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13 12: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7.1 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
2.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分子的直径约10-1
B.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
C.液体的分子结构使得液体容易被压缩,从而没有确定的形状
D.为证明液体之间发生了扩散,可以将半杯清水和半杯硫酸铜溶液倒在一起
3.关于分子动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破镜难圆,是因为两片破镜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
C.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D.人们通常以10-10n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4.学校厨房的墙角边堆放了煤炭,隔一段时间后,煤炭粉末就扩散到墙里面去了,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
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B.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低,煤炭粉末扩散得越快 D.相互接触的煤炭粉末与墙壁存在着温差
5.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决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防控意识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病毒的分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消毒水蒸发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6.一根细棉线一拉就断,而一根细铁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不是由分子组成的
B.棉线的分子之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C.棉线的分子之间的引力远小于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D.棉线的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7.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向热汤中滴入香油,很快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有时吃到嘴里的菜很咸,是因为盐分子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C.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D.用压力锅煮饭容易熟,主要是因为压强越大,水的沸点越低
8.如图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如图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间有空隙
9.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下列事实的微观本质相同的是(  )
①红墨水在水中扩散 ②花香四溢
③物体的热胀冷缩 ④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图像,r0表示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分子间的F斥和F引,都随r的增大而______。
12.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 80~120nm,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当吸入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时可能会导致感染,此种传播过程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
13.将100cm3的水与10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我们可以发现,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这一现象说明______,测得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180 g,则混合液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小于”、 “等于”或“大于”)0.9×103 kg/m3。
14.实践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如图所示三种不同的设备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下大上小的玻璃管、上大下小的玻璃管。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___________,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___________。通过比较你觉得___________(甲/乙/丙)所示装置的实验效果更好。
15.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分子直径大小可以这样估测,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大,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所示如果一滴油在水面展开时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薄膜半径为R,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表达式是:d=___________。(用常量和测得量表示)
三、实验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几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几个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加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加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__(能/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
(5)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做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________的运动。
A.水分子的运动 B.花粉颗粒的运动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的运动。
(3)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法。
(4)花粉颗粒的质量越大,则其_______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5)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为________m。
(6)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6.C 7.A 8.C 9.A 10.D
11.引力 斥力 减小
12.不是
13.小于 分子间有空隙 大于
14.水 分子存在间隙 乙
15.引力
16.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快) 控制变量法 不能 即使分子不运动,通过搅动杯中的水,电能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温度升高使花分泌出的芳香油分子运动加快 向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向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比较水和酒精颜色变化的快慢 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
17.B 分子无规则 转换 惯性 10-10 减小微粒大小(或提高液体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