】根据材料“1861年3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目为“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的报道,文中提到,香港转运的部队天天“无不满载着抢回来的赃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劫了大量的珍宝,B项正确;“联合国家”是抗美援朝时期以美国为首组成的军队,排除A项;劫掠了大量敦煌宝藏的认识匈牙利犹太人斯坦因,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遭三元里人民阻击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解析】据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人控制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贸易,中国传统经济遭到冲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洋货占据中国市场,排除A项;材料表明洋人控制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贸易,不能说明中外茶丝贸易完全断绝,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经济遭到冲击,不能说明“开埠通商顺应历史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解析】根据题干“《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虽然虽然一度增加,但后来又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可见这一现象并不能满足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为此西方列强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销售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引发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排除C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根据材料“‘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可以看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且都是侵略战争,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认为是鸦片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目的和性质相同,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在美俄的支持下发动的,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认为是鸦片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目的和性质相同,并且列强没有从两次鸦片战争中获得大量的赔款,排除B项;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因此“列强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直观地反映出当时中国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D项正确;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没有反映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远,排除B项;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而且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中国资源的掠夺,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反抗对象是清政府,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人间小天堂”。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他们的悲剧,B项正确;虎门销烟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交战方是清政府与英法联军,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的交战方是清政府和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但却比迄今为止中国人一直在作的愚蠢的偶像崇拜要好得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根据西方基督教创办了拜上帝教,组织农民起来反抗清王朝的统治,这样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题干“基督教”无关,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学习西方的技术,排除B项;资产阶级的探索是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不是关于土地政策的文件,排除B项;《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虽然有平均分配土地的规定,但没有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的理想社会的设想,排除C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平均社会财富,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并不相同,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诉求,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解析】根据材料“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文献从《天朝田亩制度》变成了《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发展的潮流,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在攻克杭州,逼近上海时,遭到了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得到列强的支持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自然经济的瓦解与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无关,排除C项;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从浙江、上海回师救援,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解析】题干信息“二月初一时出省,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的意思是二月初一时带领军队出省,就像当年唐玄宗停驻在马嵬坡时一样,所有的士兵都不愿继续前进;路上又招募了100名士兵,这些新加入的人,就像当年石壕驿故事中的那个被强拉壮丁的老翁,根本不想去打仗送死,所以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大哭起来,这反映了清朝统治遭受重创,清军士气低落,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的表现是在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经过 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军士气低落,“太平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单元主题可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孙中山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三、综合题
1.(1)危害: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地方:圆明园。罪魁祸首:英法联军。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危害:根据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变化: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根据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法等急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他们片面地认为,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达到重新‘修约’、扩大侵略的目的’可知,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战争:“用战争手段”指的是后来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地方:根据材料三“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可知,“那里”指的是圆明园,参与这场洗劫的强盗是英法联军。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最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罪魁祸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最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4)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材料中涉及的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2.(1)英国和法国。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2)《天津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根本原因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写出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国家:根据材料一“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和所学可知,书信一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动侵略战争的英国和法国。证明:根据材料一“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和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闯进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从而充分证明了其强盗行为。
(2)条约:根据书信二“她要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和所学可知,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故书信二中列强获得的权益是通过《天津条约》实现的。
(3)历史事件:根据书信三“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和所学可知,书信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说明:据书信三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战争的根本原因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1)主要原因:近代中国国力衰微,列强侵略中国,掠夺了我国大量文物。
(2)途径:中国企业或政府购回;爱国企业家捐赠;国际友人购买捐赠;国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依法追索。(任答三点即可)
(3)认识:①文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连;②文物的流失不仅意味着文化的丧失,还代表了历史的屈辱;③文物流动方向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实力从弱至强的沧桑巨变;④要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促使文物回归。(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这件陶瓷瓶被英国洛克爵士掠得”“《历代帝王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1860年被劫持到法国后,现在是法国枫丹白露宫的镇馆之宝”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纷纷侵略中国,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掠夺中国的领土、文物等,文化方面掠夺中国的文物珍宝,导致我国文物大量流失,因此我国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国力衰微,列强侵略中国,掠夺了我国大量文物。
(2) 途径:根据材料二“中国保利集团拍卖行拍下圆明园猴首和牛首”可知,国际友人购买并捐赠祖国促进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根据材料“爱国企业家购得圆明园猪首并捐赠给了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可知,爱国企业家捐赠促进我国文物的回归;根据材料“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可知,国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依法追索,促进文物的回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文物在中国企业或政府购回;爱国企业家捐赠;国际友人购买捐赠;国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依法追索得到回归。
(3)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文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连;②文物的流失不仅意味着文化的丧失,还代表了历史的屈辱;③文物流动方向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实力从弱至强的沧桑巨变;④要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促使文物回归。
4.(1)①:定都天京;②:天京事变。
(2)立场: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应农民的局限性而失败。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上壮烈的一章。
(3)一个国家要想变得强大,首先需要有坚定的领导和明智的决策,历史上的成功国家,如古埃及和罗马帝国,都有强大的领导者;其次,国家需要有富饶的资源和发达的经济,然而,仅有资源并不足以使国家强大,还需要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开放的市场;最后,国家需要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身利益,从古代的斯巴达到现代的美国,军事力量一直是国家强大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强大的领导、富饶的资源、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解析】(1)事件: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图示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攻克永安后,太平天国初步建 立起政权组织,故①为永安建制;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②为天京事变。
(2)立场: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信息“逆贼洪秀全、杨秀清”及材料出处“《讨粤匪檄》”,可知曾国藩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 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3)论述:根据所学知识,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在我看来,一个国家要想变得强大,首先需要有坚定的领导和明智的决策,历史上的成功国家,如古埃及和罗马帝国,都有强大的领导者;其次,国家需要有富饶的资源和发达的经济,然而,仅有资源并不足以使国家强大,还需要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开放的市场;最后,国家需要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身利益,从古代的斯巴达到现代的美国,军事力量一直是国家强大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强大的领导、富饶的资源、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