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配套教学设计(28)

文档属性

名称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配套教学设计(2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1-09 15:31:2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根据已知的概率设计游戏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以及分组游戏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概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2.根据已知的概率设计游戏方案。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结合本节课内容主要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
3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体验过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已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前面两节课通过活动感受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奠定了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
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活动目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学会简单的概率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学习新课以前复习有关简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二:
一个袋中有5个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猜一猜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使本节课顺利的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活动2【讲授】学习新知
活动内容:1.学习新知
这里我们提到的抛硬币,掷骰子和前面的摸球游戏有什么共同点?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个,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现。如果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想一想:你能找一些结果是等可能的实验吗?
得出结论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个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P(A)=m/n
活动目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何为等可能试验,并且大家共同合作得出求等可能试验中事件A的概率公式。在本环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互助意识,锻炼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协作能力。
活动3【活动】练一练
例: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因为骰子是均匀的,所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两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
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6=13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结果有3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2,4,6.
所以P(掷出的点数是偶数)=36 =12
活动目的:由于前面学生刚刚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所以此处练习教材中求掷一枚均匀骰子的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练习】随堂练习
将A,B,C,D,E这五个字母分别写在5张同样的纸条上,并将这些纸条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张,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它们是等可能的吗?
活动5【测试】课堂小结
设计说明:
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根据已有的概率设计游戏的方法。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包括:
1.概率的计算方法;
2.根据已有的概率设计游戏的方法;
3.常见的概率问题;
4.学习本节课的感想。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课本148页 1、2 、3题
活动7【活动】板书设计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1课时)
一、概率定义 三、练一练
二、例1 四、小结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