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3 17:08:23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浙江嘉兴二模)古罗马曾发生过多次瘟疫,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的惩罚联系起来,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据此推知,古罗马人(  )
A.创立巴氏消毒法
B.重视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
C.修建复合式公寓
D.逐渐普及自来水与排水系统
2.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这反映了商至秦汉,我国(  )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困苦
3.(2023·河北邯郸二模)魏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对外感温病的认识不仅受到《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影响,也吸收了华佗、王叔和等医学家的成果,在结合前人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理论有所发展。这体现出(  )
A.魏晋时期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B.中医学具有传承与创新特征
C.古代医学薪火相传治病救人
D.医学的发展基于诊疗的实践
4.(2023·河北邢台月考)723年,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后敕令郡县长官从中选取药方公布于村坊重要路口,并委任采访使负责,以防出现偏差。唐玄宗此举旨在(  )
A.增强百姓疫病自救能力
B.规范民间医学发展
C.加强对地方的道德教化
D.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5.(2023·安徽黄山一模)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疫病防治体系之中,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据此可知,宋代疫病防治(  )
A.发挥社会力量核心作用
B.重视防疫方法的综合运用
C.体现儒家礼乐思想影响
D.受到自然灾害频发的推动
6.(2023·江苏扬州期中)晚清《大公报》所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道:“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就是人之一生紧要开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
C.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7.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清政府开设的仿效西方的官办医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都设有医学实业馆;二是各个教会募资开办医学校或医学院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A.逐渐取代了传统中医的地位
B.消除了国民的疾病威胁
C.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D.旨在加强西方殖民统治
8.(2023·辽宁鞍山二模)18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医学界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上阐述公民健康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德国著名卫生学家弗兰克(1745—1821)就提出政府在保护和增进公民健康的问题上有道德责任。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
9.(2023·吉林长春三模)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对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反映出(  )
A.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增强
B.民主政治思想的日益深化
C.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
D.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突出
10.(2023·浙江绍兴联考)1965年,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这说明我国(  )
A.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B.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在扩大
C.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D.消除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11.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B.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C.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力有限
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12.下图为2005年中国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单位:百万元)情况。据此可知,我国当时(  )
A.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B.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提升快
C.公共卫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公平性问题
13.下表所示为1998—2011年我国发布的医疗保障改革文件(部分)。由此可知,我国(  )
时间 发布机构 文件名称
1998年 国务院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003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2007年 国务院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1年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 《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
A.医疗事业的主管机关不断更新
B.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
C.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显著提升
D.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
14.(2023·湖北武汉调研)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15.第76届世卫大会于2023年5月底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积极参与世卫组织等卫生领域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的工作,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主动分享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实践。据此可知(  )
A.政治制度决定国家的卫生治理形式
B.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C.世卫组织有效地协调疫情防控工作
D.公共卫生治理是全世界治理的重点
16.互联网大数据正催生医疗产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进。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预约等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让患者享受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材料现象必然(  )
A.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企业利润
B.降低医疗费用,扩大企业规模
C.提高消费水平,决定生活质量
D.完善医疗服务,保障民众健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中医药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摘编自[唐]孙思邈《千金方·绪论》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医药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如何实现传承创新发展,是中医药学面临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强调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摘编自程纯、胡刚《坚定传承发展
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医学思想的精髓。(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今社会如何弘扬中医学。(6分)
18.近代以来,西医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传播较快,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则尤中土医工所未逮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憾荡,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来未有之奇变也。”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 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 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 仿效西法,“请求化学以精泡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4分)
(2)以“应对挑战——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材料二中的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简史
时间 概况
中世纪 医学由僧侣掌握,沿用古代传下来的医学知识,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15—16世纪 达·芬奇开始从事人体解剖,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大都准确、优美;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解剖教室,著有《人体构造论》
17世纪 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运用于医学;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发表《心脏运动论》
18世纪 《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损伤,形成病变理论;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英国莱顿大学设立了教学病床;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是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
19世纪 疾病研究推进到细胞层次,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经典免疫学;提取植物元素制成奎宁、阿司匹林等药;麻醉药和消毒器,以及血压测量、喉镜、胃镜、X光机等仪器运用于医学;1848年英国设立卫生总务部,1860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0世纪 人类提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成功;各国政府的卫生保健支出和医药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超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组成了医学影像学;细胞选择与分裂、克隆技术、DNA技术等不断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宣传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发挥着“时代镜像”的重要功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或从整体上解读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浙江嘉兴二模)古罗马曾发生过多次瘟疫,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的惩罚联系起来,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据此推知,古罗马人(  )
A.创立巴氏消毒法
B.重视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
C.修建复合式公寓
D.逐渐普及自来水与排水系统
解析 据材料“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可知,古罗马人注重公共卫生与疾病的防治,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当作重要工程,故选B项;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3世纪,为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人修建复合式公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2.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这反映了商至秦汉,我国(  )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困苦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的记录主要在中原地区,而秦朝的记录已经涉及南方地区,这说明了秦朝的疆域扩大,所涉及的范围广,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A项;材料只能体现南北方都有记录,并不能说明是从北向南扩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关于频率的信息,排除C项;有瘟疫并不能说明人民困苦,排除D项。
答案 A
3.(2023·河北邯郸二模)魏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对外感温病的认识不仅受到《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影响,也吸收了华佗、王叔和等医学家的成果,在结合前人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理论有所发展。这体现出(  )
A.魏晋时期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B.中医学具有传承与创新特征
C.古代医学薪火相传治病救人
D.医学的发展基于诊疗的实践
解析 据材料可知,葛洪的医学成就源自前代的医学成果和自身的临床经验,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特征,故选B项;A项说法正确,但无法从葛洪的医学成就中得到全方位验证,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医学具有传承与创新特征,不能体现古代医学薪火相传,治病救人,排除C项;D项说法不全面,排除。
答案 B
4.(2023·河北邢台月考)723年,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后敕令郡县长官从中选取药方公布于村坊重要路口,并委任采访使负责,以防出现偏差。唐玄宗此举旨在(  )
A.增强百姓疫病自救能力
B.规范民间医学发展
C.加强对地方的道德教化
D.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玄宗亲自向百姓推广药方,强化地方官员对百姓取药的保障,有利于增强百姓应对疫病的自救能力,故选A项;政府向百姓推广药方并不是为了规范民间医学的发展,而是为了提高百姓应对疫病的能力,排除B项;政府向百姓推广药方是政府主动行为,也是地方百姓自愿领取,与道德教化无关,排除C项;地方郡县长官和采访使属于国家政府官僚,不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的范畴,排除D项。
答案 A
5.(2023·安徽黄山一模)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疫病防治体系之中,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据此可知,宋代疫病防治(  )
A.发挥社会力量核心作用
B.重视防疫方法的综合运用
C.体现儒家礼乐思想影响
D.受到自然灾害频发的推动
解析 题干提及宋代疫病防治由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且“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可知宋代防疫注重调动多方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多种措施的作用,故选B项;“核心作用”与“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相悖,排除A项;“儒家礼乐思想影响”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儒家礼乐思想等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宋代如何防疫,而非追溯宋代疫病防治体系建立的原因,排除D项。
答案 B
6.(2023·江苏扬州期中)晚清《大公报》所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道:“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就是人之一生紧要开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
C.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解析 据材料“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可知,此广告是宣传牙齿保养的重要性,其意在宣传拓展医疗业务,故选A项;材料广告仅宣传了牙齿保养的重要性,没有涉及西医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广告是宣传牙齿保养的重要性,而非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排除C项;材料仅是广告词,并不能说明这一广告带来的效果,排除D项。
答案 A
7.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清政府开设的仿效西方的官办医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都设有医学实业馆;二是各个教会募资开办医学校或医学院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A.逐渐取代了传统中医的地位
B.消除了国民的疾病威胁
C.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D.旨在加强西方殖民统治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医传入中国,建立起官办医学堂和教会医院,这些医院的建立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故选C项;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没有取代传统中医的地位,排除A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既有清政府官方的行为,也有西方传教士的行为,排除D项。
答案 C
8.(2023·辽宁鞍山二模)18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医学界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上阐述公民健康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德国著名卫生学家弗兰克(1745—1821)就提出政府在保护和增进公民健康的问题上有道德责任。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
解析 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故对于工人的健康情况逐渐被重视,这促使公共卫生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并且使政府重视包括工人在内的公民健康问题,故选B项;这一时期主要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强调理性主义,而人文主义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内涵,排除A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原因之一,是客观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当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排除D项。
答案 B
9.(2023·吉林长春三模)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对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反映出(  )
A.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增强
B.民主政治思想的日益深化
C.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
D.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突出
解析 材料强调英国伦敦出现了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和医学界人士通过慈善药房对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当时工业革命后英国贫困人口增加、贫富分化差距严重,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故选D项;材料当中并未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增强,排除A项;民主政治强调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学说,材料当中并未体现民主政治思想日益深化的信息,排除B项;医学进步侧重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当中并未体现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的信息,排除C项。
答案 D
10.(2023·浙江绍兴联考)1965年,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这说明我国(  )
A.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B.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在扩大
C.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D.消除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解析 1965年,全国各地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说明了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故选A项;“扩大”说法错误,为农民防病治病是农村医疗机构的本职,排除B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仅通过1965年的这一事件来判断,排除C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这一事件只是改善了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并没有根除问题,排除D项。
答案 A
11.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B.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C.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力有限
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解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多个全球防疫方案的整体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东西方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制约了全球合作,故选D项;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与“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不符,排除A项;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力有限”是现象而非原因,排除C项。
答案 D
12.下图为2005年中国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单位:百万元)情况。据此可知,我国当时(  )
A.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B.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提升快
C.公共卫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公平性问题
解析 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2005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主要收入来自大医疗,说明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倾向于大医疗,因此,在医疗卫生服务上存在公平性问题,故选D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不能体现出服务职能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涉及了2005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没有涉及医疗卫生体系的运行效率问题,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大众对公共卫生的态度,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
答案 D
13.下表所示为1998—2011年我国发布的医疗保障改革文件(部分)。由此可知,我国(  )
时间 发布机构 文件名称
1998年 国务院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003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2007年 国务院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1年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 《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
A.医疗事业的主管机关不断更新
B.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
C.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显著提升
D.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98年至2011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农村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文件,体现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由此可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在显著提升,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医疗事业的主管机关不断更新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成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 C
14.(2023·湖北武汉调研)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医疗能力越强,这说明了医疗水平的高低跟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故选A项;医疗水平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排除B项;仅仅从《柳叶刀》发布的信息并不能看出整个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情况,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 A
15.第76届世卫大会于2023年5月底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积极参与世卫组织等卫生领域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的工作,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主动分享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实践。据此可知(  )
A.政治制度决定国家的卫生治理形式
B.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C.世卫组织有效地协调疫情防控工作
D.公共卫生治理是全世界治理的重点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国用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故选B项;政治制度并不能决定国家的卫生治理形式,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中国的作用,并不是世卫组织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同世界其他重要事情对比的信息,无法得出公共卫生治理是全世界治理的重点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 B
16.互联网大数据正催生医疗产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进。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预约等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让患者享受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材料现象必然(  )
A.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企业利润
B.降低医疗费用,扩大企业规模
C.提高消费水平,决定生活质量
D.完善医疗服务,保障民众健康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提高了医疗部分服务能力,方便了民众的就医,从而保障了民众的健康,故选D项;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企业利润、扩大企业规模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B两项;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决定生活质量”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中医药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摘编自[唐]孙思邈《千金方·绪论》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医药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如何实现传承创新发展,是中医药学面临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强调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摘编自程纯、胡刚《坚定传承发展
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医学思想的精髓。(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今社会如何弘扬中医学。(6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可归纳出,精益求精、辨证施治;从对生命的态度来看,重视生命、踏实勤学;根据材料“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可归纳出重视医者自身道德修养;根据材料“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可归纳出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第(2)问,根据材料“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坚定文化自信;根据材料“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可归纳出,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文情怀;根据材料“如何实现传承创新发展,是中医药学面临的时代之问”可归纳出,结合现代医学,创新发展中医;根据材料“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可归纳出,包容开放,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答案 (1)精益求精、辨证施治;重视生命、踏实勤学;重视医者自身道德修养;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2)坚定文化自信;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文情怀;结合现代医学,创新发展中医;包容开放,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18.近代以来,西医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传播较快,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则尤中土医工所未逮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憾荡,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来未有之奇变也。”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 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 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 仿效西法,“请求化学以精泡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4分)
(2)以“应对挑战——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材料二中的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0分)
解析 第(1)问,根据“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从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科技对传统“中学”的冲击、外国传教士活动的影响和中西医并存局面的出现等方面进行概括作答。
第(2)问,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背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科技文化对传统的“中学”形成冲击。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将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传统医学面临严峻挑战。
(2)示例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西方医学在医疗制度、医学研究、治疗和药物等方面居于优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也遭遇到了挑战,中医界兴起了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针对挑战,如何吸收西方医学优点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医急需解决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医积极吸收西方医学的优点,撰写了一些汇通中西医学的著作;借鉴西方医学弥补不足,开放中医学堂培养中医人才;创办学会并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来改造传统医学理论和方法;仿效西医药物方法来改良传统医药。
通过上述方式,传统医学在吸收西方近代医学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近代中国传统医学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面对近代文化的冲击,传统医学在继承、吸收的过程中艰难发展,对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简史
时间 概况
中世纪 医学由僧侣掌握,沿用古代传下来的医学知识,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15—16世纪 达·芬奇开始从事人体解剖,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大都准确、优美;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解剖教室,著有《人体构造论》
17世纪 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运用于医学;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发表《心脏运动论》
18世纪 《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损伤,形成病变理论;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英国莱顿大学设立了教学病床;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是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
19世纪 疾病研究推进到细胞层次,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经典免疫学;提取植物元素制成奎宁、阿司匹林等药;麻醉药和消毒器,以及血压测量、喉镜、胃镜、X光机等仪器运用于医学;1848年英国设立卫生总务部,1860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0世纪 人类提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成功;各国政府的卫生保健支出和医药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超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组成了医学影像学;细胞选择与分裂、克隆技术、DNA技术等不断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论题根据材料中医学的进步,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医学逐渐科学化等史实,并结合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等知识可得出观点:经济发展推动医学进步。阐述:选择15—16世纪、18世纪、19世纪三个时期为阐述对象。结合论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性,达·芬奇等突破教会禁忌关注人体结构,推动了近代人体解剖学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壮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为医疗技术的提高与医疗条件的改善提供条件。这一时期研究层次深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制药技术不断提高。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升华,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前提与动力。
答案 示例
论题:经济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阐述:15—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性,达·芬奇等突破教会禁忌关注人体结构,推动了近代人体解剖学发展;18—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壮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为医疗技术的提高与医疗条件的改善提供条件。这一时期研究层次深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制药技术不断提高。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前提与动力。
20.(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宣传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发挥着“时代镜像”的重要功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或从整体上解读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解析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防疫的变化,主要涉及卫生防疫理念的转变、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国家对卫生防疫的重视等,可选择任意一个观点进行阐述。
答案 示例
宣传画主角形象变化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理念的转变。
五十年代宣传画主角为农民形象,体现了其不畏战争保卫妇孺孩童的坚毅,同时又表达了中国人民打赢细菌战和抗美援朝的信心,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政治色彩。六十年代后期,宣传画主角为群像图,体现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群众性和集体主义。改革开放后,宣传画多以儿童作为主角,号召从小培养卫生习惯,逐渐淡去政治色彩,回归到科学卫生的本身。新时代以来,宣传画以家庭为单位,宣传卫生健康观念,并强调制度保障,科学防疫。
综上,历史宣传画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理念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镜像”的重要功能,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从卫生防疫体现了时代风貌、国家重视卫生防疫、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等角度作答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