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蒸发的快慢
准备单元
(大象版)五年级
上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01
素养目标
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
01
02
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可探究的问题,能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03
制订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开展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开展水的蒸发的探究活动。
科学观念
04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呈现出对物态变化的探究兴趣;养成在探究中、数据中、实践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蒸发。
03
新知讲解
提出问题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得到食盐吗?
03
新知讲解
调查
03
新知讲解
提出问题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沿用。
人们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利用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食盐就被慢慢提取出来了。
03
新知讲解
问题银行存折
提出问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海水变成了什么?
2 海水要多长时间才能变成食盐?
3 为什么海水能晒出食盐?
4 水都去哪儿了?
5 怎样能使水蒸发得快点?
6 ……
03
新知讲解
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
课堂上要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条件,比如仪器……
要懂得一些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基础知识。
……
“怎样能使水蒸发得快点”适合我们在课堂上研究。
03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怎样让湿衣服尽快变干呢?
03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夏天晒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衣服在有风时比无风时干得快。
把衣服撑开晒比堆放在一起晒干得快。
03
新知讲解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假设
温度高,水就蒸发
得快。因为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有风时,水蒸发得快。因为湿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
把水摊开时,水蒸发得快。因为我看到农民晒粮食时,会把粮食摊得很开。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都是从猜想开始的。
猜想要大胆,但不是胡猜乱想,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03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水蒸发快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温度高低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温度高,水蒸发得快。
改变的条件:温度
不改变的条件:空气流动快慢、蒸发面积大小。
实验步骤:
1、分别在两个铁勺中滴入10滴水。
2、用酒精灯对其中一个铁勺加热,另一个放在实验桌上。
3、观察哪个铁勺中的水先蒸干。
控制变量法
推测1:温度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推测1:温度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水蒸发快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空气流动快慢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空气流速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改变的条件:空气流动快慢
不改变的条件:液滴体积、温度、蒸发面积大小。
实验材料:烧杯1个、载玻片2片、装水的滴瓶、电扇
实验步骤:
在两片载玻片上同时滴等量的水,实验组的载玻片
暴露在风扇下,用木板将实验组与对照组隔离开。
推测2:空气流动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推测2:空气流动
空气流速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水蒸发快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蒸发面积大小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改变的条件:蒸发面积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液滴体积、温度、空气流动快慢。
实验材料:烧杯1个、载玻片2片、装水的滴瓶
实验步骤:
在两片载玻片上同时滴等量的水,晃动实验组的载玻片增大液滴表面积。
推测3:蒸发面积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推测3:蒸发面积
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03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条件 现象(水蒸发快/慢) 条件 现象(水蒸发快/慢)
温度高 快 温度低 慢
空气流通快 快 空气流通慢 慢
蒸发面积大 快 蒸发面积小 慢
实验结论: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通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温度越高 、空气流通的越快 、蒸发面积越大 ,水蒸发的越快。 03
新知讲解
反思评价
要认真评价自己的表现哦。
项目 评价等级
能判断出那些是可探究的问题 □很好 □较好 □一般
能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很好 □较好 □一般
能说明假设的一句 □很好 □较好 □一般
能按计划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 □很好 □较好 □一般
04
拓展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蒸发的例子。
天热扇风:加速水的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04
拓展延伸
发烧的人可以在身体上涂抹酒精:因为酒精的易挥发,即蒸发所需要的温度低,可以起到给人体降温的作用。
04
拓展延伸
天热的时候向地面洒水:加速水的蒸发,可以降低室内或室外的温度。
05
课堂练习
1、怎么做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
A.把水放在冰箱里 B.把水放在蜜蜂的容器里 C.把水放在太阳下
2、用海水晒盐是利用了( )的方法。
A.蒸发 B.蒸馏 C.沉淀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B.科学研究是件严谨的事情,不能出现猜想和假设
C.衣服展开比叠起来要干得快
选一选
A
B
C
05
课堂练习
填一填
1、水蒸发的快慢与( )、( )、( )等因素有关。温度越( ),表面积越( ),空气流动越( ),蒸发的速度越快。
2、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
3、从( )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沿用。
4、人们将海水引入( ),利用( )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 ),继续( ),食盐就被慢慢提取出来了。
温度高低
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面积的大小
高
快
蒸发
大
结晶池
海水
蒸发池
日晒
日晒
05
课堂练习
断一断
1、早晨草叶上的露珠也是一种蒸发现象。( )
2、将衣服晒在室外更容易干。( )
3、把粮食摊开晾晒,是因为加速了空气的流动,所以才会干得快。
( )
4、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
5、用湿拖把拖地,地板上的水慢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 )
×
×
√
√
√
06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温度越高、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而且我们还知道了生活中很多有关蒸发的实例。
07
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蒸发的现象,请你留心观察,说给同学听。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准备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蒸发的快慢》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蒸发的快慢》是大象版五年级上册准备单元的内容。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学生知道了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受热到100℃时沸腾,形态转变为水蒸气。可在生活中,温度并没有达到100℃,水也能转变为水蒸气,常常能看到水蒸气也会凝结成水。本节课会引导学生思考:蒸发的快慢跟什么有关?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聚焦“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学生随后通过设计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相关结论,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质,大部分五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水会蒸发。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也已经知道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但是学生并不理解水的蒸发过程的热量变化。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设计实验,开展水的蒸发有关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并进一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的实例。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 科学思维: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可探究的问题,能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探究实践:制订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开展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开展水的蒸发的探究活动。 态度责任:乐于发现新的问题,呈现出对物态变化的探究兴趣;养成在探究中、数据中、实践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蒸发是一种分离混合物质的方法,知道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求: 1.能设计实验,探究水蒸发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蒸发的现象以及影响它快慢的因素。 3.反思评价 项目评价等级能判断出哪些是可探究的问题□很好 □较好 □一般能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很好 □较好 □一般能说明假设的一句□很好 □较好 □一般能按计划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很好 □较好 □一般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活动教师活动1 1.课件出示图片 师:晴天的时候衣服晒在外面不久就会变干。第二张图,如果长时间不下雨,都是晴天的话,地面就会干裂。我们会发现衣服和地表的水没了,那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现象吗? 生齐答:水蒸发 师:那什么是蒸发呢? 播放视频《蒸发》 师解释:非常正确,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蒸发。 2.揭示主题 师问:水蒸发是怎么回事?它与什么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主题:蒸发的快慢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水蒸发的现象。 了解本课的主题活动意图说明:用图片呈现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回忆水蒸发的现象,唤起学生对蒸发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水蒸发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环节二:提出问题教师活动2 师过渡:同学们知道吗,每个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不然就会觉得浑身无力。那我们吃的食盐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小结:说得真好。那你知道超市里的食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视频《盐的来源》来了解一下吧。 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沿用。人们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利用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食盐就被慢慢提取出来了。那对于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或是想知道的?我们把它们存入“问题银行”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把它们都存入“问题银行”吧。 课件出示问题银行的表格 师:我们在“问题银行”里存了这么多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我们在课堂上研究哦,那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问题进行研究呢?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认为“怎样能使水蒸发得快点”这个问题适合我们来研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吧。学生活动2 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1:超市买的 生2:我们吃的是袋装的细食盐,还有一种大粒食盐是不能食用的。 生3:好像是从海里提取出来的。 观察从海里提取食盐的图片,感受实验的提取过程,再次感受水蒸发的现象。 生4:海水变成了什么? 生5:海水要多长时间才能变成食盐? 生6:为什么海水能晒出食盐? 生7:水都去哪儿了? 生8:怎样能使水蒸发得快点? ……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选择怎样的问题进行研究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让大家自己提问题,自己选择问题,来确定要研究的主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激发大家研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环节三:猜想假设教师活动3 师过渡: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大家提到最多的问题吧“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课件出示图片 师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湿衣服尽快变干吗?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在太阳下晒,或是火上烤吗? 课件出示图片:
师解释 师问:请大家假设一下,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并说说你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都是从猜想开始的。猜想要大胆,但不是胡猜乱想,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学生活动3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初步感受温度高时,湿衣服容易晒干 生1:在太阳下晒 生2:在火上烤 生3:也可以在暖气片上加热 生4:用风扇吹一吹 生5:还可以拧一拧,甩一甩 …… 生举手回答:因为温度高,干得会比较快。 根据图片,感受哪些情况下湿衣服会干得快些,从而为假设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做准备。 根据老师的问题,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假设出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组1:我们觉得可能和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高,水就蒸发得快。因为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组2:我们觉得可能和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有风时,水蒸发得快。因为湿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 组3:我们觉得可能和蒸发的表面积大小有关,把水摊开时,水蒸发得快。因为我看到农民晒粮食时,会把粮食摊得很开。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让大家猜想与假设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让大家明白猜想与假设不是胡猜乱想,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环节四:制定计划、事实证明、得出结论教师活动4 1.师过渡:通过小组的讨论,大家都做了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那我们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正确呢?下面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实验前,我们要先制定好计划。根据我们研究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制定一份研究计划。 推测1:温度 师讲解:研究的问题是温度高低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还记得我们的假设吗?温度高,水蒸发得快。所以我们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而不改变的条件是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是做对比实验中我们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课件出示研究计划: 水蒸发快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温度高低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温度高,水蒸发得快。 改变的条件:温度 不改变的条件:空气流动快慢、蒸发面积大小。 实验步骤: 1、分别在两个铁勺中滴入10滴水。 2、用酒精灯对其中一个铁勺加热,另一个放在实验桌上。 3、观察哪个铁勺中的水先蒸干。
师:我们需要的材料有水、铁勺、酒精灯、滴管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做这个实验吧。 出示视频《温度高低和水蒸发快慢的关系》 师问:实验结果是什么? 师小结:非常好。 推测2:空气流动 课件出示研究计划: 水蒸发快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空气流动快慢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空气流速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改变的条件:空气流动快慢 不改变的条件:液滴体积、温度、蒸发面积大小。 实验材料:烧杯1个、载玻片2片、装水的滴瓶、电扇 实验步骤: 在两片载玻片上同时滴等量的水,实验组的载玻片 暴露在风扇下,用木板将实验组与对照组隔离开。
出示实验设计图: 师:我们需要的材料是烧杯1个、载玻片2片、装水的滴瓶、电扇。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做这个实验吧。 出示视频《空气流动快慢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师问:实验结果是什么? 师小结: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水蒸发的快慢的确和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加快空气流动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那同学们想一想,水蒸发的快慢除了和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推测3:蒸发面积 课件出示研究计划: 水蒸发快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蒸发面积大小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改变的条件:蒸发面积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液滴体积、温度、空气流动快慢。 实验材料:烧杯1个、载玻片2片、装水的滴瓶 实验步骤: 在两片载玻片上同时滴等量的水,晃动实验组的载玻片增大液滴表面积。
师:我们需要的材料是烧杯1个、载玻片2片、装水的滴瓶。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做这个实验吧。 出示视频《蒸发面积大小和水蒸发快慢有什么关系》 师问:实验结果是什么? 师:在生活当中,你还见过哪些是通过增大蒸发面积来加快水蒸发的现象呢? 师小结: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实验过程仔细认真,而且得到的结论也非常准确,最后我们把大家的结论总结一下。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4 制定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的计划 了解控制变量法中的两个量分别是什么 学生做实验,并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酒精灯加热的铁勺里水先蒸干,所以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学生做实验,并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生:空气流速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实验探究空气流动对水蒸发快慢的影响,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是: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生1:农民伯伯晒粮食时,都要摊开晒。 生2:还有晒衣服、晒被子时,也要展开晒。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三个主要的探究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和定量分析,用充足的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还要求学生从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几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环节五:反思评价、拓展延伸教师活动5 1.反思评价 师: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以下几点做得好吗? 小组讨论,自我评价 课件出示表格 2.拓展延伸 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蒸发的例子 课件出示: (1)天热扇风:加速水的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2)发烧的人可以在身体上涂抹酒精:因为酒精的易挥发及蒸发所需要的温度低,可以起到给人体降温的作用。 (3)天热的时候向地面洒水:加速水的蒸发,可以降低室内或室外的温度。学生活动5 自我评价,填表 了解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不仅希望学生能根据实验探究结果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希望他们能进行充分论证,用显著的数据对比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进行研讨交流,培养学生的研讨反思能力。通过拓展延伸,了解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
7.板书设计 蒸发的快慢 提问题 猜想假设 制定计划 实验:研究的问题 我的假设 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温度越高、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蒸发的现象,请你留心观察,说给同学听。 练习设计 选一选 1、怎么做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 A.把水放在冰箱里 B.把水放在蜜蜂的容器里 C.把水放在太阳下 2、用海水晒盐是利用了( )的方法。 A.蒸发 B.蒸馏 C.沉淀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B.科学研究是件严谨的事情,不能出现猜想和假设 C.衣服展开比叠起来要干得快 填一填 1、水蒸发的快慢与( )、( )、( )等因素有关。温度越( ),表面积越( ),空气流动越( ),蒸发的速度越快。 2、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 3、从( )中提取食盐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沿用。 4、人们将海水引入( ),利用( )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导入( ),继续( ),食盐就被慢慢提取出来了。 断一断 1、早晨草叶上的露珠也是一种蒸发现象。( ) 2、将衣服晒在室外更容易干。( ) 3、把粮食摊开晾晒,是因为加速了空气的流动,所以才会干得快。 ( ) 4、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 5、用湿拖把拖地,地板上的水慢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 答案: 选一选:C A B 填一填:1、温度高低 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面积的大小 高 大 快 蒸发 海水 蒸发池 日晒 结晶池 日晒 断一断:1、× 2、√ 3、× 4、√ 5、√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充分思考,去探索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生的积极性高,回答问题主动。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来看,有些问题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不需要老师面面俱到地讲解。 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中获得,这样才会记忆深刻,也才能够真正增长学生的知识。本课层层递进,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从多个问题中聚焦本课的探究主题,知道学生设计实验,完成探究活动。 课堂互动性强,实验材料也经过精心挑选,简单实用,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