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内蒙古包头期末)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反映出( )
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领导权
B.五四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2.(2024·河北保定检测)在中国近代史上,同样是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1895年的“公车上书”没能阻止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却使北洋政府拒绝了《巴黎和约》的签订。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 )
A.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
B.列强对华态度的改变
C.斗争主导力量的差异
D.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3.(2023·江苏苏州期中)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新年词《红色的新年》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文中还期“一霎时遍地都红”。这反映了当时 ( )
A.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B.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
C.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
D.民主革命的性质变化
4.(2023·江苏盐城期末)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5.(2023·湖南怀化期末)1921年8月20日,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6.(2024·湖北孝感月考)在中共三大中,马林指出中共是个“早产儿”,是有人过早地制造出来的,它的整个工作几乎都依靠外国经费,多数党员没有职业,党同在职的工人、职员、教师等几乎没有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 )
A.接受共产国际领导
B.广泛开展工人运动
C.建立工农红色政权
D.同国民党进行合作
7.(2024·湖南长沙月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635人中,有湘籍学员182人,其中湘籍共产党员50多人,占黄埔一期共产党员的半数以上。这一现象( )
A.缘自湖南成为革命中心
B.确保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体现出国共合作的时代风貌
8.(2024·河北衡水检测)下表是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农会会员人数统计的变化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广东 647 766人 700 000人
湖南 38 150人 4 517 140人
湖北 4 120人 2 502 600人
A.农民成为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
B.国民革命运动助推农民运动的发展
C.反帝运动与反封建斗争日益结合
D.井冈山革命道路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9.(2023·江苏淮安期末)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10.(2023·福建龙岩期末)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承担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欠下的全部外债。这表明 ( )
A.帝国主义积极培植在华新代理
B.国民政府讲究信义勇于担责
C.国民党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
D.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实力雄厚
11.(2023·广东清远期末)1928年,因日本制造“济南惨案”,中国举行全国反日大会,提出“打倒日本在华经济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保护关税,以发展中国实业”等要求。这表明当时 ( )
A.革命重心由政治转向了经济领域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D.反帝斗争与增强国力相结合
12.(2024·广东佛山摸底)有学者认为:1927—1937年,被称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十年”。而据档案记载,1936年外资纺织厂的纱锭占中国全部纱锭的46.2%,线锭占67.4%,织布机占56.4%,中国纱厂在资金和产品方面均落后于外资纱厂。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档案数据有误
B.学者结论错误
C.研究角度不同
D.双方皆不可信
13.(2023·湖南长沙联考)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认为,“资产阶级民权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并没有截然分为两段的界限”。这说明“八七会议”( )
A.未能准确把握革命发展形势
B.提出了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
C.最早打出了“苏维埃”的旗号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4.(2024·山东日照联考)以下为红军第四军某次会议所制定的部分策略摘录。该策略的制定 ( )
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首次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条件:“ 1 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 包括阶级觉悟 ; 2 忠实; 3 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 4 没有发洋财的观念; 5 不吃鸦片,不赌博。”
A.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的新形势
C.有利于凝聚力量扩大党的队伍
D.意在提高根据地军民思想觉悟
15.(2023·江苏南通期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些军事行动( )
A.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揭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C.确立起建党建军原则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16.(2024·江苏苏州调研)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明确党的主要任务“仍旧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土地革命,力争工农民权独裁制的苏维埃的政权,继续坚决的改造党”。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
A.谋求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出现“左”倾机会主义苗头
C.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
D.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纲领
17.(2024·安徽合肥联考)1930年3月召开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中规定,有下列行为者撤职:(1)怠工放弃职责者;(2)侵越职权者;(3)行动乖张为群众所厌恶者;(4)违反决议案者。这说明( )
A.中华苏维埃政权代表工农利益
B.惩治腐败有利于调动抗日积极性
C.苏区政府依法开展反腐败斗争
D.反帝反封建斗争在苏区广泛开展
18.(2024·河北邢台检测)下图分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和邮票,这体现了当时 (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巨大作用
B.“农村包围城市”成就突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D.“工农武装割据”得以践行
19.20世纪30年代,闽浙赣苏区根据地推出多项措施,如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包股票;实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几条对外贸易的路线;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等。这些措施( )
A.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发展
B.是对苏俄经济政策的有益借鉴
C.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D.激发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20.(2023·江苏南京联考)1936年,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后,根据朱德的提议,举行了“五一”运动会。大会比赛项目除球赛、跳高、跳远外,还进行了跨越障碍、刺杀、投弹、骑兵表演等项目。这次运动会的召开( )
A.锻炼了井冈山军民的应战能力
B.适应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旨在庆祝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鼓舞了红军开赴敌后战场的士气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23·河南信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19年4月底,当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被传回国内,一些学生组织,包括新潮社等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在5月7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活动的决定。很快的这项决定就得到了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团体的支持,5月4日下午,大约有3 000多名青年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示威游行。在总罢课实现后,北京的青年学生很快就创办了《救国周刊》,天津学联出版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五四运动之后,所有中等以上学校的讲演团也普遍的建立起来。他们分组分段到人员稠密的商业区、庙会、景区等地方举行演讲,之后走入乡村和工厂。经过紧张的准备,6月16日,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学生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学生联合(即全国学联)成立大会。全国学联设评议部和执行部,会址设在上海。全国学联根据形势发展,指导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不断走向深入。青年学生在此次抵制活动中所展现的国家民族意识给予了中国代表团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的回归(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
——摘编自徐琳琳《“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8分)
22.(2023·河北石家庄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中共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同年8月20日,书记部出版《劳动周报》,宗旨是“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它深受工人喜爱,发行了16.5万份。同时,以“唤醒工人的觉悟”为方针,书记部还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到1922年,书记部共建立100多个工会组织,拥有会员90万名。1922年5月1日,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中共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和《罢工援助》。1925年5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至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摘编自刘宋斌等《中国共产党创建史》
材料二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活动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8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实践与文本
调查时间 调查概况 文本名称与成文时间
1923.4 派人在湖南衡山岳北进行调查 未成文
1925.2 在韶山附近做社会调查 未成文
1926年 《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1926.1;《湖南农民运动的策略》1926.8;《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1926.9.1;《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过程》1926.11.25;《湖南的农民》1926.11.30
1927.1.4—2.3 在湖南湘潭、银田、韶山、湘乡、横山、醴陵做社会调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中国佃农生活举例》1927.3
1927.10 在鄱县水口(井冈山西麓)调查 未成文
1927.11 在宁冈调查 《宁冈调查》遗失
1928.2 在永新调查 《永新调查》遗失
…… 《井冈山土地法》1928.12
…… 《兴国县土地法》1929.4
1929.6 在闽西六县进行农村调查 《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1929.7
1930.5 在寻乌县进行调查 《寻乌调查》1931.1
…… 完成《调查工作》一文,后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1930.5
1930.10 在兴国县调查 《兴国调查》1931.1
1930.10 听取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王怀等人关于当地富农与贫雇农在土地革命中斗争情况的报告后写的调查材料 《分田后的富农问题——永新及北路的情形》1930.10
1930.10 在去吉安途中对东塘、大桥、李家坊等处土地革命情况进行调查 《东塘等处调查》1930.11
1930.11 参加赣西行委扩大会议与江西省行委扩大会议时听取的报告记录 《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1930.11《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1930.11.14
1930.11.21 在吉水县木口村调查 《木口村调查》1930.11.21
1933.2 在瑞金县(今瑞金市)叶坪召开座谈会 《怎样分析阶级》1933.6
1933.11 在长冈乡调查 《长冈乡调查》1933.11
1933.11 在才溪乡调查 《才溪乡调查》1933.11
——摘编自孟庆延《理念、策略与实践: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
以“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内蒙古包头期末)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反映出( )
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领导权
B.五四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解析 1919年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号召广大青年要把天下、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承担起来,反映出五四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故选B项;题干并未体现出阶级和革命领导权的问题,而是强调青年的社会责任问题,排除A项;题干所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关,而与青年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担当相关,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2.(2024·河北保定检测)在中国近代史上,同样是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1895年的“公车上书”没能阻止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却使北洋政府拒绝了《巴黎和约》的签订。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 )
A.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
B.列强对华态度的改变
C.斗争主导力量的差异
D.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的“公车上书”仅仅是几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影响有限,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共同斗争,主导力量强大,影响巨大,故选C项;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对外都推行妥协政策,排除A项;列强侵华态度是一贯的,排除B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提高,排除D项。
答案 C
3.(2023·江苏苏州期中)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新年词《红色的新年》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文中还期“一霎时遍地都红”。这反映了当时 ( )
A.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B.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
C.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
D.民主革命的性质变化
解析 据材料“锤儿锄儿”“遍地都红”“1920年”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材料体现当时中国关注俄国革命的经验,故选C项;“主流”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遍地都红”说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关注程度比较高,并不能说明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排除B项;民主革命性质并未发生变化,当时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答案 C
4.(2023·江苏盐城期末)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时很多当事人对中共一大召开的确切时间都不太确定,只存在比较模糊的记忆,这说明考证中共一大召开的确切时间还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相互印证,故选C项;当事人的个人回忆属于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排除A项;史料只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史学研究还受到社会环境和研究者个人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研究成果与历史真相的接近程度不仅取决于时间的早晚,还受到研究者的主观立场、史学研究方法和史料来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C
5.(2023·湖南怀化期末)1921年8月20日,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工人阶级参与革命,所以报刊内容主要是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故选B项;材料主旨强调阶级矛盾,并不属于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所显现的是发动工人阶级与资本家进行斗争,争取工人自身的权益,并不是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排除C项;材料所述报刊内容的主体是工人,而不是青少年,排除D项。
答案 B
6.(2024·湖北孝感月考)在中共三大中,马林指出中共是个“早产儿”,是有人过早地制造出来的,它的整个工作几乎都依靠外国经费,多数党员没有职业,党同在职的工人、职员、教师等几乎没有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 )
A.接受共产国际领导
B.广泛开展工人运动
C.建立工农红色政权
D.同国民党进行合作
解析 据材料“几乎都依靠外国经费,多数党员没有职业”可知,当时共产党的经费困难,群众基础缺乏,很难单独领导民主革命斗争,客观上必须与国民党合作,故选D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排除A项;“党同在职的工人、职员、教师等几乎没有联系”说明当时党的群众基础缺乏,不具备广泛开展工人运动的客观条件,排除B项;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广大农村开始建立工农红色政权,排除C项。
答案 D
7.(2024·湖南长沙月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635人中,有湘籍学员182人,其中湘籍共产党员50多人,占黄埔一期共产党员的半数以上。这一现象( )
A.缘自湖南成为革命中心
B.确保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体现出国共合作的时代风貌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也因此有大量共产党员,湖南因为地理原因,在黄埔军校学员中占比较高,故选D项;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当时北伐尚未开始,湖南不是革命中心,广州等地才是,排除A项;当时土地革命尚未开始,排除B项;黄埔军校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创办的,排除C项。
答案 D
8.(2024·河北衡水检测)下表是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农会会员人数统计的变化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广东 647 766人 700 000人
湖南 38 150人 4 517 140人
湖北 4 120人 2 502 600人
A.农民成为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
B.国民革命运动助推农民运动的发展
C.反帝运动与反封建斗争日益结合
D.井冈山革命道路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农会会员人数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重心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也带动了两湖地区的农民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是国民革命军,排除A项;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就是反帝运动与反封建斗争的结合,不能解释1926年到1927年农会会员人数增加,排除C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时间是1927年10月,排除D项。
答案 B
9.(2023·江苏淮安期末)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解析 南京政府的改组指的是与武汉政府正式合并,标志着“宁汉合流”,从此建立起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故选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标志是1927年7月15日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7年7月15日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意味着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排除B项;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而不是国民政府的改组,排除D项。
答案 C
10.(2023·福建龙岩期末)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承担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欠下的全部外债。这表明 ( )
A.帝国主义积极培植在华新代理
B.国民政府讲究信义勇于担责
C.国民党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
D.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实力雄厚
解析 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仍承担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外债,说明想要获得帝国主义的认可,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故选C项;材料强调南京国民政府承认以往外债,与帝国主义本身态度无关,排除A项;“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欠下的全部外债”大多属于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南京国民政府承担以往外债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的体现,并不是讲究诚信,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实力并不雄厚,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C
11.(2023·广东清远期末)1928年,因日本制造“济南惨案”,中国举行全国反日大会,提出“打倒日本在华经济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保护关税,以发展中国实业”等要求。这表明当时 ( )
A.革命重心由政治转向了经济领域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D.反帝斗争与增强国力相结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全国反日大会”提出了“保护关税,以发展中国实业”的口号,说明当时反帝斗争与发展民族工业、增强国家实力密切相关,故选D项;1928年中国革命的中心仍是政治领域,而非经济领域,排除A项;B项发生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时间不符,排除;1928年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本改善”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答案 D
12.(2024·广东佛山摸底)有学者认为:1927—1937年,被称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十年”。而据档案记载,1936年外资纺织厂的纱锭占中国全部纱锭的46.2%,线锭占67.4%,织布机占56.4%,中国纱厂在资金和产品方面均落后于外资纱厂。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档案数据有误
B.学者结论错误
C.研究角度不同
D.双方皆不可信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纺织、面粉等行业更是发展迅速,这是从中国国内的角度看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表明1927—1937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纺织等方面占比依旧很高,在线锭和织布机等方面甚至超过了一半,体现了外国资本在中国影响较大,这是从西方各国投资设厂的角度看待近代中国经济,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不同,故选C项;档案记载多属于一手史料,根据材料信息看不出档案记载的错误,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确实获得一定发展,且材料内容还涉及档案记载,并非都是学者结论,排除B项;学者结论和档案资料都具有一定可信度,且材料并未提出双方不可信的证据,无法得出双方皆不可信,排除D项。
答案 C
13.(2023·湖南长沙联考)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认为,“资产阶级民权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并没有截然分为两段的界限”。这说明“八七会议”( )
A.未能准确把握革命发展形势
B.提出了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
C.最早打出了“苏维埃”的旗号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解析 据材料可知,八七会议召开于南昌起义之后,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当时并未将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区分,提出了界限不明的理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未能明确革命发展形势,故选A项;1922年7月,在中共二大上,中共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体现了“两步走”的策略,排除B项;1927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放弃国民党的旗帜,正式提出了建立苏维埃的口号,时间上晚于八七会议,排除C项;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排除D项。
答案 A
14.(2024·山东日照联考)以下为红军第四军某次会议所制定的部分策略摘录。该策略的制定 ( )
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首次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条件:“ 1 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 包括阶级觉悟 ; 2 忠实; 3 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 4 没有发洋财的观念; 5 不吃鸦片,不赌博。”
A.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的新形势
C.有利于凝聚力量扩大党的队伍
D.意在提高根据地军民思想觉悟
解析 据材料“必须服从党的领导”“规定新分子入党的条件”可知,该会议规定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成功解决了在长期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如何保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新形势,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武装斗争,得不出“重要性”的结论,排除A项;该会议规定了严苛的新分子入党的条件,不利于扩大党的队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红军的思想觉悟,与人民关系不大,排除D项。
答案 B
15.(2023·江苏南通期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些军事行动( )
A.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揭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C.确立起建党建军原则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28年朱德、毛泽东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并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故选D项;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红军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4年长征期间,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军队的开端,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答案 D
16.(2024·江苏苏州调研)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明确党的主要任务“仍旧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土地革命,力争工农民权独裁制的苏维埃的政权,继续坚决的改造党”。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
A.谋求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出现“左”倾机会主义苗头
C.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
D.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纲领
解析 由材料“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土地革命”可知,当时的中共中央仍然把反帝反封建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所以是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纲领,故选D项;1927年7月革命统一战线已经解体,排除A项;“左”倾机会主义苗头开始出现是在八七会议上,与题干时间和主旨均不符,排除B项;中共实现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 D
17.(2024·安徽合肥联考)1930年3月召开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中规定,有下列行为者撤职:(1)怠工放弃职责者;(2)侵越职权者;(3)行动乖张为群众所厌恶者;(4)违反决议案者。这说明( )
A.中华苏维埃政权代表工农利益
B.惩治腐败有利于调动抗日积极性
C.苏区政府依法开展反腐败斗争
D.反帝反封建斗争在苏区广泛开展
解析 据材料“《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撤职”可知,地方的红色政权颁布惩办条例为反腐败斗争提供法律依据,故选C项;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当时中华苏维埃政权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日本还没有开始侵华,谈不上调动抗日积极性,排除B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中共并没有广泛开展反帝斗争,排除D项。
答案 C
18.(2024·河北邢台检测)下图分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和邮票,这体现了当时 (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巨大作用
B.“农村包围城市”成就突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D.“工农武装割据”得以践行
解析 结合材料所述时间及相关信息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发行纸币和邮票,进行根据地建设,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故选D项;革命统一战线在1927年已经破裂,排除A项;B项所述“成就”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排除C项。
答案 D
19.20世纪30年代,闽浙赣苏区根据地推出多项措施,如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包股票;实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几条对外贸易的路线;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等。这些措施( )
A.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发展
B.是对苏俄经济政策的有益借鉴
C.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D.激发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解析 根据“20世纪30年代,闽浙赣苏区”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立股份制,实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有利于促进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故选A项;据材料“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包股票;实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几条对外贸易的路线;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不能得出这是学习苏俄经济政策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是经济上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根据地的巩固,无法得出已经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仅是发展根据地经济的措施,没有联系农民最关心的土地政策的问题,无法得出激发了农民参战积极性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 A
20.(2023·江苏南京联考)1936年,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后,根据朱德的提议,举行了“五一”运动会。大会比赛项目除球赛、跳高、跳远外,还进行了跨越障碍、刺杀、投弹、骑兵表演等项目。这次运动会的召开( )
A.锻炼了井冈山军民的应战能力
B.适应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旨在庆祝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鼓舞了红军开赴敌后战场的士气
解析 据材料可知,“五一”运动会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红军的作战能力,适应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故选B项;据材料“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后”可知,涉及的地点是四川,井冈山在江西,排除A项;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于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时长征尚未结束,排除C项;开辟敌后战场是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这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23·河南信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19年4月底,当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被传回国内,一些学生组织,包括新潮社等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在5月7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活动的决定。很快的这项决定就得到了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团体的支持,5月4日下午,大约有3 000多名青年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示威游行。在总罢课实现后,北京的青年学生很快就创办了《救国周刊》,天津学联出版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五四运动之后,所有中等以上学校的讲演团也普遍的建立起来。他们分组分段到人员稠密的商业区、庙会、景区等地方举行演讲,之后走入乡村和工厂。经过紧张的准备,6月16日,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学生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学生联合(即全国学联)成立大会。全国学联设评议部和执行部,会址设在上海。全国学联根据形势发展,指导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不断走向深入。青年学生在此次抵制活动中所展现的国家民族意识给予了中国代表团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的回归(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
——摘编自徐琳琳《“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8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活动”可得出,示威游行;由材料“在总罢课实现后,北京的青年学生很快就创办了《救国周刊》,天津学联出版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可得出,创办刊物;由材料“五四运动之后,所有中等以上学校的讲演团也普遍的建立起来。他们分组分段到人员稠密的商业区、庙会、景区等地方举行演讲,之后走入乡村和工厂”可得出,公开演讲;由材料“6月16日,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学生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学生联合(即全国学联)成立大会。全国学联设评议部和执行部,会址设在上海。全国学联根据形势发展,指导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不断走向深入”可得出,政治结社。
第(2)问,由材料“五四运动之后,所有中等以上学校的讲演团也普遍的建立起来。他们分组分段到人员稠密的商业区、庙会、景区等地方举行演讲,之后走入乡村和工厂”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由材料“全国学联根据形势发展,指导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不断走向深入”及所学知识可得出,锻炼了自身政治参与能力;由材料“青年学生在此次抵制活动中所展现的国家民族意识给予了中国代表团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的回归(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可得出,团结了社会各界爱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有利于维护了国家政治经济利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答案 (1)主要方式:示威游行;公开演讲;政治结社;创办刊物。
(2)影响:团结了社会各界爱国力量;有利于维护了国家政治经济利益;锻炼了自身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22.(2023·河北石家庄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中共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同年8月20日,书记部出版《劳动周报》,宗旨是“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它深受工人喜爱,发行了16.5万份。同时,以“唤醒工人的觉悟”为方针,书记部还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到1922年,书记部共建立100多个工会组织,拥有会员90万名。1922年5月1日,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中共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和《罢工援助》。1925年5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至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摘编自刘宋斌等《中国共产党创建史》
材料二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活动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共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可知,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根据材料一“书记部共建立100多个工会组织,拥有会员90万名”可知,建立工会组织,培养了工人运动骨干;根据材料一“同时,以‘唤醒工人的觉悟’为方针,书记部还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可知,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唤醒了工人的觉悟;根据材料一“通过了中共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和《罢工援助》”并结合国民大革命的史实可知,发动工人运动,支持了国民革命。
第(2)问,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可知,创建苏维埃政权(创建工农兵政府);根据材料二“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可知,进行土地革命;根据材料“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可知,保障群众的权利。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1927年11月”并结合井冈山根据地的史实可知,获得群众支持,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二“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可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与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案 (1)影响: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建立工会组织,培养了工人运动骨干;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唤醒了工人的觉悟;发动工人运动,支持了国民革命。
(2)内容:创建苏维埃政权(创建工农兵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保障群众的权利。
历史意义:获得群众支持,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实践与文本
调查时间 调查概况 文本名称与成文时间
1923.4 派人在湖南衡山岳北进行调查 未成文
1925.2 在韶山附近做社会调查 未成文
1926年 《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1926.1;《湖南农民运动的策略》1926.8;《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1926.9.1;《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过程》1926.11.25;《湖南的农民》1926.11.30
1927.1.4—2.3 在湖南湘潭、银田、韶山、湘乡、横山、醴陵做社会调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中国佃农生活举例》1927.3
1927.10 在鄱县水口(井冈山西麓)调查 未成文
1927.11 在宁冈调查 《宁冈调查》遗失
1928.2 在永新调查 《永新调查》遗失
…… 《井冈山土地法》1928.12
…… 《兴国县土地法》1929.4
1929.6 在闽西六县进行农村调查 《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1929.7
1930.5 在寻乌县进行调查 《寻乌调查》1931.1
…… 完成《调查工作》一文,后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1930.5
1930.10 在兴国县调查 《兴国调查》1931.1
1930.10 听取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王怀等人关于当地富农与贫雇农在土地革命中斗争情况的报告后写的调查材料 《分田后的富农问题——永新及北路的情形》1930.10
1930.10 在去吉安途中对东塘、大桥、李家坊等处土地革命情况进行调查 《东塘等处调查》1930.11
1930.11 参加赣西行委扩大会议与江西省行委扩大会议时听取的报告记录 《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1930.11《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1930.11.14
1930.11.21 在吉水县木口村调查 《木口村调查》1930.11.21
1933.2 在瑞金县(今瑞金市)叶坪召开座谈会 《怎样分析阶级》1933.6
1933.11 在长冈乡调查 《长冈乡调查》1933.11
1933.11 在才溪乡调查 《才溪乡调查》1933.11
——摘编自孟庆延《理念、策略与实践: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
以“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解析 首先要根据表格内容对毛泽东在该时间段(1923—1933年)所做农村调查的过程和内容进行简要概括。然后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对该调查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最后要对该调查的意义及当今时代的价值进行详细叙述。
答案 (一)史事
概括毛泽东在1923—1933年进行农村调查的过程和内容;将毛泽东在1923—1933年进行的农村调查与时代背景相联系;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毛泽东在1923—1933年进行农村调查的意义、价值进行阐释。
(二)表述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
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
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连贯、条理,语言流畅。
(三)示例
1923—1933年,毛泽东通过多种方式在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对阶级状况、土地分配、农民运动、农民生活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写成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并制定了相关政策。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集中在城市进行工人运动,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开始在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为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重要依据。1930年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进行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毛泽东进行的农村调查有利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从而动员农村力量进行革命;在调查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调查研究也是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表现。1923—1933年毛泽东进行的农村调查,在当时有重要意义,其报告也有重要史料价值。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应该继续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