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内能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13 13: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
一、单选题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下降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
C.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5℃物体一定比5℃的物体的内能少
2.春风拂面,花香怡人。下面实例中与闻到花香所蕴含的物理现象相同的是(  )
A.细雨霏霏 B.腌制腊肉 C.欢声笑语 D.尘土飞扬
3.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C.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D.原子核带正电,中子带负电
4.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确定
5.选用大空隙结构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同时路面呈微小凹凸且不积水,可较好地防滑和防反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渗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与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性有关
B.减弱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在人耳处进行的
C.路面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路面呈微小凹凸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6.如图所示,“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汉族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以下关于炒制过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制过程中闻到香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炒制过程中锅上方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炒制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过油肉”的内能增加
7.常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  )
A.导热性好 B.密度较大
C.比热容较大 D.具有流动性
8.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红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无关
C.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则( )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加热时间长的液体比热容大
C.加热时间短的液体比热容大
D.密度小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10.如图示意了某种物体常见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乙状态到甲状态,分子间的引力变大
B.甲状态时,物体的流动性最明显
C.甲状态时,物体最容易被压缩
D.甲状态时,分子的位置固定,不会运动
二、填空题
11.熨斗古代亦称“火斗”,最早出现于西汉,以青铜质地为主,用高温熨平衣物,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宋元时期,出现了如图所示带木把的熨斗,相比金属把,使用更安全,是由于木头具有 的物理属性。
12.乐山的火锅串串因其独特的色、香、味而深受人们喜爱,加热过程中,锅的温度逐渐升高,这是用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得锅的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当火锅里的汤汁沸腾时,满屋香气四溢,这是 现象。
13.比热容是物质的 之一.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表示 .用水作为汽车的发动机及发电站中汽轮机的冷却剂,它们都是利用了水的 的特点.
14.冰壶项目是历届冬奥会的经典项目,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冰壶由于 继续向前运动,运动员需要在冰壶周围用冰刷进行刷冰,刷冰过程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冰面的内能,使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以减小冰壶与冰面的摩擦。
15.如图所示几个实验发生的现象,包含一定的物理观念,请回答相关问题。在图A的实验中,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 。在图B的实验中,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 。在图C的实验中,将活塞迅速下压,筒内的气体内能增大,气体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棉花被点燃。说明通过 的形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作图题
16.把初温为20℃的牛奶放入80℃的热水里加热,牛奶和水质量相同,8min后两者达到相同温度。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0~8min牛奶和热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题
17.如图是小红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的实验场景:斜面上有两平行轨道,将两小球①、②从轨道上由静止释放,与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的两个相同木块①、②发生碰撞,两个木块初始位置到斜面底端的距离相等。
(1)为完成实验,应使两个小球质量 (相同/不同);
(2)实验中你通过观察 知道小球动能的大小;
(3)根据上图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时,两木块通过两点处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功率大小为,则 ,木块沿木板表面滑行过程中,木块的 转化成 能;
(5)若实验过程中,木块从木板的右端滑出,为了完成实验,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
1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此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5)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法。
五、计算题
19.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上升50℃,求水放出的热量。[]
2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0.4k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a图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那么:
(1)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求出沙子的比热容大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B
7.C
8.D
9.B
10.A
11. 热传递 隔热性好/导热性差
12. 热传递 增大 扩散
13. 特性 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较大
14. 惯性 做功 熔化
15. 做无规则运动 引力 做功
16.
17. 相同 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 小球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机械能 内能 换用质量更大的木块
18. 相同 高 大于 水 加热时间 控制变量法
19.
20.(1);(2)91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