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对应知能达标训练P28]
1.研究表明,辽河流域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原始龙纹中蕴含了冬至日北斗天象和赤道星宿,红山文化时代的易学体系、数理逻辑与之一脉相承,它们共同启发了《山海经》的创作。这说明( )
A.天文学的进步使人类走向定居
B.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C.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国家雏形
D.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2.(2023·湖南长沙调研)下图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此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工商皆本思想的实行
3.(2023·四川绵阳期中)《周礼·考工记》记载西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下图是根据文献想象画出的周王城图。这说明周代的都邑建设( )
A.注重实用
B.布局灵活
C.崇尚神权
D.渗透礼制
4.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传统的面朝后市被颠倒过来;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这种设计反映出( )
A.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B.宫城市民距离拉近
C.儒学影响城市布局
D.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5.(2023·广东湛江期中)南宋时期的临安城,皇宫偏居一方,其附近的城市中心区域就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聚集地,“开封府”“相国寺”、太学等事物也从东京被“搬”到了临安皇城主干道的两旁。由此可知,南宋( )
A.政府采取重商政策
B.都市呈现繁华气象
C.江南市镇蓬勃发展
D.财政倚重商业税收
6.(2023·辽宁联考期中)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人口在王国时期大约有160万,到古埃及后期已增长到490多万。这些数据与后世对古代埃及聚落城市规模的考古结论相符合。这可以说明( )
A.古代埃及社会发展进程最快
B.考古比文献史料价值更大
C.该史料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
D.当时埃及城市化程度极高
7.公元前5世纪,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形道路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住在同一街区,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位于城市中心。这种城市规划( )
A.体现了希腊城市政治功能的强大
B.表明居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C.有利于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D.说明雅典公民生活受到限制
8.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
A.彰显了皇帝至高无上地位
B.满足了长途海外贸易的需要
C.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D.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9.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具规模的市场。由此可知( )
A.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
B.古代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10.在砖木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主流的明清时期,盛产杉木的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蒙古高原上的毡房用羊皮覆盖,骨架枝条节点用皮条绑扎;在遥远的新疆焉耆县,房屋常用博斯腾湖出产的芦苇扎院墙。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民居( )
A.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
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
D.体现森严的等级秩序
11.(2023·陕西宝鸡期中)有学者在对北京四合院与福建客家土楼进行对比研究后,绘制了下图。据图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中国古代民居( )
A.追求对称的审美情趣
B.遵循尊卑有别的观念
C.南北差异受环境影响
D.服务于专制皇权统治
12.收录于古罗马时代的公寓墙上的一则广告:“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马( )
A.有复合式公寓建筑形态
B.有买卖房屋的一定程序
C.城市管道系统比较完备
D.限制了贵族的权力滥用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
——摘编自周大鸣《文化转型的视角》
材料二 奥古斯都所推行的城市化运动最杰出的成就,毫无疑问,那就是辉煌的罗马建筑。罗马城在方位走向上注意与有序空间协调一致,城市主干道一条为南北走向,另一条为东西走向,两条大道成直角在市中心交汇。交汇点一般为城市中心,通常在这里要为宗教纪念物挖一个地基。剧场是罗马人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方式加以变化,从而使得它比原来的形式更为华丽、雄伟。罗马市政当局认为城市人数在5万人左右最为合适。在罗马的建筑师看来,理想的城镇应为2400~1600英尺,因为长度太长就会看不清沿城墙传递的信号,因而对城防不利。城市的下水道、供水管、桥梁、道路一应俱全,甚至还建立了西方世界最早的医院和最早的国家医疗体系。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才使罗马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喷泉的壮观场面得以实现。
——摘编自杨俊明、巢立明《奥古斯都时期
古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指出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居住环境的主要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古罗马城市的特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城市的产生是与社会大分工、阶级分化相联系的。由于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每一个城市在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每一个区域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城市在每个区域的数量、质量是不平衡的,但是这个不平衡不是不变的。在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较好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黄河中下游的城市逐渐开始衰落,反而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
——摘编自张忠贤《浅析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不平衡及其特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对应知能达标训练P28]
1.研究表明,辽河流域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原始龙纹中蕴含了冬至日北斗天象和赤道星宿,红山文化时代的易学体系、数理逻辑与之一脉相承,它们共同启发了《山海经》的创作。这说明( )
A.天文学的进步使人类走向定居
B.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C.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国家雏形
D.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解析 据材料可知,辽河流域的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及红山文化时代的天文、易学体系、数理逻辑启发了《山海经》的创作,即村落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故选B项;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走向定居,农业的出现又推动了天文、数学等的发展,排除A项;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文明,而不是国家雏形,排除C项;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2.(2023·湖南长沙调研)下图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此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工商皆本思想的实行
解析 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市镇数量发展迅猛,这些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商品经济活跃,说明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仅从市镇数量的增长不能得出江浙地区代表整个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一结论,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性优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商皆本的思想与当时政府实施的重农抑商政策相悖,因此不可能实行,排除D项。
答案 C
3.(2023·四川绵阳期中)《周礼·考工记》记载西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下图是根据文献想象画出的周王城图。这说明周代的都邑建设( )
A.注重实用
B.布局灵活
C.崇尚神权
D.渗透礼制
解析 材料引文大意是: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可知周代的都邑建设在面积、布局等方面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讲究规整对称,体现了礼制的要求,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周代的都邑建设需要按照礼制要求确定功能分区和布局,而非讲究实用,并非可以灵活布局,排除A、B两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周代城市中设有宗庙、社稷坛,但并未特别强调宗庙、社稷坛的地位,“崇尚神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答案 D
4.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传统的面朝后市被颠倒过来;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这种设计反映出( )
A.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B.宫城市民距离拉近
C.儒学影响城市布局
D.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解析 “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体现了皇族为尊,“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体现了敬天法祖,这是儒家的思想理念,故选C项;两宋时期,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可知,宫城与市民距离变远,排除B项;材料只是介绍了唐代长安的布局,并没有说明后世必须以此为依据营建城市,排除D项。
答案 C
5.(2023·广东湛江期中)南宋时期的临安城,皇宫偏居一方,其附近的城市中心区域就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聚集地,“开封府”“相国寺”、太学等事物也从东京被“搬”到了临安皇城主干道的两旁。由此可知,南宋( )
A.政府采取重商政策
B.都市呈现繁华气象
C.江南市镇蓬勃发展
D.财政倚重商业税收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期都城中的皇宫偏居一方,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且官衙、宗教场所、教育机构点缀其间,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气象,故选B项;南宋时期只是抑商政策略有放松,并非采取重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都市景象,而非工商业市镇,且杭州一个城市也不能代表整个江南,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南宋时期的财政状况,无法得出财政倚重商业税收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 B
6.(2023·辽宁联考期中)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人口在王国时期大约有160万,到古埃及后期已增长到490多万。这些数据与后世对古代埃及聚落城市规模的考古结论相符合。这可以说明( )
A.古代埃及社会发展进程最快
B.考古比文献史料价值更大
C.该史料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
D.当时埃及城市化程度极高
解析 材料反映了古代埃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史实,从双重证据法的角度来看,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则能够得出该史料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相比较,无法得出“最快”的结论,排除A项;考古的价值与文献史料的价值都不是绝对的,不存在某一种的价值比另一种更大,排除B项;从材料中信息看,考古地点既有聚落,也有城市,“城市化程度极高”的结论无法得出,排除D项。
答案 C
7.公元前5世纪,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形道路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住在同一街区,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位于城市中心。这种城市规划( )
A.体现了希腊城市政治功能的强大
B.表明居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C.有利于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D.说明雅典公民生活受到限制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雅典贫富居民混居,且很多设施在城市中心,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促进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概述了许多希腊城市的布局概况,只是说了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等在城市中心,但是功能是否强大并没有提及,排除A项;当时的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而不是全体居民的民主,排除B项;材料重点提及贫富混居,以及基础设施的布局,侧面体现出公民的生活较为便捷,排除D项。
答案 C
8.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
A.彰显了皇帝至高无上地位
B.满足了长途海外贸易的需要
C.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D.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修建全国水道网,便利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文化认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选D项;罗马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与皇帝至高无上地位和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无关,排除A、C两项;罗马帝国境内修建水道与长途海外贸易无关,排除B项。
答案 D
9.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具规模的市场。由此可知( )
A.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
B.古代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解析 据材料可知,加纳王国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贸易区,体现了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故选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加纳王国,没有其他文明,并非多元一体,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与自然地理环境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帝国扩张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答案 A
10.在砖木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主流的明清时期,盛产杉木的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蒙古高原上的毡房用羊皮覆盖,骨架枝条节点用皮条绑扎;在遥远的新疆焉耆县,房屋常用博斯腾湖出产的芦苇扎院墙。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民居( )
A.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
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
D.体现森严的等级秩序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主要和当地盛产杉木有关;蒙古高原的毡房用羊皮覆盖主要和气候寒冷有关;新疆焉耆县的房屋用芦苇扎院墙主要和博斯腾湖盛产芦苇有关。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明清时期的民居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故选C项;材料与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等级秩序无关,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11.(2023·陕西宝鸡期中)有学者在对北京四合院与福建客家土楼进行对比研究后,绘制了下图。据图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中国古代民居( )
A.追求对称的审美情趣
B.遵循尊卑有别的观念
C.南北差异受环境影响
D.服务于专制皇权统治
解析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建筑核心区域分别是正房和祠堂,正房通常由家中的长辈居住,祠堂用于祭祀祖先,突出了血缘辈分和等级,强调遵循尊卑有别的观念,故选B项;古代建筑追求对称的审美情趣,但并非该学者强调的重点,排除A项;本题干意在强调血缘等级尊卑,并非强调环境差异,排除C项;题干阐述的是住宅布局,和专制皇权统治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12.收录于古罗马时代的公寓墙上的一则广告:“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马( )
A.有复合式公寓建筑形态
B.有买卖房屋的一定程序
C.城市管道系统比较完备
D.限制了贵族的权力滥用
解析 由材料“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可知,当时罗马有复合式公寓的建筑形态,故选A项;材料仅是一个租赁房屋的广告,不涉及买卖房屋的程序,排除B项;材料仅有关于出租店铺及房屋的广告信息,与城市管理系统无必然关联,排除C项;材料与贵族权利是否滥用无关,排除D项。
答案 A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
——摘编自周大鸣《文化转型的视角》
材料二 奥古斯都所推行的城市化运动最杰出的成就,毫无疑问,那就是辉煌的罗马建筑。罗马城在方位走向上注意与有序空间协调一致,城市主干道一条为南北走向,另一条为东西走向,两条大道成直角在市中心交汇。交汇点一般为城市中心,通常在这里要为宗教纪念物挖一个地基。剧场是罗马人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方式加以变化,从而使得它比原来的形式更为华丽、雄伟。罗马市政当局认为城市人数在5万人左右最为合适。在罗马的建筑师看来,理想的城镇应为2400~1600英尺,因为长度太长就会看不清沿城墙传递的信号,因而对城防不利。城市的下水道、供水管、桥梁、道路一应俱全,甚至还建立了西方世界最早的医院和最早的国家医疗体系。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才使罗马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喷泉的壮观场面得以实现。
——摘编自杨俊明、巢立明《奥古斯都时期
古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指出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居住环境的主要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古罗马城市的特点。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关于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由材料“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可知,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分别为:村落—集镇(集市)—城市。第二小问,关于城市居住环境的主要含义,由材料“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第(2)问,由材料“奥古斯都所推行的城市化运动最杰出的成就,毫无疑问,那就是辉煌的罗马建筑”可知,统治者的重视;由材料“剧场是罗马人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方式加以变化,从而使得它比原来的形式更为华丽、雄伟”可知,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由材料“罗马市政当局认为城市人数在5万人左右最为合适。在罗马的建筑师看来,理想的城镇应为2400~1600英尺,因为长度太长就会看不清沿城墙传递的信号,因而对城防不利”可知,注重城市规模的适度和军事防卫性;由材料“城市的下水道、供水管、桥梁、道路一应俱全”可知,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由材料“甚至还建立了西方世界最早的医院和最早的国家医疗体系”可知,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识;由材料“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才使罗马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可知,注重民众的生活质量;由材料“交汇点一般为城市中心,通常在这里要为宗教纪念物挖一个地基”可知,受宗教因素影响比较大;由材料“罗马城在方位走向上注意与有序空间协调一致,城市主干道一条为南北走向,另一条为东西走问,两条大道成直角在市中心交汇”可知,有序化程度高(政府主导规划、修建)。
答案 (1)阶段:村落—集镇(集市)—城市。
含义: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特点:统治者的重视;有序化程度高(政府主导规划、修建);受宗教因素影响比较大;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城市规模的适度和军事防卫性;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识;注重民众的生活质量。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城市的产生是与社会大分工、阶级分化相联系的。由于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每一个城市在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每一个区域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城市在每个区域的数量、质量是不平衡的,但是这个不平衡不是不变的。在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较好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黄河中下游的城市逐渐开始衰落,反而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
——摘编自张忠贤《浅析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不平衡及其特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据材料“城市的产生是与社会大分工、阶级分化相联系的”可知,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当时社会生产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据材料“中国古代城市在每个区域的数量、质量是不平衡的”“黄河中下游的城市逐渐开始衰落,反而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可知,中国古代城市分布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最终南方地区的城市发展超越了北方,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江南城市的发展。总之,城市发展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反映。
答案 示例
论题:明中叶以来,江南经济发展推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出现。
说明:宋元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北民南迁,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明朝中叶,随着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形成了工商业市镇,如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兴盛。明中叶以来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出现,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