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蚂蚁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寻访蚂蚁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1-18 11: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及其一些活动方式;
2、归纳昆虫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分工,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乐于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高热爱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学情分析
组织学生捉蚂蚁,指导学生把捉到的蚂蚁养在有潮湿土的瓶子里,喂馒头渣或糖。
3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及其一些活动方式;
2、归纳昆虫的特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1.检查学生捉来的蚂蚁。2 ( http: / / www.21cnjy.com ).谈话: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窝?在捉蚂蚁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3.谈话:这节课里,我们学习一些关于蚂蚁知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观察蚂蚁身体外形的特征(1)提问:你们看见过蚂蚁了,谁说一说蚂蚁长的什么样子?它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了解学生对蚂蚁有多少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通常不全面,不具体)。(3)谈话:你们的回答对吗,要想说清楚蚂蚁长的什么样子,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我们必须仔细看,也就是观察。为了让同学们看清楚,我们把蚂蚁放进老师准备的昆虫盒内(或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首先看一看蚂蚁的身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再观察蚂蚁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长有什么,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培养学生按顺序、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4)学生分组(或个人)观察:(学生观察活动中,教师要分组巡视,了解学生认知情况,并不断提示观察目标和观察内容。)(5)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蚂蚁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学生年龄小教师应随时提示观察内容,交换意见,为发言做准备。)(6)汇报观察讨论结果:(教师出示蚂蚁身体结构模型边讲解边板书:头——一对触角胸——三对足腹——卵形(7)小结:蚂蚁有大的、有小的、有黑色的、有褐色的。它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胸部较细,长有三对足。腹部是卵形的,分节非常明显。2.让学生用水彩笔在玻璃片上画出一只蚂蚁。之后请几名学生到前边用投影仪将自己画的蚂蚁投在屏幕上。(通过画蚂蚁,巩固复习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3.指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1)谈话:捉蚂蚁时同学们知道了一窝蚂蚁有很多很多只,许多蚂蚁在一起,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看一看这张挂图吧。(出示挂图或投影片。)(2)提问:①洞内洞外的蚂蚁正在干什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蚂蚁吃什么?③蚂蚁怎样把吃的东西运回窝里去?④蚂蚁怎么挖洞作窝的?⑤蚂蚁为什么要打架?⑥蚂蚁发现吃的东西后,怎样让它的同伴知道?(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小结:要想更多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平常应多观察。比如用玻璃瓶养几只蚂蚁,在里边放几种不同的食物,看一看蚂蚁最喜欢吃哪一种食物;捉几只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捉一只较大的虫子放在蚂蚁窝附近,观察蚂蚁怎样把活虫子杀死,又是怎样把比自己身体重得多的虫子搬运回窝里去。总之,要通过实际观察来了解蚂蚁的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4.指导学生观察蚂蚁对樟脑气味的反应(通过活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1)提问:你认为蚂蚁用什么方法找到食物的?(学生会说靠闻气味的方法找到食物的。)蚂蚁靠什么闻气味?(触角)(2)谈话:如何证明蚂蚁会闻气味呢?(3)观察活动:①讲解游戏方法:我们来做一个蚂蚁闻味游戏。用樟脑球在纸上画一个圆圈,把蚂蚁放在圈内,观察蚂蚁会怎么样。②学生观察。③汇报观察结果:蚂蚁刚到樟脑球划的线旁边就退回去了,蚂蚁怕樟脑球的气味等。(4)小结:刚才的游戏说明蚂蚁确实能闻到气味。如果你还想了解蚂蚁更多的本领,比如,会游泳吗,在低温下会冻死吗,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弄清楚。(三)巩固练习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认识了一种小动物蚂蚁,下面我教大家一首关于蚂蚁的儿歌2.教儿歌:[学习儿歌也是对全课的总结。]蚂蚁外形要记住,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足在胸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