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感官总动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感官总动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3 11: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感官总动员》教学设计
引言
在苏教版一年级科学课程中,《感官总动员》是一个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感官的重要单元。本教学设计将通过品尝果蔬、观察蜡烛、喝药捏住鼻子、挑西瓜以及中医望闻问切等五个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感官的种类、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正确、综合使用这些感官来观察和描述物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验和观察记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爱科学的情感,认识到感官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1. 品尝果蔬
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不同果蔬的味觉特征。
学会用味觉和嗅觉综合判断果蔬的品质。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苹果、萝卜、洋葱等常见水果各若干;刀具、果盘。
学生材料:纸巾、记录本、彩笔。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水果,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感官知识,并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感官来认识这些水果呢?”
讲解与示范:教师介绍如何通过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等方法来识别不同水果,并强调安全卫生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分组进行,每组分配不同种类的水果。
学生轮流用纸巾擦拭手部后,先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再轻轻扇闻其气味,最后品尝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小组内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讨论不同水果的异同点。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果的味觉和嗅觉特征,并讨论如何根据这些特征来挑选优质的水果。同时,介绍一些水果的保存和食用小知识。
2. 观察蜡烛
教师准备:每组分发一支蜡烛和观察记录表。
活动步骤:
观察未点燃的蜡烛:让学生用眼看、手摸、鼻闻等方法,记录蜡烛的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触感等)。
学生活动:
分组进行,每组分配一支蜡烛和必要的实验材料。
学生观察并记录蜡烛未点燃时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蜡烛的特点。
3. 喝药捏住鼻子
活动目标
让学生体验嗅觉在味觉感知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苦味的药水(如中药汤剂)。
学生材料:记录本、彩笔。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捏住鼻子喝药,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讲解与示范:教师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强调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同时,演示如何正确地捏住鼻子并喝下药水。
模拟喝药,理解原因
教师准备:准备一杯中药汤剂,每组一个小勺子。
活动设计:
正常品尝:让学生先尝一口中药汤剂,感受其味道。
捏住鼻子品尝:再让学生捏住鼻子尝一口中药汤剂,比较两次品尝的感受。
讨论原因: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捏住鼻子后味道会变淡,理解嗅觉在味觉中的辅助作用。
教学提示: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培养科学思维。
分组进行,每组分配适量的药水和清水。
学生先正常品尝清水,记录其味道和感受。
然后捏住鼻子喝下药水,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对比两次体验的差异,并讨论嗅觉在味觉感知中的作用。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嗅觉对味觉感知的影响,并讨论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一些与味觉和嗅觉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多感觉整合等。
4. 挑西瓜
活动目标
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来挑选优质的西瓜。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品质的西瓜若干、刀具、果盘。
学生材料:记录本、彩笔。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品质的西瓜,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吃的西瓜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讲解与示范:教师介绍挑选西瓜的常用方法,如看颜色、听声音、摸表皮等,并演示如何正确操作。
学生活动:
分组进行,每组分配几个不同品质的西瓜。
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挑选西瓜。
切开挑选的西瓜,观察其内部品质(如瓜瓤的颜色、甜度等),并与自己的判断进行对比。
小组内分享挑选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准确地挑选西瓜。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挑选西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讨论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一些与西瓜种植和保存相关的知识。
5. 望闻问切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介绍中医的基本概念和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提问:“你们知道中医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介绍望闻问切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闻患者的气味;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切按患者的脉象等。同时,使用中医诊疗模型和中药材样本进行演示。
模拟活动:
分组进行,每组分配一个中医诊疗模型和模拟患者的情境。
学生按照望闻问切的方法,对模拟患者进行诊断,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小组内讨论诊断结果和可能的病因,提出治疗方案或建议。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方法和意义,并讨论这一诊断方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一些与中医相关的文化知识,如中药的性味归经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