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小池》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被选入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小池的美丽景象,通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热爱。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识字与阅读能力的初步培养阶段,这首诗以其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素材。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如“泉、流、爱、柔、荷、露、角”,并能流利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古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诗的基本常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重难点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如“泉、流、爱、柔、荷、露、角”,并能流利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教学方式与策略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小池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古诗意境。 诵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想象联想法: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话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小池边。看看那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小池》的世界吧!”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5分钟
活动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教师话语:“请大家先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生字,看看谁能最快地记住它们。” 通过初读古诗,认识并书写本课生字。 10分钟
活动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教师话语:“现在,我们来一起精读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吗?”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句诗进行解读,并派代表分享。 教师引导: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等诗句的深层含义。 通过精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意境。 20分钟
活动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话语:“同学们,小池的景色如此美丽,让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或文章吗?请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或文章。 教师总结:“是啊,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给予我们无尽的美丽与快乐。让我们一起珍惜它、爱护它吧!” 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0分钟
板书设计 《小池》 / | \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 \ / \ 景物:泉眼、细流 树阴、水 小荷、蜻蜓 感受:宁静、和谐 清新、自然
教学特色与反思 教学特色: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创设小池边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古诗之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诵读感悟:强调诵读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悟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想象联想: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时间分配:在教学活动中应更加注意时间分配的合理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时间进行。 学生参与度: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