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山东威海期末)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故选D项;邓小平理论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于2003年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答案 D
2.(2023·重庆江北期末)特定时代词语语汇中的“高频词”,表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下表为中国共产党某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部分高频词的次数统计。此次大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首次提出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C.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人民、坚持、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词汇在会议中高频出现,说明此次会议的精神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坚持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在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目标,故选D项;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共八大的内容,排除A项;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排除B项;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C项。
答案 D
3.(2023·安徽合肥期末)下表所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由此可知( )
时间 会议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9年6月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
2002年11月 中共十六大召开
2012年11月 中共十八大召开
2017年10月 中共十九大召开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与时俱进地转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D.民主与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
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故选C项;表中信息主旨并非强调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材料展现理论发展完善,而非经济体制问题,排除B项;图片信息未体现民主法制建设信息,排除D项。
答案 C
4.(2023·河南南阳期末)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 )
A.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B.科技创造力日益提升
C.理论创新不断推进
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解析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说明中国理论创新不断推进,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理论创新,并未提及法制建设、科技创造以及国际影响力,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5.(2023·安徽宣城期末)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它是继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的又一重要决议。党的这些决议旨在( )
A.引导广大的党员传承红色基因
B.告诫党员要牢记党史不忘初心
C.增强党员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
D.统一全党思想建功历史新征程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不断对历史成就及经验的总结,是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建功历史新征程,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高标准要求自身发展,故选D项;引导广大的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告诫党员要牢记党史不忘初心及增强党员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的说法均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6.(2023·山东泰安模拟)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本科生毕业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而2019届本科生月收入最高的行业则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我国( )
A.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B.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C.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D.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解析 2019届本科生月收入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B项正确;材料展示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待遇更好,而不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排除A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不等于所有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更不意味着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排除C、D项。
答案 B
7.(2023·湖南长沙期末)2023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称:党的二十大以来在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特别是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完善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供世界各国照搬经验
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到了正确途径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完善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故选A项;各国国情不同,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思想理论范畴,并不能直接为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排除D项。
答案 A
8.(2023·河北邢台期末)2016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中写道:“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行得通,还得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和评判。”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出的特点是( )
A.人民性和实践性
B.科学性和整体性
C.开放性和创新性
D.时代性和统一性
解析 根据材料“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行得通,还得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和评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人民性的特征,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时代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排除D项。
答案 A
9.(2023·山东德州期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形成;有的人以为这一思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升西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富含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可供全世界学习和借鉴。这些看法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
D.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诸多学者从多角度讨论该思想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故选C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的具体事例,排除D项。
答案 C
10.(2023·云南保山期末)截至2020年10月,保山市边民互市业务量达到16.6万票,货运量58.76万吨,货运值12.57亿元,出入境车辆3.5万辆次。互市贸易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中占比逐年提高,为兴边富民作出积极贡献。由此可知,保山发展互市贸易( )
A.实现了地区经济的转型
B.深化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D.推动了贸易全面国际化
解析 根据材料“保山市边民互市业务量达到16.6万票,货运量58.76万吨,货运值12.57亿元,出入境车辆3.5万辆次。互市贸易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中占比逐年提高,为兴边富民作出积极贡献”可知,对外贸易深入发展,B项正确;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贸易全面国际化,排除D项。
答案 B
11.(2023·辽宁沈阳三模)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万亿斤,城镇化率超过60%,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B.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C.有利于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程度
D.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解析 材料时间为2012年以来,正值党的十八大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时期,所以这些成就取得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故选D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为“南方谈话”的影响,排除;材料内容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C项。
答案 D
12.(2023·河北张家口期中)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国内生产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科研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 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千米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解析 据材料可知,2023年,我国在国内生产总值、脱贫攻坚、社会科研、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体现了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故选D项;A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解释整个材料,排除;文化事业指从事教育、科学、艺术、卫生、体育、出版、新闻、广播电视、图书馆、文物保护、博物馆、档案管理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基础上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此项只能解释“全社会科研经费”“基础设施”,不能完整解释整个材料,排除C项。
答案 D
13.(2023·广西钦州期末)下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B.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
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解析 据图片信息可知,2008—2020年我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且高铁上升的速度较快,尤其2012年之后,这表明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故选B项;仅从铁路及高铁里程的变化,无法得出高铁商业化运营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没有其他国家的数据对比,无法判断中国铁路修建技术是否位居世界第一,排除D项。
答案 B
14.(2023·贵州学考)21世纪以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的热点问题,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 )
A.意识形态外交的推行
B.实行大国结盟
C.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D.主导世界格局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居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所以材料体现出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故选C项;21世纪以来中国并未推行意识形态外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大国结盟”问题,排除B项;21世纪以来中国并未主导世界格局,排除D项。
答案 C
15.(2024·清华大学能力诊断)新中国外交服饰经历了站起来:以“中山装”为标志;到富起来:以“西装”为标志;再到强起来: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服饰文化精华,并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装”为标志的过程。这一变化( )
A.根源于思想发展的决定作用
B.彰显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C.体现了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
D.反映了外交基本立场的变化
解析 据材料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服饰经历了“中山装”“西装”到“新中装”的过程,这一变化恰恰是新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彰显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故选B项;外交服饰设计观念的变化根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与思想发展无关,排除A项;外交服饰设计观念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增强有关,与科技实力无关,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服饰的变化与外交基本立场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16.(2023·湖南怀化期末)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火车机车的型号命名经历了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演变。这反映了( )
A.社会发展的典型时代特征
B.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C.交通助力经济的迅速发展
D.高铁发展冲破传统运输的弊端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机车名称变化与各阶段时代主题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典型时代特征,故选A项;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因素,排除B项;交通助力经济的发展,是指因交通的进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而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机车名称的变化,排除C项;高铁发展确实冲破了传统运输的弊端,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机车名称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 A
17.(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2021年11月23日,一列满载着生活用品、家用家电等货物的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鸣笛出发,20天后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这一班列的首次开通 ( )
A.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B.说明中国以出口生活用品为主
C.推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D.标志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解析 依据材料“20天后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和互补性,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新突破,故选D项;“大大加快”表述过于夸大,排除A项;“中国以出口生活用品为主”表述错误,排除B项;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 D
18.(2024·河南安阳检测)下图为1985—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国民储蓄余额和外汇储备余额的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这可用以说明当时中国 ( )
A.国内生产总值的飞跃
B.外贸质量得到提升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解析 由1985—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国民储蓄余额和外汇储备余额的增长情况图可得,国民储蓄余额呈现增长的趋势,外汇储备余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1988年之后增长快速,1991—1992年则是下降的趋势,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提高的,1991—1992年迅速提高,这说明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提高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实际利用外资额,也增加了外汇储备,故选D项;由题干图表数据没法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相关信息,虽然这符合史实,但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出外贸质量是否提升,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尽管图表中实际利用外资额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不能判断出产业结构是否调整,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
答案 D
19.(2024·山西晋中质检)2023年1月,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应急反应意义重大。这反映出中国( )
A.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B.努力构建邻国友好关系
C.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D.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解析 据材料“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医疗事业的支持,展现了大国的担当,故选A项;埃塞俄比亚不属于中国周边邻国,排除B项;不结盟外交政策指不跟任何特定的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与援建非盟相悖,排除C项;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仍然为西方发达国家,排除D项。
答案 A
20.(2023·甘肃兰州期末)近年来,中国在伊朗、叙利亚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中国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推动和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表明我国( )
A.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建设者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D.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通过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即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故选C项;睦邻友好外交强调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建设者,但与材料探索解决伊朗、叙利亚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我国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而非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排除D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23·河北保定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后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也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通过这种对比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
——摘编自石仲泉《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并简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共同点,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也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可得出,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据材料“人民实践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都具有人民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可得出,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确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和任务;据材料“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自我革命。
第(2)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材料“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可得出,顶住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答案 (1)共同点: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都具有人民性;都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历史意义: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和任务;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自我革命。
(2)说明: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顶住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22.(2023·福建厦门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一边倒”的主张……如果不表示这样鲜明的态度,就只能使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得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持而处于自我孤立的境地。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思想中,有三对关系非常突出。一是重“威”不重“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二是以“义”为先,“义”“利”相兼。 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实现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三是促“合” 反“分”。强调要构建一个包容性的“朋友圈”,在“和而治之”基础上共建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赵可金《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对周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外交上“一边倒”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的周边外交思想。(6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如果不表示这样鲜明的态度,就只能使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得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持而处于自我孤立的境地”可知,争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避免孤立无援;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时期,时代背景是冷战时期,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新中国推行遏制孤立政策。
第(2)问,由材料“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可知,以邻为伴,亲诚惠容;由材料“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实现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可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由材料“在‘和而治之’基础上共建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可知,共建命运共同体。
答案 (1)原因:争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避免孤立无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新中国推行遏制孤立政策。
(2)思想:以邻为伴,亲诚惠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建命运共同体。
23.(2023·山东威海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部分中国共产党会议对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分析简表
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解析 首先选取两个会议,如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九大,然后先阐述两个会议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升华。
答案 示例: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九大。
分析: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的是该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的是现阶段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因素主要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于1981年,正处改革开放之初,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次会议科学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九大召开于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次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潮流,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山东威海期末)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023·重庆江北期末)特定时代词语语汇中的“高频词”,表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下表为中国共产党某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部分高频词的次数统计。此次大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首次提出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C.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
3.(2023·安徽合肥期末)下表所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由此可知( )
时间 会议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9年6月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
2002年11月 中共十六大召开
2012年11月 中共十八大召开
2017年10月 中共十九大召开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与时俱进地转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D.民主与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
4.(2023·河南南阳期末)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 )
A.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B.科技创造力日益提升
C.理论创新不断推进
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5.(2023·安徽宣城期末)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它是继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的又一重要决议。党的这些决议旨在( )
A.引导广大的党员传承红色基因
B.告诫党员要牢记党史不忘初心
C.增强党员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
D.统一全党思想建功历史新征程
6.(2023·山东泰安模拟)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本科生毕业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而2019届本科生月收入最高的行业则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我国( )
A.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B.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C.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D.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7.(2023·湖南长沙期末)2023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称:党的二十大以来在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特别是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完善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供世界各国照搬经验
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到了正确途径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
8.(2023·河北邢台期末)2016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中写道:“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行得通,还得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和评判。”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出的特点是( )
A.人民性和实践性
B.科学性和整体性
C.开放性和创新性
D.时代性和统一性
9.(2023·山东德州期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形成;有的人以为这一思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升西降”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有的人认为这一思想富含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可供全世界学习和借鉴。这些看法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
D.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10.(2023·云南保山期末)截至2020年10月,保山市边民互市业务量达到16.6万票,货运量58.76万吨,货运值12.57亿元,出入境车辆3.5万辆次。互市贸易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中占比逐年提高,为兴边富民作出积极贡献。由此可知,保山发展互市贸易( )
A.实现了地区经济的转型
B.深化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D.推动了贸易全面国际化
11.(2023·辽宁沈阳三模)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万亿斤,城镇化率超过60%,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B.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C.有利于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程度
D.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12.(2023·河北张家口期中)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国内生产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科研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 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千米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3.(2023·广西钦州期末)下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B.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
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14.(2023·贵州学考)21世纪以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的热点问题,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 )
A.意识形态外交的推行
B.实行大国结盟
C.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D.主导世界格局
15.(2024·清华大学能力诊断)新中国外交服饰经历了站起来:以“中山装”为标志;到富起来:以“西装”为标志;再到强起来: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服饰文化精华,并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装”为标志的过程。这一变化( )
A.根源于思想发展的决定作用
B.彰显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C.体现了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
D.反映了外交基本立场的变化
16.(2023·湖南怀化期末)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火车机车的型号命名经历了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演变。这反映了( )
A.社会发展的典型时代特征
B.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C.交通助力经济的迅速发展
D.高铁发展冲破传统运输的弊端
17.(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2021年11月23日,一列满载着生活用品、家用家电等货物的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鸣笛出发,20天后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这一班列的首次开通 ( )
A.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B.说明中国以出口生活用品为主
C.推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D.标志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18.(2024·河南安阳检测)下图为1985—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国民储蓄余额和外汇储备余额的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这可用以说明当时中国 ( )
A.国内生产总值的飞跃
B.外贸质量得到提升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19.(2024·山西晋中质检)2023年1月,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应急反应意义重大。这反映出中国( )
A.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B.努力构建邻国友好关系
C.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D.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20.(2023·甘肃兰州期末)近年来,中国在伊朗、叙利亚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中国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推动和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表明我国( )
A.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建设者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D.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23·河北保定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后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也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通过这种对比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
——摘编自石仲泉《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并简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6分)
22.(2023·福建厦门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一边倒”的主张……如果不表示这样鲜明的态度,就只能使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得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持而处于自我孤立的境地。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思想中,有三对关系非常突出。一是重“威”不重“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二是以“义”为先,“义”“利”相兼。 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实现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三是促“合” 反“分”。强调要构建一个包容性的“朋友圈”,在“和而治之”基础上共建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赵可金《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对周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外交上“一边倒”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的周边外交思想。(6分)
23.(2023·山东威海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部分中国共产党会议对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分析简表
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如何与时俱进的。