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浙江宁波期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者共同的志向是( )
A.构建和谐社会
B.实现国家统一
C.坚持以民为本
D.追求天下大同
解析 据材料“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志在千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局面,二者都希望实现国家统一,故选B项;构建和谐社会是现代国家的追求,排除A项;以民为本是在强调百姓的重要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天下大同是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与材料“北定中原”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2.(2023·广西桂林期末)对以下两则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A.内迁少数民族已完全汉化
B.国家大一统促进文化发展
C.技术进步让社会分工细化
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
解析 由题干图片和所学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到中原地区,北方民族出现了交融现象,“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成为一种时尚。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出现的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D项正确;图一“胡人汉服”是胡人汉化的表现之一,无法体现“完全汉化”,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动荡分裂中,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细化”,排除C项。
答案 D
3.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 )
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
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
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解析 西晋为统一王朝,人们的文化心理相对自信和开放;东晋时期,中原地区被“胡人”占领,民族矛盾有所激化,人们讳言与“胡”有关的事物,甚至官方也对西域传入的物种进行更名,这折射出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故选B项,排除D项;材料中所涉及的物种,早在汉代已引入内地种植,不能用来说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排除A项;材料中的物种多为瓜果类,并非典型的经济作物,材料也无法体现其种植广度,排除C项。
答案 B
4.(2023·江苏学考)“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与材料描述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
A.东晋法显
B.唐朝玄奘
C.唐朝鉴真
D.日本空海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与材料所述事件相符,故选C项;东晋法显、唐朝玄奘、日本空海并非材料所述事件的人物,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5.(2023·云南昆明期末)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解析 材料表明,刘渊所代表的匈奴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很好,而孝文帝迁都后汉化的措施也表明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比较深入,才会有全面学习汉族文化的措施,表明当时北方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故选D项;由题干“吾,汉氏之甥”可以看出,汉匈之间的和亲关系影响深远,但是题干还有关于孝文帝改革的相关信息,与汉匈和亲关系无关,排除A项;少数民族普遍汉化仅符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而不适用于刘渊所述内容,排除B项;题干中的两个信息体现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交融关系发展,与统一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
答案 D
6.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 )
A.弘扬儒学
B.否定儒学正统
C.传播佛教
D.倡导思想多元
解析 面对儒家受到佛、道冲击的局面,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本质是为了复兴儒学,故选A项;儒学家是为了复兴儒学,而非否定儒学,排除B项;既然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就是为了弘扬儒学,而非佛教,排除C项;最后的落脚点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可见,不是为了倡导思想多元,排除D项。
答案 A
7.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 )
A.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B.宽减赋役,藏富于民
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
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臣子一味阿谀奉承会导致自己难以善终,以此告诫大臣们应直言敢谏,说明唐太宗鼓励进言,虚怀纳谏,故选A项;“宽简赋役,藏富于民”主张国家减轻赋役征发,通过富民的方式来发展生产、稳定国家财政收入,材料内容为唐太宗鼓励大臣敢于直言,没有涉及赋役等民生问题,排除B项;科举制是唐朝重要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任命官吏,材料内容为唐太宗鼓励大臣敢于直言,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既相互配合又互为补充,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材料内容为唐太宗鼓励大臣敢于直言,没有涉及宰相的增设问题,排除D项。
答案 A
8.(2023·福建三明期末)唐朝都城制度为多京制,长安与洛阳主辅关系转换频繁。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正式定都洛阳,长安为陪都;705年,“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位,长安复为首都,洛阳再次成为陪都。该变化( )
A.旨在维护西北边疆稳定
B.反映了粮食供给矛盾
C.缘于运河重塑城市格局
D.彰显了皇权正统地位
解析 武则天称帝之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唐中宗复位之后,国号为唐,仍定都长安,说明统治者为彰显自己正统的地位,都城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不断进行变换,故选D项;唐中宗之所以定都长安,其主要原因在于证明自己是唐朝的正统,与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否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都城的变化与粮食供给矛盾的关系,排除B项;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并没有经过长安,也就谈不上“重塑”,排除C项。
答案 D
9.(2024·河南郑州调研)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农耕图》,绘制于唐代。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B.中原农耕技术的推广
C.政府主导边疆地区的开发
D.自耕农生活困苦不堪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铁犁”“牛耕”等现象可知,唐朝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已传播到边疆地区,故B项正确;图片中不能体现“农耕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主导”及“自耕农的困境”,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10.(2023·山西孝义期末)后周太祖郭威进行军事改革,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重建文官系统和恢复律令。郭威的改革( )
A.避免了武将夺权现象发生
B.意图消除藩镇割据的威胁
C.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
解析 据材料“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实行军事改革,目的就是要消除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威胁,故选B项;武将夺权的现象还在发生,排除A项;北宋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排除C项;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是北宋时期实行的,排除D项。
答案 B
11.(2024·山东济南联考)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解析 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西晋到唐朝,地方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整体呈现不断提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实行,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故选D项;题干柱状图仅能够反映传统门第观念的不断弱化,但是远未达到“颠覆”的程度,排除A项;题干柱状图的变化能够体现出科举制的实行,但这是问题的表象,而不是“本质”,排除B项;科举制能够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并不能扩大为“全面提高”,排除C项。
答案 D
12.(2023·山东莱西期末)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解析 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材料中门下省的官员批驳皇帝的制书,就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反映了中枢机制运行正常,故选D项;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没有决策权,决策大权仍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材料中反映了门下省正常发挥审核批驳的功能,本质上是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排除B项;礼仪严格承袭惯例指礼仪规范严格按照过去标准执行,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
答案 D
13.(2023·河北承德期末)唐代初期,政事堂只是宰相们的临时开会场所,原本只有三省的长官出席;后来,唐代的宰相逐渐增多,开会时政事堂人满为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发展趋势( )
A.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B.利于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
C.表明三省的分工日益明晰
D.是对原始民主传统的践行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唐初到中后期,宰相数量增加,这有利于集思广益,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故选B项;相权与君权并不平衡,君权至上,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事堂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加,并无三省分工的信息,排除C项;原始民主传统指对君权的有限制约,材料强调宰相数量增加有利于集思广益,排除D项。
答案 B
14.(2024·重庆渝北月考)宋人叶适提出,古时“天下之田,无不在官,民未尝得私有之……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唐世”这一土地制度( )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C.大大减轻了民众的租税负担
D.放松了对农户的人身控制
解析 由“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可得,唐代的这一土地制度指的是均田制,它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得随意买卖和转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选A项;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是将战乱后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其实施并不意味着土地的增加,所以并不能缓解人地矛盾,排除B项;均田制的实行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并未大大减轻民众的租税负担,排除C项;均田制下受田的农民必须是国家户籍控制下的农民,并要按照人口为单位承担租庸调,所以并未放松对农户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
答案 A
15.(2023·四川泸州期末)《资治通鉴》记载:“玄宗之末,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两税法( )
A.废除了人头税
B.为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C.加剧土地兼并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解析 唐玄宗后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于是唐德宗改行两税法,以资产多少收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D项;两税法并未废除人头税,排除A项;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施的条件,两税法是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系的产物,排除B项;两税法按土地和资产收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
答案 D
16.(2024·江西南昌调研)下图为在唐朝龙泉窑出土的青瓷文物,由以上文物可以推知,唐朝(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B.三教并行的现象
C.理学形成的时期特征
D.瓷器制作的创新
解析 唐朝龙泉窑出土的青瓷文物图像可以看出,这体现的分别是儒、佛、道三家的典型形象,所以体现了三教并行的现象在唐朝是存在的,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到其传播和远销海外的情况,所以没法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排除A项;理学形成于宋朝,时间不符,排除C项;单凭三件青瓷人物形象难以看出制作技术的创新,排除D项。
答案 B
17.(2023·福建泉州期末)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推知( )
A.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兴盛
B.活字印刷是当时主要刊印技术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解析 依据题干“9世纪”“白居易”可知,时间应该是唐朝,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唐诗的发展,A项正确;活字印刷术是宋朝时期的发明,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民间印刷技术与官方印刷术的比较,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印刷术的状况,不是强调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排除D项。
答案 A
18.(2024·河南南阳调研)唐代,饮茶、品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元稹曾作宝塔诗赞道: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饮茶的盛行反映了( )
A.佛教文化的主流地位
B.文人意趣与精神追求
C.丝绸之路的贸易兴旺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解析 据材料“饮茶、品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可知,茶叶是经济作物,盛行全国需要足够发达的社会经济水平的支持,故选D项;从诗中可以推测僧人对饮茶流行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能说明佛教文化占据主流地位,排除A项;文人意趣可以促进茶叶在小范围内流行,但在全国流行不是文人意趣就能造就的局面,排除B项;丝绸之路沟通中西,而茶叶主要产自中国,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C项。
答案 D
19.(2024·北京朝阳诊断)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赏乐的场面。该作品体现了( )
A.追求意境的文人画成为主流
B.史料价值和艺术鉴赏的结合
C.门阀政治下贵族的奢靡生活
D.经济发展促进市民文化兴起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绘画是南唐画家描绘官员设宴的场景,对研究南唐时期的服饰、官员生活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绘画又具有艺术鉴赏价值,故选B项;《韩熙载夜宴图》属于人物画,并且从宋朝开始,追求意境的文人画成为主流,排除A项;唐代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受到削弱,并且根据绘画无法判定官员是不是贵族,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南唐官员的生活,而不是市民文化,排除D项。
答案 B
20.(2023·辽宁大连期末)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
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解析 据材料可知,日本使节来华以后,由政府安排进国子监学习,学成后归国,以空海为代表的僧人则多在长安寺院求法,以空海为代表的日本僧人,在弘扬佛法和传播唐朝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C项;材料反映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内容主要是制度、文化与宗教,而非技术,排除A项;日本在地理范围上属于东亚,而不是东南亚,排除B项;日本中央集权制度于10世纪开始瓦解,而非唐朝前中期,并且材料所述做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非导致瓦解,排除D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及祝文”(下图),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献。但因没有明确记载和实证,石室的具体位置久无定论。1980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嘎仙洞石室内的石刻祝文。其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且多出78字。由此得以确证嘎仙洞即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北魏拓跋鲜卑族“石室”祖庙,由此证实了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
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及祝文
材料二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和劳动者之间的分离,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了运用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结婚的男子四人,奴婢八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出产麻布的地区,可以布代帛缴纳。以丁夫计征的租调制具有一定的均赋意义。虽然奴婢和耕牛的租调大大低于一般丁男丁女,但大地主占有大量奴婢和耕牛毕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荫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户调制的弊端。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北魏孝文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证实了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可知,可用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根据材料一“其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可知,以实物史料来印证传世文献的记载,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
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可知,以户计征导致赋税分摊不均;根据材料二“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荫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可知,大地主家族荫占人户减少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二“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可知,均田制的实行。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了运用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可知,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二“大地主占有大量奴婢和耕牛毕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可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二“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和劳动者之间的分离”可知,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根据材料二“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荫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可知,打击了门阀士族地主势力;根据材料二“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了运用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可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 (1)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以实物史料来印证传世文献的记载,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
(2)原因:以户计征导致赋税分摊不均;大地主家族荫占人户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均田制的实行。
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打击了门阀士族地主势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2023·山东济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隋朝为何营建东都?
材料一 604年,隋炀帝下《营东京诏》,敕令营建东都洛阳。
“……然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乐不赴急……况复南服遐远,东夏般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
——《隋书·炀帝纪》
材料二 任何优势都并非永久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中地区作为“根本之地”的优势面临着挑战:其一是邻近西北游牧民族,极易受到北方民族的攻击;其二是随着统治集团的庞大,为了支撑朝廷日常支出以及皇族、贵族、百官的物质需求,仅凭八百里秦川自身的物产已经无法满足,而关东地区漕粮与其他货物又面临着运输困难,尤其黄河河道三门峡段“多风波覆溺之患,其失尝十七八”。于是东汉都城东移至洛阳。此后经魏晋至北魏时期,历时数百年,均以洛阳为都。隋唐两代虽立都长安,但又均在洛阳另设东都。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营建东都洛阳的历史依据。
解析 从长安作为都城的局限的角度作答:根据材料二“邻近西北游牧民族,极易受到北方民族的攻击”可知,长安地近北方少数民族,易受其攻击;根据材料二“仅凭八百里秦川自身的物产已经无法满足”可知,关中人多地狭,难以支撑统治集团的庞大支出;根据材料二“关东地区漕粮与其他货物又面临着运输困难”可知,长安地处偏远,关东(黄河三门峡段)漕粮物资运输困难。从洛阳另设东都的优势的角度作答:根据材料一“然洛邑自古之都”可知,洛阳有建都的悠久历史;地处黄河中下游,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据材料一“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可知,洛阳地处中原,水陆交通便利(或利于南粮北运和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根据材料一“控以三河,固以四塞”可知,洛阳凭借南北关河之固,具备一定的军事地利条件;根据材料一“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可知,针对汉王叛乱,营建东都有助于加强对山东地区的控制。
答案 从长安作为都城的局限的角度:长安地近北方少数民族,易受其攻击;关中人多地狭,难以支撑统治集团的庞大支出;长安地处偏远,关东(黄河三门峡段)漕粮物资运输困难。
从洛阳另设东都的优势的角度:洛阳有建都的悠久历史;地处黄河中下游,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洛阳地处中原,水陆交通便利(或利于南粮北运和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洛阳凭借南北关河之固,具备一定的军事地利条件;针对汉王叛乱,营建东都有助于加强对山东地区的控制。
23.(2023·湖南长沙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隋唐的中国是一个庞大国际网络的核心部分,中国以其文化与经济的优势支持了军事活动,一度将北边游牧民族压服,形成一个无可匹敌的大帝国。经由羁縻州府结合外族的帝国外围,经由册封制度吸纳邻近国家依附于帝国体制。然而,更外一层则是吐蕃及回纥一类独立的势力,时友时敌,和战不定。以中国为首的东亚世界,与先后由波斯、大食为核心的中亚及西亚,在中亚颇多接触,国际上也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展为多角的关系……中古时期前半段,中国是内敛的,于积累足够的文化与经济能量后,在中古后半段,中国是开张的,遂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合理,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解析 首先,确定观点,据材料“隋唐的中国是一个庞大国际网络的核心部分……遂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得出论题:隋唐时期,中国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其次,展开阐释,结合隋唐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得出,隋唐是封建大一统王朝进一步发展时期,尽管隋短暂而亡,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为唐的繁荣奠定基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达到顶峰;据材料“中国以其文化与经济的优势支持了军事活动……形成一个无可匹敌的大帝国”得出,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解除突厥威胁后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和吐蕃的联系,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等,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唐实行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在制度建设、佛教、文字、建筑等方面,唐对周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阿拉伯人传播文化。最后总结,唐朝强大的国力和特有的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强大吸引力,唐朝时期,中国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 示例
观点:隋唐时期,中国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
阐释:隋唐是封建大一统王朝进一步发展时期,尽管隋短暂而亡,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为唐的繁荣奠定基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达到顶峰。
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解除突厥威胁后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和吐蕃的联系,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等,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
唐实行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在制度建设、佛教、文字、建筑等方面,唐对周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阿拉伯人传播文化。
综上,唐朝强大的国力和特有的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强大吸引力,唐朝时期,中国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浙江宁波期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者共同的志向是( )
A.构建和谐社会
B.实现国家统一
C.坚持以民为本
D.追求天下大同
2.(2023·广西桂林期末)对以下两则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A.内迁少数民族已完全汉化
B.国家大一统促进文化发展
C.技术进步让社会分工细化
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
3.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 )
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
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
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4.(2023·江苏学考)“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与材料描述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
A.东晋法显
B.唐朝玄奘
C.唐朝鉴真
D.日本空海
5.(2023·云南昆明期末)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6.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 )
A.弘扬儒学
B.否定儒学正统
C.传播佛教
D.倡导思想多元
7.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 )
A.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B.宽减赋役,藏富于民
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
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8.(2023·福建三明期末)唐朝都城制度为多京制,长安与洛阳主辅关系转换频繁。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正式定都洛阳,长安为陪都;705年,“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位,长安复为首都,洛阳再次成为陪都。该变化( )
A.旨在维护西北边疆稳定
B.反映了粮食供给矛盾
C.缘于运河重塑城市格局
D.彰显了皇权正统地位
9.(2024·河南郑州调研)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农耕图》,绘制于唐代。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B.中原农耕技术的推广
C.政府主导边疆地区的开发
D.自耕农生活困苦不堪
10.(2023·山西孝义期末)后周太祖郭威进行军事改革,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重建文官系统和恢复律令。郭威的改革( )
A.避免了武将夺权现象发生
B.意图消除藩镇割据的威胁
C.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
11.(2024·山东济南联考)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12.(2023·山东莱西期末)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13.(2023·河北承德期末)唐代初期,政事堂只是宰相们的临时开会场所,原本只有三省的长官出席;后来,唐代的宰相逐渐增多,开会时政事堂人满为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发展趋势( )
A.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B.利于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
C.表明三省的分工日益明晰
D.是对原始民主传统的践行
14.(2024·重庆渝北月考)宋人叶适提出,古时“天下之田,无不在官,民未尝得私有之……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唐世”这一土地制度( )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C.大大减轻了民众的租税负担
D.放松了对农户的人身控制
15.(2023·四川泸州期末)《资治通鉴》记载:“玄宗之末,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两税法( )
A.废除了人头税
B.为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C.加剧土地兼并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6.(2024·江西南昌调研)下图为在唐朝龙泉窑出土的青瓷文物,由以上文物可以推知,唐朝(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B.三教并行的现象
C.理学形成的时期特征
D.瓷器制作的创新
17.(2023·福建泉州期末)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推知( )
A.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兴盛
B.活字印刷是当时主要刊印技术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18.(2024·河南南阳调研)唐代,饮茶、品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元稹曾作宝塔诗赞道: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饮茶的盛行反映了( )
A.佛教文化的主流地位
B.文人意趣与精神追求
C.丝绸之路的贸易兴旺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9.(2024·北京朝阳诊断)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赏乐的场面。该作品体现了( )
A.追求意境的文人画成为主流
B.史料价值和艺术鉴赏的结合
C.门阀政治下贵族的奢靡生活
D.经济发展促进市民文化兴起
20.(2023·辽宁大连期末)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
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及祝文”(下图),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献。但因没有明确记载和实证,石室的具体位置久无定论。1980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嘎仙洞石室内的石刻祝文。其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且多出78字。由此得以确证嘎仙洞即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北魏拓跋鲜卑族“石室”祖庙,由此证实了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
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及祝文
材料二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和劳动者之间的分离,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了运用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结婚的男子四人,奴婢八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出产麻布的地区,可以布代帛缴纳。以丁夫计征的租调制具有一定的均赋意义。虽然奴婢和耕牛的租调大大低于一般丁男丁女,但大地主占有大量奴婢和耕牛毕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荫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户调制的弊端。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北魏孝文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
22.(2023·山东济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隋朝为何营建东都?
材料一 604年,隋炀帝下《营东京诏》,敕令营建东都洛阳。
“……然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乐不赴急……况复南服遐远,东夏般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
——《隋书·炀帝纪》
材料二 任何优势都并非永久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中地区作为“根本之地”的优势面临着挑战:其一是邻近西北游牧民族,极易受到北方民族的攻击;其二是随着统治集团的庞大,为了支撑朝廷日常支出以及皇族、贵族、百官的物质需求,仅凭八百里秦川自身的物产已经无法满足,而关东地区漕粮与其他货物又面临着运输困难,尤其黄河河道三门峡段“多风波覆溺之患,其失尝十七八”。于是东汉都城东移至洛阳。此后经魏晋至北魏时期,历时数百年,均以洛阳为都。隋唐两代虽立都长安,但又均在洛阳另设东都。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营建东都洛阳的历史依据。
23.(2023·湖南长沙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隋唐的中国是一个庞大国际网络的核心部分,中国以其文化与经济的优势支持了军事活动,一度将北边游牧民族压服,形成一个无可匹敌的大帝国。经由羁縻州府结合外族的帝国外围,经由册封制度吸纳邻近国家依附于帝国体制。然而,更外一层则是吐蕃及回纥一类独立的势力,时友时敌,和战不定。以中国为首的东亚世界,与先后由波斯、大食为核心的中亚及西亚,在中亚颇多接触,国际上也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展为多角的关系……中古时期前半段,中国是内敛的,于积累足够的文化与经济能量后,在中古后半段,中国是开张的,遂成为东亚文化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中心。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合理,逻辑清晰,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