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3 17:15:50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广东深圳联考)有证据表明,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种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这表明(  )
A.国家雏形开始形成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早期文明获得发展
D.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解析 材料提及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而“种植粟及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先民已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原始农业产生、发展,故选C项;“国家雏形”不合时空,中国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距今约5000年,排除A项;“贫富分化”不合时空,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才开始出现,排除B项;“开始出现”不合时空,早在距今7000年前后的河姆渡人就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排除D项。
答案 C
2.(2024·吉林长春模拟)
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
稻米 粟米 黍米 合计
颗粒数 14 768 13 883 2248 30 899
千粒重(克) 16 2 7 25
折合克数 236.288 27.766 15.736 279.79
粒数占比 47.8% 44.9% 7.3% 100%
重量占比 84.5% 9.9% 5.6% 100%
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
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解析 据表格可知,稻米的各项数据远远高于粟米和黍米可知,位于黄河流域的二里头遗址在当时的粮食作物是以水稻为主,而现代黄河流域地区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这说明当时二里头遗址的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故选C项;据材料“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可知,只有二里头遗址的粮食的考古数据,不涉及其他地区文明,不能得出二里头遗址的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的结论,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是水稻的发源地,二里头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排除B项;稻米属于水田作物,粟米和黍米属于旱地作物,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同量的作物中稻米的指标高,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的说法与表中的数据不符,排除D项。
答案 C
3.(2023·天津南开模拟)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500万,公元前2000年约有6000万,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解析 据题干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由大约200万增长到1.65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稳定,使得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即农耕和定居生活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文化发展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没有必然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贸易和物种交流现象,排除C项;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欧亚大陆,排除D项。
答案 A
4.(2023·湘豫名校联考)唐朝许浑《汉水伤稼》诗云:“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白居易《杜陵叟》诗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这两首唐诗反映了(  )
A.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
B.农业经济抗灾能力的欠缺
C.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
D.水利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
解析 据材料可知,涝灾、旱灾和早寒都会让农业生产遭受沉重损失,体现了古代农业抗灾能力的欠缺,故选B项;材料强调旱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而非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业面对涝灾、旱灾和早寒等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与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旱涝等灾害对农业的危害,水利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5.(2023·浙江绍兴联考)下图为清代绘画《卖白薯图》,描绘了时人在街头买卖白薯的情形。由此可知,当时(  )
A.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代人在街头买卖白薯,说明当时民众对这一食物的认可,即明后期传入的外来物种——白薯得到推广种植,故选D项;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清代粮食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排除A项;饮食结构指饮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长途贩运指商贩将商品运到较远距离的地区出售的活动,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买卖白薯是否是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
答案 D
6.(2023·辽宁沈阳联考)从先秦到明清,有诸多少数民族在东北大地上生息繁衍。满族人依山面水而居,牲畜多采用家庭圈养方式;为防止越冬果木遭受冻害,契丹人发明了“土埋窖藏法”;赫哲人用“凿冰钩鱼”技术应对江河四五个月的结冰期。这体现了东北(  )
A.农牧经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B.经济水平始终落后于中原地区
C.条件受限不适合发展农耕经济
D.经济技术体现鲜明地域性特征
解析 材料介绍的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适应东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明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经济技术,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东北地区多样的经济方式,不能说明农牧经济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仅有东北地区的经济,没有涉及中原地区,没有对比,不能得出经济水平落后于中原地区的结论,排除B项;据材料“为防止越冬果木遭受冻害”可知,东北地区也有农耕经济,排除C项。
答案 D
7.(2023·福建南平模拟)《福建通志》载,建宁府浦城县,民“焚山而樵,掘根株,种苞谷(玉米),泉竭苗枯,土松溪积,旱潦(涝)可虞(预料)”。这说明了(  )
A.玉米种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B.土地开发利用需要统筹兼顾
C.小农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人为灾害频繁导致民生艰辛
解析 据材料可知,百姓烧山砍柴,斩草除根,进而利用开垦出的土地种植玉米,导致泉水干涸、禾苗枯萎,水土流失,带来旱涝灾害,说明过度利用土地引发自然灾害,土地开发利用需要统筹兼顾,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烧山砍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不是种植玉米,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调整指的是调整农业、手工业、商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小农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土地过度开发带来灾害,并未体现程度频繁导致民生艰辛的相关描述,排除D项。
答案 B
8.(2023·重庆渝北质检)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某一作物的传播史富有全球史的意义。其最初可能是从印度、波斯传入埃及地区,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将其引入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16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中南美洲利用非洲奴隶大量种植,再将产品运回欧洲。这一作物应该是(  )
A.玉米
B.甘蔗
C.小麦
D.棉花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蔗属于热带作物,最早在印度地区种植,后传入了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在哥伦布大交换时期又传入了美洲,发展成为了种植园经济,故选B项;玉米最早在美洲地区种植,后传入旧大陆,排除A项;小麦最早在西亚地区种植,后传入世界各地,排除C项;棉花最早源自非洲,排除D项。
答案 B
9.(2023·山东日照期末)新航路开辟之前,印度洋是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商业贸易通道,主要商品是(  )
A.咖啡、茶叶
B.瓷器、香料
C.烟草、丝绸
D.白银、玉米
解析 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之前,印度洋是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商业贸易通道”及所学可知,其主要商品是中国的瓷器和亚洲的香料,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咖啡是随着非洲奴隶贸易开始传遍世界的,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将美洲的烟草运往各地销售,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排除D项。
答案 B
10.(2023·海南海口模拟)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据材料“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可知,高产物种在日本的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大米的市场供应,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大米市场化买卖增多的前提是建立在高产物种增加粮食供应的基础上,而不是农耕技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排除A项;“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主要体现在欧洲与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的变化,排除B项;“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说明大米一直是农民缴纳赋税的重要方式,排除C项。
答案 D
11.(2023·山东临沂模拟)19世纪20年代以后,下午茶逐渐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之前,英国上流社会的食物以肉类为主,现在则是以面包等茶点为主,辅以少量的肉类。下午茶进入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之后,晚饭推迟到了19点以后。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化时代奢靡风气的盛行
B.不同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C.英国茶叶消费量的增加
D.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东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入,英国上流社会在饮食方面发生了变化,这反映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故选B项;在材料中虽然提及了茶、面包、茶点等食物,但是并没有述及它们属于奢侈食物,无法得出“奢靡风气盛行”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仅是述及英国上流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与“茶叶消费量”无关,排除C项;材料述及英国上流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并不能得出“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 B
12.(2023·山东临沂期末)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
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解析 材料中“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可以看出马铃薯的种植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B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与人口增长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殖民扩张的进程无关,排除C项;马铃薯的种植并没有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排除D项。
答案 B
13.(2023·广东深圳期末)1894—1899年英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1929—1934年下降为134.7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其他的谷物消耗量也有类似变化。这反映了英国(  )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战争对生产破坏严重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平均每人每年小麦消耗量逐渐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谷物消耗减少是因为其他可代替谷物的食品增加了,食品结构变化,营养结构多元化,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谷物消耗量在下降,这与社会财富分配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对英国小麦消耗的整体说明,没有阶层之分,故没有体现贫富分化,排除C项;1929—1934年,经济危机爆发,小麦消耗量仍有“134.7公斤”,但二战后,英国步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这与“战争对生产破坏严重”不符,排除D项。
答案 A
14.(2023·辽宁鞍山一模)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解析 据材料“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等可知,通过农业科研,提高了粮食产量,故选A项;“未受”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包产到户推行于1978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 A
15.(2023·安徽宣城二模)从1900年到2005年,美国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由1200万人减少到不足200万人,所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由35%下降到0.7%。从1963年到2000年,日本农业从业者的比重也由76.6%下降到2.2%。这一变化表明美日(  )
A.农业发展日趋衰退
B.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C.国家经济结构畸形
D.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日两国自1900年到2005年间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比重急剧下降,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表明了美日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故选D项;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农业劳动力减少,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发展,并没有衰退,排除A项;材料中农业是第一产业,排除B项;材料中表明美日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第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第二、三产业的提高,排除C项。
答案 D
16.(2022·广东梅州一模)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贸易体系逐步转换
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我国外来农作物的命名由用“胡”到多用“番”再到多用“洋”,反映了我国贸易由古代朝贡贸易到近代商品贸易的变化,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而胡萝卜、番茄等命名是在中国古代,排除A项;“不断改变”不合史实,清朝以后外来农作物多用“洋”,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华夷”观念被打破,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朝贡关系被打破,而非变弱,排除D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2023·福建泉州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从中国一百六七十处史前栽培稻遗存中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并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商周时期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致格局。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也由最初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褥,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摘编自杜新豪《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水稻栽培》等
材料二 1933—1936年间,中央农业实验所通过对2031个水稻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品种比较的试验。选出良种89个,其中表现最优的“南特号”在当时及此后30年间都是南方稻作区推广的重要品种。据统计,20世纪上半期,各地开展水稻育种的大学和研究所共17家,育成经过鉴定推广的水稻新品种300多个,其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就有10余个,对中国的粮食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水稻生产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近代水稻生产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8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古代的特点,据材料一“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并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得出,起源早,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据材料一“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得出,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持续提高;据材料一“水稻种植技术……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得出,种植技术不断进步。第二小问近代的特点,据材料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各地开展水稻育种的大学和研究所”得出,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高度重视育种;据材料二“选出良种89个……育成经过鉴定推广的水稻新品种300多个”得出,通过广泛试验选取优良品种;据材料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就有10余个”得出,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
第(2)问,第一小问古代,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且人口不断增长;据材料一“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民本思想成为重要的执政理念。第二小问近代,据材料二“1933—1936年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侵略,经济凋敝,粮食危机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国外先进育种技术传入,近代农业科技有所发展。
答案 (1)古代:起源早;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持续提高;种植技术不断进步。
近代: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高度重视育种;通过广泛试验选取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
(2)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人口不断增长;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民本思想成为重要的执政理念。
近代:列强侵略,经济凋敝,粮食危机严重;国外先进育种技术传入;近代农业科技有所发展。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的影响、中外物种交流的推动回答;根据材料一“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宗法观念及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分析。另外还可以结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来分析演变的原因。
第(2)问,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根据材料二“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
答案 (1)原因:统治者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的影响;中外物种交流的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宗法观念及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
(2)变化:由追求温饱到追求口味、营养均衡等;出现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观念。
评析: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但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序号 史料内容 史料来源
① “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荞麦为最,稻获次之” 道光年间陕西《留坝厅志》
② “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借以济饥者甚众” 道光九年(1829)《宁陕厅志》
③ “苞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 光绪十九年(1893)四川《奉节县志》
④ “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苞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 同治十三年(1874)《湖州府志》
⑤ 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于种谷二十倍” [明]王象晋《群芳谱》
⑥ 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
有学者认为,16世纪,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又易于栽培的农作物的传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请从表格中提取四条相关信息,对“粮食生产革命”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论据有效,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解析 根据材料“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借以济饥者甚众”“苞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等可知,16世纪,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又易于栽培的农作物的传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强调粮食生产革命,美洲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作物结构、农业区域种植、粮食产量的增加、对人口的增加产生了重大影响等方面回答。即美洲作物的传入为我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玉米等已成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见材料①);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美洲作物在我国的种植,使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地得以利用(见材料③④),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见材料⑤⑥),对缓解人口压力起了重要作用(见材料②)。因此,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
答案 示例
论证:美洲作物的传入为我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玉米等已成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见材料①);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美洲作物在我国的种植,使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地得以利用(见材料③④),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见材料⑤⑥),对缓解人口压力起了重要作用(见材料②)。因此,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罐头的历史
材料 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出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每个工人只从事单一和重复性的工作。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从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解析 本题主要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分阶段论述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过程。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分为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两个阶段。19世纪初期兴起主要涉及殖民战争、技术发展等原因。19世纪中期主要涉及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技术进步等原因。最后再做小结,得出罐头食品的出现是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表述时注意把握阶段线索,阐明不同时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表现即可。
答案 示例 
19世纪初,在殖民扩张和战争中,为满足军队需要,借助生物技术,出现了罐头食品,工艺不断更新。
19世纪中期,机器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罐头食品的市场逐渐从军队扩展到民间,世界各地的食材丰富了罐头食品的种类,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交通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为产品运输和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19世纪罐头食品在欧美的兴起和发展,是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产物,是食品贮藏史上的一次飞跃,摆脱了自然的束缚,为人类的饮食提供了便利和实惠。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广东深圳联考)有证据表明,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种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这表明(  )
A.国家雏形开始形成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早期文明获得发展
D.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2.(2024·吉林长春模拟)
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
稻米 粟米 黍米 合计
颗粒数 14 768 13 883 2248 30 899
千粒重(克) 16 2 7 25
折合克数 236.288 27.766 15.736 279.79
粒数占比 47.8% 44.9% 7.3% 100%
重量占比 84.5% 9.9% 5.6% 100%
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
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3.(2023·天津南开模拟)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500万,公元前2000年约有6000万,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4.(2023·湘豫名校联考)唐朝许浑《汉水伤稼》诗云:“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白居易《杜陵叟》诗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这两首唐诗反映了(  )
A.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
B.农业经济抗灾能力的欠缺
C.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
D.水利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
5.(2023·浙江绍兴联考)下图为清代绘画《卖白薯图》,描绘了时人在街头买卖白薯的情形。由此可知,当时(  )
A.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6.(2023·辽宁沈阳联考)从先秦到明清,有诸多少数民族在东北大地上生息繁衍。满族人依山面水而居,牲畜多采用家庭圈养方式;为防止越冬果木遭受冻害,契丹人发明了“土埋窖藏法”;赫哲人用“凿冰钩鱼”技术应对江河四五个月的结冰期。这体现了东北(  )
A.农牧经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B.经济水平始终落后于中原地区
C.条件受限不适合发展农耕经济
D.经济技术体现鲜明地域性特征
7.(2023·福建南平模拟)《福建通志》载,建宁府浦城县,民“焚山而樵,掘根株,种苞谷(玉米),泉竭苗枯,土松溪积,旱潦(涝)可虞(预料)”。这说明了(  )
A.玉米种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B.土地开发利用需要统筹兼顾
C.小农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人为灾害频繁导致民生艰辛
8.(2023·重庆渝北质检)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某一作物的传播史富有全球史的意义。其最初可能是从印度、波斯传入埃及地区,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将其引入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16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中南美洲利用非洲奴隶大量种植,再将产品运回欧洲。这一作物应该是(  )
A.玉米
B.甘蔗
C.小麦
D.棉花
9.(2023·山东日照期末)新航路开辟之前,印度洋是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商业贸易通道,主要商品是(  )
A.咖啡、茶叶
B.瓷器、香料
C.烟草、丝绸
D.白银、玉米
10.(2023·海南海口模拟)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1.(2023·山东临沂模拟)19世纪20年代以后,下午茶逐渐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之前,英国上流社会的食物以肉类为主,现在则是以面包等茶点为主,辅以少量的肉类。下午茶进入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之后,晚饭推迟到了19点以后。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化时代奢靡风气的盛行
B.不同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C.英国茶叶消费量的增加
D.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2.(2023·山东临沂期末)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
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13.(2023·广东深圳期末)1894—1899年英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1929—1934年下降为134.7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其他的谷物消耗量也有类似变化。这反映了英国(  )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战争对生产破坏严重
14.(2023·辽宁鞍山一模)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15.(2023·安徽宣城二模)从1900年到2005年,美国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由1200万人减少到不足200万人,所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由35%下降到0.7%。从1963年到2000年,日本农业从业者的比重也由76.6%下降到2.2%。这一变化表明美日(  )
A.农业发展日趋衰退
B.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C.国家经济结构畸形
D.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
16.(2022·广东梅州一模)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贸易体系逐步转换
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2023·福建泉州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从中国一百六七十处史前栽培稻遗存中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并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商周时期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致格局。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也由最初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褥,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摘编自杜新豪《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水稻栽培》等
材料二 1933—1936年间,中央农业实验所通过对2031个水稻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品种比较的试验。选出良种89个,其中表现最优的“南特号”在当时及此后30年间都是南方稻作区推广的重要品种。据统计,20世纪上半期,各地开展水稻育种的大学和研究所共17家,育成经过鉴定推广的水稻新品种300多个,其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就有10余个,对中国的粮食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水稻生产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近代水稻生产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序号 史料内容 史料来源
① “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荞麦为最,稻获次之” 道光年间陕西《留坝厅志》
② “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借以济饥者甚众” 道光九年(1829)《宁陕厅志》
③ “苞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 光绪十九年(1893)四川《奉节县志》
④ “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苞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 同治十三年(1874)《湖州府志》
⑤ 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于种谷二十倍” [明]王象晋《群芳谱》
⑥ 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
有学者认为,16世纪,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又易于栽培的农作物的传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请从表格中提取四条相关信息,对“粮食生产革命”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论据有效,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罐头的历史
材料 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出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每个工人只从事单一和重复性的工作。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从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