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3 11:07:32

文档简介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2022·伊通)根据拼音填汉字。
rán shāo
gān zàng
qiū yǐn
wū yā
jì mò

zhèng fǔ
huáng kǒng
mái zàng
biàn lùn
pái huái

2.(2022·伊通)形近字组词。
板    伴    彼    矿    袍   
版    绊    玻    旷    胞   
3.(2022·伊通)成语填空。
排   倒    心   气          见惯
惊   动       作   受       思议
4.(2022·伊通)选词填空。
奇丽 奇特 奇怪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
(2)那个人相貌   ,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3)人真是很   ,幸福在眼前时,我们很少能珍惜,偏偏等到它消失了,才有所体会。
(4)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欢欣   。
(5)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听信敌对分子的恶意   。
(6)在班长的   下,我们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
5.(2022·伊通)补充句子。
(1)今夜月明人尽望,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
(4)树欲静而风不止,   。
(5)粉骨碎身浑不怕,   。
(6)春风又绿江南岸,   。
6.(2022·伊通)按原文填空。
(1)燕子去了,有再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的时候。(选自《匆匆》)
(2)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思援弓缴而射之。(选自《学弈》)
7.(2022·伊通)填空回答问题。
(1)《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所救野人被他取名为“   ”。
(2)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小朋友学习不努力时,就会用《长歌行》中的“   ,   。”来激励他。
(3)《腊八粥》一文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吃粥的情景。其中详写了   的   个场景,使我们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4)“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读作   ,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5)“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中的“奔”读音为   ;“花”应取第   种解释。
A.植物的一部分
B.用去
C.看东西模糊
D.虚假的
二、阅读题
(2022·伊通)精彩回放。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这段文字出自课文《   》。
9.语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10.联系语境,结合字形,我们知道“瞻仰”的意思是   。
1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   。
12.读画横线的句子,再次体会到了当时首都民众无比   的心情。
(2022·伊通)现代文阅读。
《____》
卖辣椒的人,(害怕 恐怕)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说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说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
有一天没事。我就站在一个卖辣椒的三轮车旁,看摊主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吧。”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对我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果然 居然)是那个难题:“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买主坚信这一说法,挑好后满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都是买不辣的,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所剩无几了。我于是又自以为是地对她说:“把剩下的辣椒分成两堆吧,不然就不好卖了!”然而,她仍是笑着摇摇头,说:“用不着!”又一个买主来了。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不一会儿,长辣椒很快告罄。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没有再说话,甚至有些忧心忡忡。心想:这回你还能怎么说呢?当又一个买主问时,卖辣椒的妇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我暗自佩服,可不是嘛,辣椒被太阳晒了半天,软辣椒确实失去了不少辣汁。
卖辣椒的妇女卖完辣椒,临走时对我说:“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处处有智慧。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
13.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4.填空。
“告罄”在文中的意思是   。
“顿悟”是说“我”一下子明白   这个道理。
15.“我”在看摊主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心情是不断变化的。请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自作聪明→   →   →   。
16.卖辣椒的妇女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根据辣椒的“   、   、   ”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
17.你对这个卖辣椒的妇女有什么评价?并说明理由。
18.为文章选择个题目,抄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A.辣椒 B.卖辣椒 C.卖辣椒的妇女
三、习作
19.(2022·伊通)作文。
同学们,我们不会忘记,2022年的春天,曾给我们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肆虐的新冠疫情横扫伊通大地!我们伊通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七星山又绿了,伊通河又清了!曾经医护人员接送患者的身影,居家期间朋友、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老师在手机屏幕那边的串串叮咛……请把疫情期间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分享给大家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燃烧;肝脏;蚯蚓;乌鸦;寂寞;政府;惶恐;埋葬;辩论;徘徊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燃烧”不要写成“燃少”;“肝脏”不要写成“干脏”;“蚯蚓”不要写成“丘引”;“乌鸦”不要写成“乌牙”;“寂寞”要和“季末”区分开;“政府”要和“镇府”区分开;“惶恐”不要写成“黄恐”;“埋葬”要和“埋藏”区分开;“辩论”不要写成“辨论”;“徘徊”不要写成“非徊”。
故答案为: 燃烧;肝脏;蚯蚓;乌鸦;寂寞;政府;惶恐;埋葬;辩论;徘徊
【点评】 读拼音写词语要注意:先拼再写,认真拼读好每个音节,区分好前后鼻韵母等易混拼音,读准声调。平常练习时记好字形,书写完整,字迹清楚,笔顺正确,尽量不涂抹。
2.【答案】模板;伙伴;彼此;煤矿;旗袍;出版;绊倒;玻璃;旷野;同胞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根据字义进行组词。如 ” 板 ” 与 ” 版 ” ,音相同,部首不同,义不同。板: 书籍、碑帖的版本。 可组词 ” 模板 ” 。版: 书籍每排印一次叫一版初~。修订~。 可组词"出版"。
故答案为:模板、伙伴、彼此、煤矿、旗袍、出版、绊倒、玻璃、旷野、同胞
【点评】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有以下情况: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3.【答案】山;海;平;和;司;空;天;地;自;自;不;可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 排山倒海: 意思是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心平气和: 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惊天动地: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不可思议: 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故答案为:山、海、平、和、司、空、天、地、自、自、不、可
【点评】 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4.【答案】(1)奇丽
(2)奇特
(3)奇怪
鼓舞 鼓动 煽动
(4)鼓舞
(5)煽动
(6)鼓动
【知识点】词语搭配;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 奇丽:新奇美丽。
奇特:不寻常,特别。
奇怪:稀奇罕见,异于常态。
(1)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奇丽 ” 。
(2)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奇特 ” 。
(3)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奇怪 ” 。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鼓动:①扇动。②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激发使之行动起来。
煽动: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4)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鼓舞 ” 。
(5)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煽动 ” 。
(6)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鼓动 ”。
故答案为:(1)奇丽;(2)奇特;(3)奇怪;(4)鼓舞;(5)煽动;(6)鼓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答案】(1)不知秋思落谁家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西出阳关无故人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明月何时照我还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 (1)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不知秋思落谁家 ”。
(2)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留取丹心照汗青 ”。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西出阳关无故人 ”。
(4)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诗句通常被认为是民间谚语,源自古代先贤孔子的学生子路对孔子述说的一句话。释义:树想要静止,但风却不停地吹拂;子女想要奉养父母。但父母已经不在。
(5)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粉骨碎身浑不怕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要留清白在人间 ”。
(6)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故答案为: (1)不知秋思落谁家;(2)留取丹心照汗青;(3)西出阳关无故人;(4)子欲养而亲不待;(5)要留清白在人间;(6)明月何时照我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6.【答案】(1)来;青;开
(2)诲;专心致志;将至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出自朱自清的《匆匆》,原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学弈》全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故答案为: (1)来、青、开;(2)诲、专心致志、将至。
【点评】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现代诗文默写,现代诗文默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会背诵才能完成默写。
7.【答案】(1)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等粥;这
(4)zhì;聪明、智慧;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bēn;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1)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可知,鲁滨逊所救野人被他取名为“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所谓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3)《腊八粥》一文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吃粥的情景。其中详写了等粥的这个场景,使我们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4)结合《两小儿辩日》可知,”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通”智”读作 zhì ,意思是聪明、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奔[ bēn ]奔走;急跑。奔[ [bèn ]直向目的地走去。结合语境读”bēn”,”花了一夜工夫”即用了一夜工夫。花:用。
故答案为: (1)星期五;(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等粥、这;(4) zhì 、聪明、智慧、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5) bēn 、 B 。
【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汉字读音、古诗文默写、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认真分析题目中的内容,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填空。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学习与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答案】8.开国大典
9.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10.怀着敬意看
11.国旗;国歌
12.热爱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习理解短文内容,做此题要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8.阅读内容可知, 语段选自《开国大典》。
故答案为: 开国大典
9.阅读句子“新中国的国旗一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可知,这个句子中的破折号是对前面的国旗做了解释说明。因此破折号的作用是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故答案为: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10.阅读句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可知,”瞻仰”的意思是怀着敬意看,这个词语很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旗的敬仰,对新中国的热爱。
故答案为: 怀着敬意看
1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
故答案为:国旗、国歌
12.阅读句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可知,”瞻仰”的意思是怀着敬意看,这个句子很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旗的敬仰,对新中国的热爱。
故答案为:热爱
【答案】13.恐怕|果然
14.卖完了;生活处处有智慧
15.自以为是;忧心忡忡;暗自佩服
16.颜色(或“颜色深浅”);长短;软硬
17.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定知道
18.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3.第一空,”害怕”因遇到危险、困难而畏惧或发慌。”恐怕”表示估计并担心,相当于”大概””也许”。故为:恐怕。第二空,”果然”是表达意料之中,”居然”是表达意料之外。故为:果然。
故答案为:恐怕、果然
14.结合”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不一会儿,长辣椒很快告罄”分析,”告罄”意思是卖完了。结合”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处处有智慧。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分析,”顿悟”是说”我”一下子明白:生活处处有智慧(或”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
故答案为:卖完了、生活处处有智慧
15.结合”我于是又自以为是地对她说”,概括为:自以为是。结合”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没有再说话,甚至有些忧心忡忡”,概括为:忧心忡忡。结合”我暗自佩服,可不是嘛,辣椒被太阳晒了半天,软辣椒确实失去了不少辣汁”,概括为:暗自佩服。
故答案为:自以为是、忧心忡忡、暗自佩服
16.结合”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长的辣,短的不辣””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概括为:颜色(或”颜色深浅”)、长短、软硬。
故答案为:颜色(或“颜色深浅”)、长短、软
17.”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长的辣,短的不辣””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表现了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一定知道。
故答案为: 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定知道
18.本文记叙了卖辣椒的妇女根据辣椒的颜色、长短、软硬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文章表现了卖辣椒的妇女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
故答案为:C
19.【答案】疫情下的守望相助
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了我们的家乡伊通。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伊通人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勇气。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构成了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天空中飘着细雨,整个小城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的严峻形势使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驶过的救护车和运送物资的车辆打破了这份静谧。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站在自家阳台,手中捧着一篮新鲜的蔬菜,朝着对面楼栋的年轻人招手。我知道,那是她为隔离在家的邻居准备的食物。
那一瞬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守望相助”。在这个艰难时刻,虽然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自由地走亲访友,但邻里之间的关爱却通过阳台、通过手机屏幕传递着。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是捐赠物资、参与志愿者服务,还是简单地遵守居家隔离的规则。
我还记得,那段时间我们的老师每天都会通过手机视频,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声音透过屏幕传递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知道即使隔离在家,我们也并不孤单。老师的话语激励我们保持乐观,坚持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这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瞬间。它们让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今,伊通河再次清澈流淌,七星山重新焕发绿意,而这些美好的改变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相信,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洗礼,伊通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就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要求选择疫情期间的一件事写一篇作文。我们不会忘记,2022年的春天,曾给我们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肆虐的新冠疫情横扫伊通大地!我们伊通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七星山又绿了,伊通河又清了!曾经医护人员接送患者的身影,居家期间朋友、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老师在手机屏幕那边的串串叮咛……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这是一篇叙事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 这篇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疫情期间伊通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画面。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如老奶奶为邻居准备食物、老师通过视频关心学生等,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善良与坚韧。文章结构清晰,情感表达真挚,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1 / 1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2022·伊通)根据拼音填汉字。
rán shāo
gān zàng
qiū yǐn
wū yā
jì mò

zhèng fǔ
huáng kǒng
mái zàng
biàn lùn
pái huái

【答案】燃烧;肝脏;蚯蚓;乌鸦;寂寞;政府;惶恐;埋葬;辩论;徘徊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燃烧”不要写成“燃少”;“肝脏”不要写成“干脏”;“蚯蚓”不要写成“丘引”;“乌鸦”不要写成“乌牙”;“寂寞”要和“季末”区分开;“政府”要和“镇府”区分开;“惶恐”不要写成“黄恐”;“埋葬”要和“埋藏”区分开;“辩论”不要写成“辨论”;“徘徊”不要写成“非徊”。
故答案为: 燃烧;肝脏;蚯蚓;乌鸦;寂寞;政府;惶恐;埋葬;辩论;徘徊
【点评】 读拼音写词语要注意:先拼再写,认真拼读好每个音节,区分好前后鼻韵母等易混拼音,读准声调。平常练习时记好字形,书写完整,字迹清楚,笔顺正确,尽量不涂抹。
2.(2022·伊通)形近字组词。
板    伴    彼    矿    袍   
版    绊    玻    旷    胞   
【答案】模板;伙伴;彼此;煤矿;旗袍;出版;绊倒;玻璃;旷野;同胞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根据字义进行组词。如 ” 板 ” 与 ” 版 ” ,音相同,部首不同,义不同。板: 书籍、碑帖的版本。 可组词 ” 模板 ” 。版: 书籍每排印一次叫一版初~。修订~。 可组词"出版"。
故答案为:模板、伙伴、彼此、煤矿、旗袍、出版、绊倒、玻璃、旷野、同胞
【点评】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有以下情况: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3.(2022·伊通)成语填空。
排   倒    心   气          见惯
惊   动       作   受       思议
【答案】山;海;平;和;司;空;天;地;自;自;不;可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 排山倒海: 意思是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心平气和: 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惊天动地: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不可思议: 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故答案为:山、海、平、和、司、空、天、地、自、自、不、可
【点评】 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4.(2022·伊通)选词填空。
奇丽 奇特 奇怪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
(2)那个人相貌   ,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3)人真是很   ,幸福在眼前时,我们很少能珍惜,偏偏等到它消失了,才有所体会。
(4)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欢欣   。
(5)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听信敌对分子的恶意   。
(6)在班长的   下,我们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
【答案】(1)奇丽
(2)奇特
(3)奇怪
鼓舞 鼓动 煽动
(4)鼓舞
(5)煽动
(6)鼓动
【知识点】词语搭配;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 奇丽:新奇美丽。
奇特:不寻常,特别。
奇怪:稀奇罕见,异于常态。
(1)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奇丽 ” 。
(2)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奇特 ” 。
(3)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奇怪 ” 。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鼓动:①扇动。②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激发使之行动起来。
煽动: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4)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鼓舞 ” 。
(5)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煽动 ” 。
(6)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 ” 鼓动 ”。
故答案为:(1)奇丽;(2)奇特;(3)奇怪;(4)鼓舞;(5)煽动;(6)鼓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2022·伊通)补充句子。
(1)今夜月明人尽望,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
(4)树欲静而风不止,   。
(5)粉骨碎身浑不怕,   。
(6)春风又绿江南岸,   。
【答案】(1)不知秋思落谁家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西出阳关无故人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明月何时照我还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 (1)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不知秋思落谁家 ”。
(2)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留取丹心照汗青 ”。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西出阳关无故人 ”。
(4)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诗句通常被认为是民间谚语,源自古代先贤孔子的学生子路对孔子述说的一句话。释义:树想要静止,但风却不停地吹拂;子女想要奉养父母。但父母已经不在。
(5)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粉骨碎身浑不怕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要留清白在人间 ”。
(6)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故答案为: (1)不知秋思落谁家;(2)留取丹心照汗青;(3)西出阳关无故人;(4)子欲养而亲不待;(5)要留清白在人间;(6)明月何时照我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6.(2022·伊通)按原文填空。
(1)燕子去了,有再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的时候。(选自《匆匆》)
(2)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思援弓缴而射之。(选自《学弈》)
【答案】(1)来;青;开
(2)诲;专心致志;将至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出自朱自清的《匆匆》,原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学弈》全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故答案为: (1)来、青、开;(2)诲、专心致志、将至。
【点评】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现代诗文默写,现代诗文默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会背诵才能完成默写。
7.(2022·伊通)填空回答问题。
(1)《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所救野人被他取名为“   ”。
(2)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小朋友学习不努力时,就会用《长歌行》中的“   ,   。”来激励他。
(3)《腊八粥》一文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吃粥的情景。其中详写了   的   个场景,使我们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4)“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读作   ,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5)“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中的“奔”读音为   ;“花”应取第   种解释。
A.植物的一部分
B.用去
C.看东西模糊
D.虚假的
【答案】(1)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等粥;这
(4)zhì;聪明、智慧;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bēn;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1)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可知,鲁滨逊所救野人被他取名为“星期五”。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所谓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3)《腊八粥》一文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吃粥的情景。其中详写了等粥的这个场景,使我们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4)结合《两小儿辩日》可知,”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通”智”读作 zhì ,意思是聪明、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奔[ bēn ]奔走;急跑。奔[ [bèn ]直向目的地走去。结合语境读”bēn”,”花了一夜工夫”即用了一夜工夫。花:用。
故答案为: (1)星期五;(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等粥、这;(4) zhì 、聪明、智慧、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5) bēn 、 B 。
【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汉字读音、古诗文默写、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认真分析题目中的内容,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填空。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学习与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二、阅读题
(2022·伊通)精彩回放。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这段文字出自课文《   》。
9.语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10.联系语境,结合字形,我们知道“瞻仰”的意思是   。
1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   。
12.读画横线的句子,再次体会到了当时首都民众无比   的心情。
【答案】8.开国大典
9.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10.怀着敬意看
11.国旗;国歌
12.热爱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习理解短文内容,做此题要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8.阅读内容可知, 语段选自《开国大典》。
故答案为: 开国大典
9.阅读句子“新中国的国旗一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可知,这个句子中的破折号是对前面的国旗做了解释说明。因此破折号的作用是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故答案为: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10.阅读句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可知,”瞻仰”的意思是怀着敬意看,这个词语很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旗的敬仰,对新中国的热爱。
故答案为: 怀着敬意看
1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
故答案为:国旗、国歌
12.阅读句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可知,”瞻仰”的意思是怀着敬意看,这个句子很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旗的敬仰,对新中国的热爱。
故答案为:热爱
(2022·伊通)现代文阅读。
《____》
卖辣椒的人,(害怕 恐怕)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说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说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
有一天没事。我就站在一个卖辣椒的三轮车旁,看摊主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吧。”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对我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果然 居然)是那个难题:“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买主坚信这一说法,挑好后满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都是买不辣的,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所剩无几了。我于是又自以为是地对她说:“把剩下的辣椒分成两堆吧,不然就不好卖了!”然而,她仍是笑着摇摇头,说:“用不着!”又一个买主来了。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不一会儿,长辣椒很快告罄。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没有再说话,甚至有些忧心忡忡。心想:这回你还能怎么说呢?当又一个买主问时,卖辣椒的妇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我暗自佩服,可不是嘛,辣椒被太阳晒了半天,软辣椒确实失去了不少辣汁。
卖辣椒的妇女卖完辣椒,临走时对我说:“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处处有智慧。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
13.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4.填空。
“告罄”在文中的意思是   。
“顿悟”是说“我”一下子明白   这个道理。
15.“我”在看摊主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心情是不断变化的。请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自作聪明→   →   →   。
16.卖辣椒的妇女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根据辣椒的“   、   、   ”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
17.你对这个卖辣椒的妇女有什么评价?并说明理由。
18.为文章选择个题目,抄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A.辣椒 B.卖辣椒 C.卖辣椒的妇女
【答案】13.恐怕|果然
14.卖完了;生活处处有智慧
15.自以为是;忧心忡忡;暗自佩服
16.颜色(或“颜色深浅”);长短;软硬
17.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定知道
18.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3.第一空,”害怕”因遇到危险、困难而畏惧或发慌。”恐怕”表示估计并担心,相当于”大概””也许”。故为:恐怕。第二空,”果然”是表达意料之中,”居然”是表达意料之外。故为:果然。
故答案为:恐怕、果然
14.结合”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不一会儿,长辣椒很快告罄”分析,”告罄”意思是卖完了。结合”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处处有智慧。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分析,”顿悟”是说”我”一下子明白:生活处处有智慧(或”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
故答案为:卖完了、生活处处有智慧
15.结合”我于是又自以为是地对她说”,概括为:自以为是。结合”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没有再说话,甚至有些忧心忡忡”,概括为:忧心忡忡。结合”我暗自佩服,可不是嘛,辣椒被太阳晒了半天,软辣椒确实失去了不少辣汁”,概括为:暗自佩服。
故答案为:自以为是、忧心忡忡、暗自佩服
16.结合”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长的辣,短的不辣””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概括为:颜色(或”颜色深浅”)、长短、软硬。
故答案为:颜色(或“颜色深浅”)、长短、软
17.”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长的辣,短的不辣””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表现了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一定知道。
故答案为: 她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她总结的这些经验很实用,也很独特,别人不—定知道
18.本文记叙了卖辣椒的妇女根据辣椒的颜色、长短、软硬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文章表现了卖辣椒的妇女有经验,有智慧,善于观察和总结。
故答案为:C
三、习作
19.(2022·伊通)作文。
同学们,我们不会忘记,2022年的春天,曾给我们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肆虐的新冠疫情横扫伊通大地!我们伊通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七星山又绿了,伊通河又清了!曾经医护人员接送患者的身影,居家期间朋友、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老师在手机屏幕那边的串串叮咛……请把疫情期间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分享给大家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疫情下的守望相助
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了我们的家乡伊通。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伊通人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勇气。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构成了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天空中飘着细雨,整个小城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的严峻形势使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驶过的救护车和运送物资的车辆打破了这份静谧。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站在自家阳台,手中捧着一篮新鲜的蔬菜,朝着对面楼栋的年轻人招手。我知道,那是她为隔离在家的邻居准备的食物。
那一瞬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守望相助”。在这个艰难时刻,虽然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自由地走亲访友,但邻里之间的关爱却通过阳台、通过手机屏幕传递着。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是捐赠物资、参与志愿者服务,还是简单地遵守居家隔离的规则。
我还记得,那段时间我们的老师每天都会通过手机视频,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声音透过屏幕传递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知道即使隔离在家,我们也并不孤单。老师的话语激励我们保持乐观,坚持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这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瞬间。它们让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今,伊通河再次清澈流淌,七星山重新焕发绿意,而这些美好的改变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相信,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洗礼,伊通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就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要求选择疫情期间的一件事写一篇作文。我们不会忘记,2022年的春天,曾给我们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肆虐的新冠疫情横扫伊通大地!我们伊通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七星山又绿了,伊通河又清了!曾经医护人员接送患者的身影,居家期间朋友、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老师在手机屏幕那边的串串叮咛……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这是一篇叙事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 这篇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疫情期间伊通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画面。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如老奶奶为邻居准备食物、老师通过视频关心学生等,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善良与坚韧。文章结构清晰,情感表达真挚,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