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对应知能达标训练P4]
1.“发现美洲”等于发现了美食天堂。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解析 据材料“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故选C项;材料主要提及美洲的农作物向欧、亚、非传播,不是欧洲的本土作物,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工业化对粮食增长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亚欧贸易,排除D项。
答案 C
2.明末,一株结着鲜艳果实的异域植物——辣椒,被一艘来自美洲的货船带到了中国,以观赏植物和药材的身份在中国扎下了根,并在随后颠覆了中国的整个辛辣江湖,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甚至传统文化中。这反映了( )
A.明末以来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B.物种交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C.西方殖民扩张推动物种交流
D.经济交流推动文化习俗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了辣椒传入中国后,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甚至传统文化中,这说明经济交流推动文化习俗发展,故选D项;明末实行“海禁”政策,对外政策并不开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推动文化交流,而不是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没有体现西方殖民扩张,排除C项。
答案 D
3.李百川小说《绿野仙踪》(乾隆年间成书,据旧抄本)四十九回:何公子递下十二两银子扬长而去,苗秃子帮闲骂道:“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据此,对“西番柿子”推断正确的是( )
A.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B.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
C.该物种来自西亚地区
D.乾隆年间被引入中国
解析 根据材料“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番柿子”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故选B项;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排除A、D两项;番茄来自美洲,排除C项。
答案 B
4.下列图片所示的农作物的交流( )
A.扭转了人们疫病防治观念
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D.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故选C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扭转了人们疫病防治观念,排除A项;全球物种交流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与保障食品安全无关,排除D项。
答案 C
5.(2023·河北邢台联考)1542年,德意志的一些出版物中已有对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记载。可是,直到1744年普鲁士大饥荒,马铃薯这种后来的欧洲大主粮,才走出西班牙,来到德意志。这说明( )
A.新物种被接纳需要一定契机
B.美洲物种遭到欧洲各国排斥
C.德意志的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D.西班牙控制了美洲物种传播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推动马铃薯成为欧洲主粮的主要因素是1744年普鲁士发生了大饥荒,由此可以推断出,马铃薯作为新物种被接纳需要一定契机,故选A项;根据材料中“1744年普鲁士大饥荒,马铃薯这种后来的欧洲大主粮,才走出西班牙,来到德意志”,可以说明马铃薯作为美洲物种,并未遭到欧洲各国的排斥,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德意志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德意志的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结论,排除C项;马铃薯从1542年有记载,到1744年才在欧洲广泛传播,主要是在普鲁士大饥荒之前缺少需求,而不是“西班牙控制了美洲物种传播”,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 A
6.15世纪,牛和羊随哥伦布被引进新大陆。新大陆有大片肥沃的草场适合放牧,牛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其皮毛还给人类带来温暖。这说明物种传播(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缓解了美洲的人口压力
C.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D.拓展了东西方贸易范围
解析 据材料“新大陆有大片肥沃的草场适合放牧,牛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其皮毛还给人类带来温暖”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流,进而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对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未提及对美洲人口压力的影响,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其对东西方贸易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C
7.如表所示为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流向 物种
从美洲传出 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鸡、羊驼、番鸭、美洲鸵等
传入美洲 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黄瓜、豌豆、甘蔗、牛、驴、骡、马、猪、羊、鸡等
A.美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新航路开辟推动美洲发展
D.物种交流刺激人口增长
解析 材料提到的是从美洲传出和传入美洲的物种种类有很多,这说明美洲与世界其他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故选B项;材料仅提到出入美洲的物种情况,并没有与其他洲之间的经济情况作比较,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提到的是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这种交流是建立在新航路开辟后美洲被掠夺的基础之上的,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答案 B
8.“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C.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洲作物的传播能够丰富亚欧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从而丰富了亚欧社会的生活,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排除D项。
答案 C
9.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 )
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是指哥伦布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新物种传入欧洲等地,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了欧亚的物种资源,影响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增长,而“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是指原产于欧亚的甘蔗等传入美洲后,殖民者建立种植园经济和使用奴隶劳动,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美洲农业的正常发展,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灾难。因此,该作者认为哥伦布引发的物种交换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影响,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 A
10.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走上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这说明( )
A.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美洲饮食文化
B.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
C.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贵族的地位
D.价格革命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椒因供应量大增,不再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贵族们开始青睐蔗糖、巧克力、茶叶等,以前用胡椒来区分贵族与平民,后来用蔗糖、巧克力等区分,说明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故选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贵族通过食物标榜自己的贵族身份,未体现贵族地位的削弱,排除C项;价格革命的影响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而材料反映的是胡椒价格下降,排除D项。
答案 B
11.据史书记载,清代广西贵县地区广泛种植外来作物花生,“各商采买榨油,每年不下千数万斤……瘠土之民,并无谷粒,其完粮完婚之事多藉此”。材料可用来说明,外来作物的传入与种植( )
A.导致清代人口的膨胀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助推经济重心的南移
D.强化了小农经济的特性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外来作物花生在广西贵县地区广泛种植,商人采购花生榨油,当地农民依靠出售花生的收入维持生机,这说明外来作物使得农民和市场的关联性增强,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选B项;人口膨胀的信息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A项;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C项;小农经济的特性之一是自给自足,材料信息与自给自足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12.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苞米”。这些做法表明( )
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
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因此政府禁止民众种植玉米,这些做法说明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政府关注这一现象,故选C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世界经济联系增强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政府出台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并不能得出“官员有效遏制玉米种植的危害”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 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人来到新大陆后,陆续带来的旧大陆农作物,能成功传播的并不多,但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新大陆得到推广。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种人离不开面包(小麦制成)。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要解决面粉和面包的供应问题,就只能在新大陆种小麦。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于是在传教区附近试种小麦。美洲土地肥沃,很多地方适宜种小麦。在美洲某些地区,小麦不仅供本地人食用,还被卖到其他地区,是获利的好产品。秘鲁所产小麦就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对于美洲印第安人而言,利用冬天的闲暇时间播种小麦,可以增加夏秋季的收获物,以帮助部落度过食物短缺的冬季。
——摘编自张兰星《旧大陆小麦在新大陆的栽种及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个小麦在美洲大陆得到推广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一小问补充因素,据材料“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新大陆得到推广。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种人离不开面包(小麦制成)……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和所学知识可知,小麦面粉食品的美味。第二小问理由,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味迥异,可以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
答案 补充因素:小麦面粉食品的美味。
理由: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味迥异,可以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
14.(2023·福建三明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1551年西班牙人将原产美洲的马铃薯带入欧洲。马铃薯最早出现在中国何处,学术界存在争议。
观点一:“东南沿海说”
史料1 福建《松溪县志》记载“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文告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甘苦。”
史料2 1903年,美国人威廉在《荷据时期的台湾》一书中提到“1650年到过台湾的荷兰船长斯特儒斯曾在其日记中记载在台湾见过马铃薯。”
——摘编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
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三)》
观点二:“北京说”
史料3 明万历年间,《土豆》诗:“榛实(果实)软不及,菰根(植物根茎)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花生),蜀国叶蹲鸱(芋头)。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
史料4 明崇祯年间,《酌中志》记载道:“斯时所尚珍味……素蔬……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北京)之山药、土豆,南都(南京)之苔菜……不可胜计也。”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
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观点所引史料进行辨析,找出观点所引史料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措施。
解析 据史料1“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文告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甘苦”,史料2“1650年到过台湾的荷兰船长斯特儒斯曾在其日记中记载在台湾见过马铃薯”可得,对土豆的描述与产自美洲的马铃薯不相符,不能确定就是马铃薯,故史料1属于不实史料。修改措施:弃用不实史料。据史料2“1903年,美国人威廉在《荷据时期的台湾》一书中提到”可得,史料2的不足之处是转引日记史料,日记史料具有主观性,其真实性有待考证。补救措施:可查找原始史料,用旁证法,以日本的马铃薯传入史为旁证,或以日记其他内容为旁证。据史料3“明万历年间,《土豆》诗:‘榛实(果实)软不及,菰根(植物根茎)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花生),蜀国叶蹲鸱(芋头)。配茗人犹未……’”可得,史料3的不足之处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虚构成分过多,在史料实证中慎用。修改措施:文学作品用于史料实证必须进行甄别。据史料4“斯时所尚珍味……素蔬……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北京)之山药、土豆,南都(南京)之苔菜……不可胜计也”可得,史料4中对土豆描述不详,是否为马铃薯存在争议,孤证不立。修改措施:补充其他佐证材料。
答案 示例一
不足之处:史料1、4对土豆描述不清,存在争议;史料2为转引史料,真实性有待考证;史料3为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
修改措施:弃用不实史料;引用原始史料;甄别、查找、补充佐证史料。
示例二
史料1:对土豆的描述与产自美洲的马铃薯不相符,不能确定就是马铃薯,属于不实史料。
修改措施:弃用不实史料。
史料2:不足之处是转引日记史料,日记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修改措施:查找原始史料,用旁证法,以日本的马铃薯传入史为旁证,或以日记其他内容为旁证。
史料3:不足之处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具有主观性、虚构成分过多,在史料实证中慎用。
修改措施:文学作品用于史料实证必须进行甄别。
史料4:对土豆描述不详,是否为马铃薯存在争议,孤证不立。
修改措施:补充其他佐证材料。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对应知能达标训练P4]
1.“发现美洲”等于发现了美食天堂。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2.明末,一株结着鲜艳果实的异域植物——辣椒,被一艘来自美洲的货船带到了中国,以观赏植物和药材的身份在中国扎下了根,并在随后颠覆了中国的整个辛辣江湖,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甚至传统文化中。这反映了( )
A.明末以来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B.物种交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C.西方殖民扩张推动物种交流
D.经济交流推动文化习俗发展
3.李百川小说《绿野仙踪》(乾隆年间成书,据旧抄本)四十九回:何公子递下十二两银子扬长而去,苗秃子帮闲骂道:“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据此,对“西番柿子”推断正确的是( )
A.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B.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
C.该物种来自西亚地区
D.乾隆年间被引入中国
4.下列图片所示的农作物的交流( )
A.扭转了人们疫病防治观念
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D.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5.(2023·河北邢台联考)1542年,德意志的一些出版物中已有对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记载。可是,直到1744年普鲁士大饥荒,马铃薯这种后来的欧洲大主粮,才走出西班牙,来到德意志。这说明( )
A.新物种被接纳需要一定契机
B.美洲物种遭到欧洲各国排斥
C.德意志的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D.西班牙控制了美洲物种传播
6.15世纪,牛和羊随哥伦布被引进新大陆。新大陆有大片肥沃的草场适合放牧,牛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其皮毛还给人类带来温暖。这说明物种传播(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缓解了美洲的人口压力
C.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D.拓展了东西方贸易范围
7.如表所示为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流向 物种
从美洲传出 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鸡、羊驼、番鸭、美洲鸵等
传入美洲 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黄瓜、豌豆、甘蔗、牛、驴、骡、马、猪、羊、鸡等
A.美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新航路开辟推动美洲发展
D.物种交流刺激人口增长
8.“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C.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9.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 )
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
10.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走上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这说明( )
A.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美洲饮食文化
B.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
C.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贵族的地位
D.价格革命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11.据史书记载,清代广西贵县地区广泛种植外来作物花生,“各商采买榨油,每年不下千数万斤……瘠土之民,并无谷粒,其完粮完婚之事多藉此”。材料可用来说明,外来作物的传入与种植( )
A.导致清代人口的膨胀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助推经济重心的南移
D.强化了小农经济的特性
12.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苞米”。这些做法表明( )
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
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人来到新大陆后,陆续带来的旧大陆农作物,能成功传播的并不多,但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新大陆得到推广。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种人离不开面包(小麦制成)。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要解决面粉和面包的供应问题,就只能在新大陆种小麦。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于是在传教区附近试种小麦。美洲土地肥沃,很多地方适宜种小麦。在美洲某些地区,小麦不仅供本地人食用,还被卖到其他地区,是获利的好产品。秘鲁所产小麦就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对于美洲印第安人而言,利用冬天的闲暇时间播种小麦,可以增加夏秋季的收获物,以帮助部落度过食物短缺的冬季。
——摘编自张兰星《旧大陆小麦在新大陆的栽种及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个小麦在美洲大陆得到推广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14.(2023·福建三明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1551年西班牙人将原产美洲的马铃薯带入欧洲。马铃薯最早出现在中国何处,学术界存在争议。
观点一:“东南沿海说”
史料1 福建《松溪县志》记载“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文告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甘苦。”
史料2 1903年,美国人威廉在《荷据时期的台湾》一书中提到“1650年到过台湾的荷兰船长斯特儒斯曾在其日记中记载在台湾见过马铃薯。”
——摘编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
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三)》
观点二:“北京说”
史料3 明万历年间,《土豆》诗:“榛实(果实)软不及,菰根(植物根茎)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花生),蜀国叶蹲鸱(芋头)。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
史料4 明崇祯年间,《酌中志》记载道:“斯时所尚珍味……素蔬……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北京)之山药、土豆,南都(南京)之苔菜……不可胜计也。”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
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观点所引史料进行辨析,找出观点所引史料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