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我爱这土地》同步训练 (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精彩练习】3我爱这土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了开展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设计两个。
①搜集喜欢的诗歌;
②整理搜集的诗歌;
③ ;
④ 。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诗歌 推荐理由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3.默写: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②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③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④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
⑤得道者多助, 。(《〈孟子〉两章》)
⑥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⑦《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
诗歌鉴赏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5.诗中鸟所歌唱的对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6.将“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7.《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鸣唱,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描写“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对光明的向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二、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番薯
①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薯从温润的泥土中醒来。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
②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种的。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上长途客车,辗转500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些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香喷喷的番薯就被端上来了,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而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的。
③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出在自家书房的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看他拍的照片,哪里是一棵番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
的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令我记在了心上。
④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清洗后放进锅里蒸煮。我看到一个番薯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来。我要带回单位去,我要种番薯了。
⑤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将薯块的五分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越长越快,有点儿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条,清晰可见,洁白纯净。
⑥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个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⑦20世纪80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或许有着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如今,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在农村的岁月,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会想到番薯竟有如此“尊贵”的待遇。
⑧番薯叶长出来了,一间陋室仿佛被抹上了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翠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认真而有序地长着,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呈三角状卵形,有的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根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就变成了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都忍不住笑了,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
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了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
⑩在玻璃瓶里种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的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番薯已换了角色。换了角色,同样好好活,让叶子像花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10.文章围绕番薯写了哪些事
11.第②段中“故乡的味道”指什么?
12.第⑦段说“番薯竟有如此‘尊贵’的待遇”,结合全文说说番薯有着怎样“尊贵”的待遇。
13.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个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14.说说你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三、语言综合与运用
15.(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2)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
栏目三:
(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四、写作题
16. 假如艾青想注册一个微信号,请你帮他设计微信昵称和个性签名,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示例:举办诗歌朗诵大会;开展诗歌创作比赛
2.①全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的写照,也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的象征。③当我们面对人生低谷或遭遇坎坷时,这首诗可以使我们充满昂扬奋发的乐观精神。
【知识点】活动设计;语言简明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⑵考查诗歌推荐语的拟写。“推荐语”属于评价类,对评价的对象要有所了解,评价中要突出其精神品质及影响,语言要生动,有情感色彩。推荐语的内容要写明三点,一是他做了什么事,二是他做的事有什么社会影响,三是他的行为表现了什么道德品质,而这些内容不是平实的交代,要用抒情情的语言表达,可用修饰手法,语言要精练。
1.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提示,以“诗歌”为主要内容,设计适合在班级开展的活动,并以与示例相同的格式为活动命名即可。如可设计:朗读喜欢的诗歌,创作自己的诗歌等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举办诗歌朗诵大会 ;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
2.本题考查诗歌推荐语的拟写。解答此题首先应交代所推荐作品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作品值得推荐的地方,即诗歌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可从主旨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故答案为: ①全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的写照,也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的象征。③当我们面对人生低谷或遭遇坎坷时,这首诗可以使我们充满昂扬奋发的乐观精神。
3.【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零落成泥碾作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失道者寡助;陟罚臧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我爱这土地
【解析】【分析】小题①要注意“得”不要写成的或地,小题②注意驰、蜡不要写成别字。小题③要注意“零”“碾”“作”不要写错,小题④比较容易,写出空缺的句子即可,小题⑤要注意“寡”的写法。小题⑥,注意“陟”“臧”不要写错,小题⑦注意“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提示。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答案】4.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5.“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和“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黎明”象征光明和希望。
6.不好。“嘶哑”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则缺少了“歌唱艰辛”这一内涵,也就减弱了对歌唱对象的诚挚情感,所以不能换。
7.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第一节是蓄势,第二节是作者情感的迸发与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8.为遭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感到悲愤,向往光明,愿为祖国献身的挚爱之情。
9.D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考生应掌握意象,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无关,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不同效果。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上下内容的联系。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的理解。考生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抓关键语句体会和概括诗人的思想情感。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解答时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述的内容与文本本身的一致性。
4.本题考查赏析诗中意象。诗中的“鸟”是一个不卑不亢,,坚强不息的形象,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据此概括为: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5.本题考查学生对象征意义的理解。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
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这些修饰语使意象的特点更加鲜明,意蕴更加丰富,极为强烈地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悲愤,使“鸟儿”的爱国者和吹号者的形象更加鲜明深刻。“黎明” 象征光明和希望。
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首先要表明态度,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分析原词和换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不好。“嘶哑”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则缺少了“歌唱艰辛”这一内涵,也就减弱了对歌唱对象的诚挚情感,所以不能换。
7.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作者将自己喻为“鸟儿”,通过对‘土地”“河流“风”三个意象,表达了“爱土地"思想。又通过最后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强烈地抒发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诗意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所以第一节是蓄势,第二节是作者情感的迸发与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8.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作者紧扣“鸟儿”这个虚拟的形象,借这个形象,象征性地表现了自己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博大深沉的强烈情感。作答时可结合意象“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和主旨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来分析。示例:为遭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感到悲愤,向往光明,愿为祖国献身的挚爱之情。
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D:这一句中的“我”指的就是作者自己,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深情,而且在开篇诗人就是以“鸟”来自喻,所以喻体“鸟”就是指作者自己。
【答案】10.①一家人品尝伯母送来的故乡的番薯;②“我”在办公室用玻璃瓶种番薯。
11.①番薯的香甜味道;②老家伯母的深情牵挂和浓厚情意。
12.①成了餐桌上备受赞叹的原生态食品;②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③被种在玻璃瓶里,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成为寄托情思之物。
1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嫩芽的情态和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4.这是“我”由番薯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的角色转换而产生的感悟;人也应该像番薯一样不论环境怎样改变,身份怎样转变,都绽放自己的美丽,活出自己的精彩。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提取。解答时要通读文本,读文章的结构和文段内容进行概括,按照题意,筛选和提取符合要求的信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难度不大,考生按照题意,抓关键语进行归纳,注意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仔细理解缇欧,确定答题的范围,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4)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或者你有和主旨的理解。解答时用的文章,理解文意,仔细阅读和思考语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②③段"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按每人一个将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薯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概括:一家人品尝伯母送来的故乡的番薯;
根据⑤~⑧ 内容概括为:“我”在办公室用玻璃瓶种番薯。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 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种的 ”“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 ”可知,“故乡的味道”指的是番薯的香甜味道和老家伯母的深情牵挂和浓厚情意。
12.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文章的内容,确定答题的范围。
根据文段②“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 概括:成了餐桌上备受赞叹的原生态食品;
根据文段⑦“而如今,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好看为: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
根据文段⑧的内容和文段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了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概括为:被种在玻璃瓶里,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成为寄托情思之物。
13.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赏析语句一般从修辞、描写、词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书写。语句将“每个嫩芽 ”比作“一张笑脸”运用比喻的修辞,而且将新芽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嫩芽的情态和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4.本题考查对语句含义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意思是自己从一个农家子弟,来到个陌生的城市工作,自己即便只是番薯叶,也要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的绽放,过好自己需要的生活,由此表达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读了这篇文章,还体会到:人要学会适应环境;故乡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忘本;人也应该像番薯一样不论环境怎样改变,身份怎样转变,都绽放自己的美丽,活出自己的精彩; 学会创新,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15.【答案】(1)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诗海漫步;仰望星空
(3)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知识点】活动设计;我爱这土地;语言得体;作家作品;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分析】(1)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诗集有《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
(2)做本题时从三个方面设计活动:一是围绕活动的目的和主题设计,二是设计的活动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设计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比如:诗海漫步;仰望星空;光的赞歌;黎明太阳等等。
(3)大笔写意,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故答案为:(1)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①诗海漫步;②仰望星空;
(3)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人物“推荐诗歌”的推荐语。答题时应注意,挑选艾青诗歌的名篇,背诵出精彩句段,点明诗歌主旨和思想感情,充满感情渲染气氛。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本题考查设计公众号栏目。答题时应注意, 设计栏目和艾青诗歌内容生平经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解答时应有整体意识。为活动确定主题,可选角度较多,主题一定要明确、醒目,语言表达准确。
(3)本题考查拟写人物颁奖词。答题时应注意,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16.【答案】示例:
昵称:忧郁的火。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昵称设计理由: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的风格。然而他又似光、似火般充满了对祖国热烈的爱。
个性签名设计理由: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条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五个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个性形象。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人、作品内容、风格等的了解和把握,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够体现诗人的个性,作品特点进行设计即可。如:
昵称:忧郁的火。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昵称设计理由: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的风格。然而他又似光、似火般充满了对祖国热烈的爱。
个性签名设计理由: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条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五个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个性形象。
故答案为:
昵称:忧郁的火。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昵称设计理由: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的风格。然而他又似光、似火般充满了对祖国热烈的爱。
个性签名设计理由: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条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五个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个性形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及其相关内容的掌握。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诗人的相关信息要识记和积累,并且进行提炼概括。
1 /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我爱这土地》同步训练 (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精彩练习】3我爱这土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了开展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设计两个。
①搜集喜欢的诗歌;
②整理搜集的诗歌;
③ ;
④ 。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诗歌 推荐理由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答案】1.示例:举办诗歌朗诵大会;开展诗歌创作比赛
2.①全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的写照,也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的象征。③当我们面对人生低谷或遭遇坎坷时,这首诗可以使我们充满昂扬奋发的乐观精神。
【知识点】活动设计;语言简明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⑵考查诗歌推荐语的拟写。“推荐语”属于评价类,对评价的对象要有所了解,评价中要突出其精神品质及影响,语言要生动,有情感色彩。推荐语的内容要写明三点,一是他做了什么事,二是他做的事有什么社会影响,三是他的行为表现了什么道德品质,而这些内容不是平实的交代,要用抒情情的语言表达,可用修饰手法,语言要精练。
1.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提示,以“诗歌”为主要内容,设计适合在班级开展的活动,并以与示例相同的格式为活动命名即可。如可设计:朗读喜欢的诗歌,创作自己的诗歌等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举办诗歌朗诵大会 ;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
2.本题考查诗歌推荐语的拟写。解答此题首先应交代所推荐作品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作品值得推荐的地方,即诗歌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可从主旨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故答案为: ①全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的写照,也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的象征。③当我们面对人生低谷或遭遇坎坷时,这首诗可以使我们充满昂扬奋发的乐观精神。
3.默写: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②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③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④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
⑤得道者多助, 。(《〈孟子〉两章》)
⑥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⑦《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
【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零落成泥碾作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失道者寡助;陟罚臧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我爱这土地
【解析】【分析】小题①要注意“得”不要写成的或地,小题②注意驰、蜡不要写成别字。小题③要注意“零”“碾”“作”不要写错,小题④比较容易,写出空缺的句子即可,小题⑤要注意“寡”的写法。小题⑥,注意“陟”“臧”不要写错,小题⑦注意“采用典故,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提示。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诗歌鉴赏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5.诗中鸟所歌唱的对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6.将“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7.《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鸣唱,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描写“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对光明的向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4.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5.“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和“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黎明”象征光明和希望。
6.不好。“嘶哑”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则缺少了“歌唱艰辛”这一内涵,也就减弱了对歌唱对象的诚挚情感,所以不能换。
7.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第一节是蓄势,第二节是作者情感的迸发与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8.为遭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感到悲愤,向往光明,愿为祖国献身的挚爱之情。
9.D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考生应掌握意象,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无关,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不同效果。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上下内容的联系。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的理解。考生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抓关键语句体会和概括诗人的思想情感。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解答时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述的内容与文本本身的一致性。
4.本题考查赏析诗中意象。诗中的“鸟”是一个不卑不亢,,坚强不息的形象,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据此概括为: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5.本题考查学生对象征意义的理解。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
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这些修饰语使意象的特点更加鲜明,意蕴更加丰富,极为强烈地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悲愤,使“鸟儿”的爱国者和吹号者的形象更加鲜明深刻。“黎明” 象征光明和希望。
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首先要表明态度,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分析原词和换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不好。“嘶哑”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则缺少了“歌唱艰辛”这一内涵,也就减弱了对歌唱对象的诚挚情感,所以不能换。
7.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作者将自己喻为“鸟儿”,通过对‘土地”“河流“风”三个意象,表达了“爱土地"思想。又通过最后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强烈地抒发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诗意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所以第一节是蓄势,第二节是作者情感的迸发与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8.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作者紧扣“鸟儿”这个虚拟的形象,借这个形象,象征性地表现了自己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博大深沉的强烈情感。作答时可结合意象“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和主旨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来分析。示例:为遭受苦难的祖国和人民感到悲愤,向往光明,愿为祖国献身的挚爱之情。
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D:这一句中的“我”指的就是作者自己,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深情,而且在开篇诗人就是以“鸟”来自喻,所以喻体“鸟”就是指作者自己。
二、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番薯
①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薯从温润的泥土中醒来。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
②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种的。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上长途客车,辗转500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些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香喷喷的番薯就被端上来了,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而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的。
③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出在自家书房的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看他拍的照片,哪里是一棵番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
的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令我记在了心上。
④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清洗后放进锅里蒸煮。我看到一个番薯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来。我要带回单位去,我要种番薯了。
⑤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将薯块的五分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越长越快,有点儿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条,清晰可见,洁白纯净。
⑥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个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⑦20世纪80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或许有着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如今,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在农村的岁月,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会想到番薯竟有如此“尊贵”的待遇。
⑧番薯叶长出来了,一间陋室仿佛被抹上了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翠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认真而有序地长着,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呈三角状卵形,有的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根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就变成了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都忍不住笑了,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
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了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
⑩在玻璃瓶里种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的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番薯已换了角色。换了角色,同样好好活,让叶子像花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10.文章围绕番薯写了哪些事
11.第②段中“故乡的味道”指什么?
12.第⑦段说“番薯竟有如此‘尊贵’的待遇”,结合全文说说番薯有着怎样“尊贵”的待遇。
13.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个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14.说说你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案】10.①一家人品尝伯母送来的故乡的番薯;②“我”在办公室用玻璃瓶种番薯。
11.①番薯的香甜味道;②老家伯母的深情牵挂和浓厚情意。
12.①成了餐桌上备受赞叹的原生态食品;②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③被种在玻璃瓶里,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成为寄托情思之物。
1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嫩芽的情态和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4.这是“我”由番薯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的角色转换而产生的感悟;人也应该像番薯一样不论环境怎样改变,身份怎样转变,都绽放自己的美丽,活出自己的精彩。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提取。解答时要通读文本,读文章的结构和文段内容进行概括,按照题意,筛选和提取符合要求的信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难度不大,考生按照题意,抓关键语进行归纳,注意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仔细理解缇欧,确定答题的范围,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4)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或者你有和主旨的理解。解答时用的文章,理解文意,仔细阅读和思考语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②③段"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按每人一个将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薯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概括:一家人品尝伯母送来的故乡的番薯;
根据⑤~⑧ 内容概括为:“我”在办公室用玻璃瓶种番薯。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 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种的 ”“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 ”可知,“故乡的味道”指的是番薯的香甜味道和老家伯母的深情牵挂和浓厚情意。
12.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文章的内容,确定答题的范围。
根据文段②“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 概括:成了餐桌上备受赞叹的原生态食品;
根据文段⑦“而如今,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好看为: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
根据文段⑧的内容和文段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了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概括为:被种在玻璃瓶里,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成为寄托情思之物。
13.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赏析语句一般从修辞、描写、词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书写。语句将“每个嫩芽 ”比作“一张笑脸”运用比喻的修辞,而且将新芽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嫩芽的情态和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4.本题考查对语句含义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意思是自己从一个农家子弟,来到个陌生的城市工作,自己即便只是番薯叶,也要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的绽放,过好自己需要的生活,由此表达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读了这篇文章,还体会到:人要学会适应环境;故乡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忘本;人也应该像番薯一样不论环境怎样改变,身份怎样转变,都绽放自己的美丽,活出自己的精彩; 学会创新,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三、语言综合与运用
15.(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2)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
栏目三:
(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答案】(1)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诗海漫步;仰望星空
(3)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知识点】活动设计;我爱这土地;语言得体;作家作品;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分析】(1)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诗集有《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
(2)做本题时从三个方面设计活动:一是围绕活动的目的和主题设计,二是设计的活动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设计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比如:诗海漫步;仰望星空;光的赞歌;黎明太阳等等。
(3)大笔写意,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故答案为:(1)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①诗海漫步;②仰望星空;
(3)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人物“推荐诗歌”的推荐语。答题时应注意,挑选艾青诗歌的名篇,背诵出精彩句段,点明诗歌主旨和思想感情,充满感情渲染气氛。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本题考查设计公众号栏目。答题时应注意, 设计栏目和艾青诗歌内容生平经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解答时应有整体意识。为活动确定主题,可选角度较多,主题一定要明确、醒目,语言表达准确。
(3)本题考查拟写人物颁奖词。答题时应注意,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四、写作题
16. 假如艾青想注册一个微信号,请你帮他设计微信昵称和个性签名,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答案】示例:
昵称:忧郁的火。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昵称设计理由: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的风格。然而他又似光、似火般充满了对祖国热烈的爱。
个性签名设计理由: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条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五个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个性形象。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人、作品内容、风格等的了解和把握,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够体现诗人的个性,作品特点进行设计即可。如:
昵称:忧郁的火。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昵称设计理由: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的风格。然而他又似光、似火般充满了对祖国热烈的爱。
个性签名设计理由: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条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五个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个性形象。
故答案为:
昵称:忧郁的火。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昵称设计理由: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的风格。然而他又似光、似火般充满了对祖国热烈的爱。
个性签名设计理由: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这条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太阳、黎明、光、火把、土地”五个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个性形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及其相关内容的掌握。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诗人的相关信息要识记和积累,并且进行提炼概括。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