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境化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境化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3 16: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境化试题
重温革命岁月
【卷首语】
同学们,岁月如歌,让我们携手穿越时空的长廊,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每一道题,都是对先辈英勇抗争精神的致敬,每一次思考,都是心灵与历史的深刻对话。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共同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铭记历史的声音
看拼音写词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xuán yá(    )峭壁,强渡大渡河,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bào fā(    )出一阵pái shān dǎo hǎi(      )的掌声;当毛主席xuān b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中国人民fèi téng(    )了。
缅怀革命历史
二、单选题
1.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七律(lù) 云崖(yá) 等闲(xián)
B.逶迤(yí) 铁索(suǒ) 泥丸(wán)
C.长征(zhēng) 磅礴(páng) 磅秤(páng)
D.岷山(mín) 蒙骗(méng) 乌蒙(méng)
2.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中,五位壮士面对敌人的包围,选择了怎样的行动呢?( )
A. 投降
B. 逃跑
C. 战斗到最后一刻
D. 与敌人谈判
3.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居高临下( ) ①靠近 ②对着 ③来到 ④将要
身负重伤( ) ①承担 ②失败 ③遭受 ④享有
引上绝路( ) ①停止 ②达到极点 ③走不通的
大举进攻( ) ①提出 ②推选 ③动作 ④抬起
①③③③ B. ③①③③ C. ①③①③ D. ①③③①
4.《灯光》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灯光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科技的进步 B. 光明与希望
C. 夜晚的寂静 D. 城市的繁华
5.《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在战场上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
A. 自私自利
B. 英勇无畏
C. 消极怠工
D. 贪图享乐
6.针对本次“多彩的活动”习作主题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写作内容?( )
A. 随便编造一个故事
B. 描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
C. 重复别人的文章
D. 只写自己喜欢的活动
三、积累与运用
1.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1)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2.判断下列人物描写方法。
(1)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
(2)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
(3)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 )
牢记党的精神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后面接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在面临绝境时,他们选择的行动是“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
《开国大典》中,五星红旗的升起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民的_______________。
4.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1)位卑未敢 。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3) ,视死忽如归。
学习革命精神
五、阅读理解
(一)
汉语的纯洁性
材料一 类似“脑残”“矮矬(cuó)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mào dié)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 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2分)
2.在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言论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二)
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在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押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坚定而有尊严,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 )
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
赵一曼被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赵一曼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亲历国庆大阅兵
阮 华
上午10时,庆典开始了,天安门城墙下1000多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高奏国歌,接着28响礼炮响彻云宵。阅兵总指挥秦基伟将军一声“军委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一声铿锵有力的“开始”。军乐团奏响了雄壮的阅兵曲,一辆敞篷红旗轿车驶出天安门,越过金水桥,缓缓向东驶去,车上站着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他一边检阅部队,一边挥手高呼:“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报以“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的喊声。
10点20分,邓小平检阅完毕后,回到天安门城楼上,他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发表国庆讲话,广场上掌声雷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武装警察和男女民兵、机械化部队组成42个整齐的方队依次走过来了。队列横看是一条线,竖看是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举手投足都是一条线。紧接着是金戈铁马、车流滚滚的20多个机械化方队开过,跟在银光闪闪的舰空导弹后面的是直指长空的金色地空导弹。当用24米加长汽车运载的洲际导弹方队出现时,天安门上空出现了红、蓝、黄、绿、紫、棕、橙、绛八色彩练当空舞。万众翘首,只见8架威武的护卫机后拉出8条绚丽彩绸,紧跟其后的是声震长空的18架重型轰炸机,接着由强击机组成的8组4机共32架战机呼啸而过,最后是18架歼击机群排着品字队形穿云破雾腾空而去……
一晃30多年过去了,但回想起盛大阅兵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一生中难忘的事情。
(选自《江淮法治》,2015年第19期)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
(2)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
2.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语言的延长 B. 表示语意未尽
C. 表示解释说明 D. 表示意思的递进
3.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介绍大阅兵的。参加大阅兵的42个方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 、 和男女民兵、 。
4.看了作者描写的大阅兵,你有什么感受?写一写吧。
书写爱国新篇章
六、习作
以“我们身边的革命精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或者观察,描述一个你认为体现了革命精神的人或事件,并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参考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悬崖 爆发 排山倒海 宣布 沸腾
二、单选题
1.B
2.C
3.A
4.B
5.B
6.B
三、1.宣布 宣读
2.(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答案】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这两句诗接在“万水千山只等闲”之后,表达了红军渡过重重难关后的喜悦心情。
2.【答案】宁死不屈;忠诚。
【解析】五位壮士在绝境中选择了宁死不屈,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3.【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深深的热爱。
【解析】五星红旗的升起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的深深热爱。
4.(1)忘忧国 (2)不可以尺寸与人 (3)捐躯赴国难
五、阅读理解
(一)
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2.(1)社会:①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③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写出一条即可)
(2)个人:①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②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③所用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写出一条即可)
(二)
1. 坚贞不屈 滔滔不绝
2.为掩护部队受伤昏迷
3.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4.敌人可以摧毁一切可以看到的东西,但摧不毁革命者的革命意志。
(三)
1. (1)记忆犹新 (2)铿锵有力
2. B
3.时间 陆海空三军 武装警察 机械化部队
4.示例:我们国家变得日益强大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富强。
六、习作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并写作,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现并描述那些在平凡中展现不平凡精神的人物或事件,用你们的笔触记录下这些感人的瞬间,表达出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